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那些日子。
那天,他悠然漫步于竹园之中,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将斑驳的光影洒落一地。
清风拂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自然的低语。
这一幕深深打动了他,他驻足沉思,灵感涌动,最终挥笔写下了那篇名为《格竹论》的文章。
文章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竹子的品格与人性之间的微妙联系。
刘学义偶然读到这篇文章,大为赞赏,称赞王哲身上有着古代圣贤的遗风。
于是,他亲自动手,在竹园门外为这篇文章立下了一块碑文,以资纪念。
随着文章的广泛传抄与流传,竹园的竹子却因此遭受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
众多读书人纷纷效仿王哲格竹的行为,希望能够从中领悟出深邃的哲理。
但哲理岂是轻易能够领悟的?
他们未能如愿以偿,心有不甘之下,竟然纷纷将竹子挖回家中,打算在日夜沉思中继续探寻那份难以捉摸的真谛。
王哲轻轻叹了口气,将思绪重新拉回到现实的棋局中。
他一边有条不紊地整理着棋盘上的棋子,一边转向汪钟,缓缓开口道:
“听说你八岁便能撰写文章,十岁便出版了一卷书,更在十八岁那年成为举人,还是当年的解元公?”
王哲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揶揄与调侃。
汪钟听到这里,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他冷哼一声,反驳道:“怎么?王格竹是在怀疑我说的话吗?”
这些被誉为神童的事迹在龙川书院里早已传为佳话,而消息的源头正是汪钟自己。
他向来不喜欢别人质疑他的才智,因此时常提及自己少年时的辉煌成就来彰显自己的非凡才华。
看着汪钟那副自得的模样,王哲不由得笑了笑:“年少成名,确实值得夸耀。”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然而,汪经主,你现在已经两百多岁了,却还总是念念不忘那些少年时的得意事。”
“这只能说,在过去的两百年里,你已经沦落为一个平庸之人,甚至比你所谓的‘愚钝’还要不如。”
王哲的性格向来刚烈而直率,他从不畏惧权势与地位,只追求真理与正义。
正因如此,他才敢在太和殿公然挑战主考官的权威,揭露考场上的不公与黑暗。
虽然近年来他被罚去看守御马,但他的棱角并未被磨平反而变得更加鲜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