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刘俭选定了四个人:南阳人黄忠,右北平土垠人程普,辽东玄菟郡徐荣,五原郡人高顺。
至于县丞孙坚,因为是中央委任的官员,在无战事时无法征调。
吕布他当初见过,属于那种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一定瑕疵的人,不能用。
张辽,徐晃,于禁这种因为年龄或是入仕时间等问题的原因,没找到。
这些人是刘俭根据他对于历史人物的记忆而筛选出来的,但他此番要换的包括一个司马,同时还有三十余名佐吏,所以只是这么四个人显然是不够的。
剩下的人,刘俭也不想自己继续挑选了,他希望卢植能够帮助他筛选一些可靠的地方军吏,同时还是符合尚书台要求的。
对于选人这方面,卢植担任尚书,自然要比刘俭明白的多。
一开始卢植没有弄清楚刘俭选择辅吏的态度,因此不敢给他乱出主意,但刘俭认定了几个人之后,就请卢植帮忙筛选,那按照卢植的筛选标准,这人自然就是筛选的非常快了。
只是卢植心中颇有些堵得慌。
跑到选部来待了一大天,他就莫名其妙的选了这么四个!
剩下的一大堆还得自己帮他琢磨,这算是什么事?
这不是闲死徒弟,累死师傅吗?
随后,更换越骑营属吏的事情,就开始正式进入了流程。
……
……
数日之后,刘俭的一份奏疏通过尚书台被呈到了刘宏的手中,奏疏之中是弹劾他越骑营的司马以及三十七名署吏挪用军粮,暗藏军饷之事。
刘宏看到了奏疏,二话不说,直接对尚书仆射说了四个字:
“慢查,清算。”
之所以要慢查,是因为贪墨这种理由,只要不是数额过于巨大,在刘宏执政期间就不宜过于追究。
毕竟当朝的皇帝也是“向钱看向厚看”的作风,若是只准皇帝收钱,不准官吏贪墨,那对于目前由刘宏一手建立的大汉朝官场体制而言,绝对是有害无益的。
这会对刘宏目前卖官鬻爵的政策产生很大的影响。
有了卖官鬻爵的政策作为前提,那吏治就一定不能太清,这是一件相辅相成的事情。
但这个理由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既然刘俭提出了证据,那这事也不能不管,所以说这些属吏该罢免还是要罢免的,只是罢免的理由,需要隐晦一点。
若是能够通过谈话来解决这件事,让这些人自己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