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的。
而且,由于生产技术较为落后,要组织起农业生产,并非是普通老百姓可以实现的,这主要涉及到灌溉,需要修建阡陌相连的水渠。
我们所说的井田,三纵三横将一片土地给分割成九块,这个分割线的基础,就是一条一条的水渠。
当水能够到达,那这块农田是可以产出作物的有效土地。否则,就是一块废地,白送给你也没用。
所以,千百年过来,大家都知道,井田制是最理想的土地制度。
大家都觉得不错,国家的农田分给士大夫贵族们,士大夫贵族们靠着其家族的雄厚人力财力物力,组织统一的农业生产劳动,产出的作物,拿出九分之一给国家。
国家得到了一部分税收,士大夫贵族们得到了主要的收入,在土地上劳动的人们依附于士大夫贵族们也有一定的收入。
井田收入就这样被分成三部分,国家、地主、农民各得一部分。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那些本远离水源不宜耕作的土地,居然也可以被开发成可以耕作的农田了。
这些技术包括灌溉技术的提升、打井技术的出现等。
甚至原本需要诉诸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大规模农业生产劳动也不需要了,因为铁制农具的使用、畜力代替人力等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推广!
一户家族、几户农民就可以实现耕作!
那还用多说什么?将这些土地开发起来啊。
而且,由于这些土地不是国家封赏的,谁开发了就属于谁,而且不需要缴税!
于是,私田得到大面积的开发,可用于耕作的土地越来越多!
大周王朝的天子,以及列国诸侯们原本只盯着自己手里的井田帐册,以井田量获得收入。
如鲁国原来总以为自己只有一百个数量级的井田,鲁国就有一百个数量级的井田税收。
但如果算上那些私田,至少有五百个数量级的农田!
那如果那些私田都收一点税,国家岂不是有钱了?
国家不但扩大了税源,而且原来所谓的在井田上生产劳动积极性不如私田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这,就是鲁国执政上卿季孙行父在经过详尽调研的基础上,最终正式向鲁宣公提出实施初税亩的来龙去脉!
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国库没钱的问题,直接导火线就是最近几年连续遇上灾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