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高昂的日常维护费用,去驱赶这些无处不在的老鼠。
再说,远离了摩尔森财团的专属矿区,这种私采船虽然不会遭到驱赶,可也意味着缺少安全和后勤保障。
采矿公司在大规模采掘前,都会派出专门的作业舰,对外围湍流带进行清理,摧毁高速运动的低价值天体。
经过清理,小行星带最外层的湍流,就会变得稀疏许多。
附近空域构筑的前进基地,不仅能为往返矿区的采矿船补充燃料,还能为星际矿工提供日常的修整服务。
基地装备的大功率雷达,时刻监测着矿区的星体运转,还能为保持连线的采矿船,提供危险预警,近距离通讯和定位服务。
虽说采矿公司的所作所为,都只是为了提升效率和减少损耗,可不得不承认,星际矿工们也由此受益。
缺少了类似的后勤保障,克莱尔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得亏这艘采矿船的性能优异,不仅配备了舰载雷达,光脑的运算速度也高到离谱。
只是借助雷达的范围扫描,就足以规避绝大部分风险。
克莱尔连做数次深呼吸,操纵着飞船,以娴熟的飞行姿态,毅然驶入湍流层。
驾驶舱内,磁力束缚带将他牢牢的固定在座椅上。
急剧的加减速和转向,会给驾驶员带来不适感,但丝毫影响不到资深老手的操作。
克莱尔也是熟能生巧,近乎是依靠本能,双手把控着操纵台,不断做着微调。
这艘飞船配备了全意识操控系统,可他还是选择手动驾驶。
毕竟,他没经过相关训练,很难排除意识杂念对操控指令的影响,况且飞船和人形机甲不同,与驾驶员的适配性往往不高,反倒不如手动驾驶靠谱。
那些王牌机师,更是要量身定制的专属机甲,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自身实力。
在克莱尔的操作下,八台粒子辅助引擎,急剧调整着推力,让近百米长的船身,如游鱼般灵巧穿梭。
花了半个小时,飞船安然穿越湍流带,克莱尔呼出胸中浊气,稍微舒缓下状态,便提高主引擎推力,大幅推升飞船航速。
老板交办的差事,是为勘探船队先行探路,他只需用舰载雷达,反复进行大范围扫描即可。
光脑会根据获取信息,对该区域星体的运行规律进行计算和后续预判,从而绘制出动态星图。
这是星际采矿的常规作业,差别无疑是摩尔老板的时间要求比较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