随后是Windows3.0,把比尔·盖茨“要啃一口‘苹果’尝尝到底是酸还是甜”的誓言,变成了现实。
在市场营销方面,微软也是弱项。1981年底,新加盟微软的软件狂想大师西蒙伊,在西雅图的甫蒙德假日酒店海景厅,对微软全体员工作了“微软创收火山”演讲,小久,住微软的“多元计划”小组设计研究会上,盖茨又雄心勃勃地说:“在这里,我们也能成为标准。”
所有这一切,毫无疑问地向整个计算机行业表明,已经控制了PC机操作系统的微软,要向应用软件这个领域下手了。盖茨已经准备把微软变成一个具有零售营销能力的公司。一面从事产品开发生产,一面从事产品销售,他要全方位进入市场。但是,市场营销和软件程序设计相比,另是一番天地。微软虽不乏软件高手,但要从中找一个懂市场的人来,是万万不能。没有这样的人,微软进入市场,举步维艰,西蒙伊的“创收火山”就只能是死火山。
盖茨四处打听,八方网罗。最后,从肥皂大王尼多格拉公司挖出来了个大人物,公司的营销副总裁罗兰德·汉森。汉森对软件完全是个“大老外”,但对市场营销则有丰富的经验。盖茨要汉森负责微软的广告、公关和产品服务,以及产品的宣传和推销,给他的头衔是副总裁。
这时,微软正继“多元计划”之后,开发另一个软件:“多用工具”。“这纯粹是科技思维。‘多用工具’拿到市场上,用户都搞不懂你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在“多用工具”的讨论会上,刚上任的汉森毫不客气地批评说。“微软公司要想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得到用户的认可,不能不考虑品牌。品牌会产生光环效应。只有让人们对品牌产生联想,产品才更容易被接受。当你用这个品牌推出新产品时,依靠品牌的荣光,它会更容易站住脚,更容易受欢迎。”
汉森面对着这群只知软件,不懂市场的人,侃侃而谈,进行市场启蒙教育。结果,在汉森的力述下,微软正式确定,以后微软的所有产品都以“微软”为商标。以“微软”为品牌的产品,逐渐深入人心。市场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1983年底,为消除“莲花1—2—3”带来的威胁,盖茨、雷克斯、西蒙伊等人就在秘密进行“奥德赛”项目,尽管当时莲花已成为PC机上扩展表格软件的霸主。
当然,只在“多元计划”上作改进是不足以对抗莲花的,必须另起炉灶。在经过3天的讨论之后,以荷马史诗著名人物奥德赛为名的项目开始进行,它不仅包括“莲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