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原本是等着接手《欲壑难填》的排片的,结果现在反而被《欲壑难填》吸走了更多的排片。
这谁能忍?!
他们要是什么冷门档期上映的小成本电影,可能还会感激《欲壑难填》带热盘子,但这是暑假档,本来就是热中之热的盘子,同档期上映的好几部电影,都是大制作,光制作成本可能就是《欲壑难填》的二十多倍,就是冲着大赚一笔来的,但是就因为这匹该死的黑马,现在不光大赚一笔无望,就连回本都有些悬——电影的回本一般不是看纯制作成本,一般要到制作成本的三倍才能达成回本这个效果,再往上才能赚,所以这个时期电影的投资不会特别特别高,毕竟票房上限在那里。
眼看着《欲壑难填》的排片几乎要逼近百分之四十,而且在这种变态排片之下,《欲壑难填》的上座率依旧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根本看不见回落的苗头,这些制作方终于急了。
但现在想要提升自己影片的质量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提升自己哪有诋毁别人容易?
于是业内的几家公关公司,几乎同一时间都接到了极其类似的单子。
哦,不就是抹黑一部电影嘛,这有什么难的?
于是那些原本刚冒头就被淹没的差评被拎出来好好研究了一番,研究从哪切入会引起更多反响。
于是,《欲壑难填》上映一周时,一场针对它的轰轰烈烈的黑公关开始了。
最简单的手段之一当然就是上价值,虽然仔细看了《欲壑难填》的观众都知道这片子并不赞成主角的行为与价值观,是一部主打批判主角的电影,但是……仔细看电影的人是少数,有阅读理解能力的人也是少数,而且很多人已经习惯了默认主角三观等于作者三观,而更多的人只是潜在观众,还没去看电影,只需要适当的引导,这部分人就可以跳过去电影院这一步直接开始享受审判的快感。
在这样的前提下,网上突然冒出了大量内容相似的评论和稿子。
“太恶心了,这就是一部引导人犯罪的电影吧,女主角一路做坏事不光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还获得了一大堆好处,难以想象编剧究竟是想表达什么!”
“看得我恶心死了!现在的社会风气都差成这样了吗?这是在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学习无用,不如去坑蒙拐骗吗?!”
“难以置信!我信了网上的好评所以带孩子来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看到一半真是气得不行,这种电影到底怎么能上映的?!这会对小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制作人有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