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曲,此次盛宴上,牛苛与汤通两人风光无限。
不仅受到洪承畴等众官员的高度赞扬,连温越也亲自举杯相敬。
不管过往有何芥蒂,至少今日,牛苛与汤通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此后,帐内气氛热烈。
宴席间,众人商讨次日军务,初步计划已然成形。
次日,曹变蛟、牛苛、汤通只需摆出渡河的姿态,吸引敌军注意。
关键在于,当温越等其余主力向西推进时,能否将建虏主力引至女儿河畔。
若不能,曹变蛟等人断不敢轻易越过小凌河。
地形因素也显而易见,从石门山到小凌河,因地形狭窄,开阔地带稀少。
明军无法展开大规模攻势,只能分批数千人缓慢过河,这无异于添油战术。
而清军,则能一次性在锦州城东、城北部署数倍乃至十数倍于明军的兵力。
这正是温越不主张主力从此处进攻的原因。
再多的兵力,在此地也难以施展。
每次交战,清军都能采取以多胜少的策略。
明军战斗力本就弱于清军,若再陷入以少敌多的境地,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温越也有分析,清军首领不敢承受明军主力渡过女儿河的威胁。
这对锦州南、长泾堡、苗柏堡的驻军构成了巨大威胁。
皇太极非等闲之辈,必然能洞悉此点,定会集结重兵进行拦截,双方将在女儿河两岸展开激战。
趁此良机,曹变蛟等人将渡过小凌河。
尽管锦州城已被重重围困,但城内若能把握时机,率军出城迎战,与城外大军形成前后夹击,得胜也不是不可能。
此战关键在于,时间紧迫。
明军主力西进时,清军虽会短暂困惑。
但很快会调集重兵快速支援,想要顺利过河,并非易事。
当然,对明军而言,是否过女儿河并不重要。
只要能吸引清军主力,解锦州之围,即为胜利。
商议完毕。
帐内气氛凝重。
明日一战,至关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演变成双方的决战。
对面是凶悍的建虏,数十万兵马厮杀,生死难料,祸福仅在瞬息之间。
无论是大将还是小兵,都可能瞬间战死,柏恩光的遭遇便是前车之鉴。
洪承畴极力鼓舞士气。
而王恩宠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