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再直白通俗一点,就是大数据推测的办法。
只要数据足够多,那总能摸到里面的一些规律,再加上这还是自然界的天文现象。
就跟太阳必定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一样。
这是大自然运行存在的规律,天文学也有这个规律。
收集记录足够多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转化为代数方程式,再进行求解取值。
那么中国古代的历法也就出来了!
汉武帝时期,落下闳、邓平始制太初历,通过实际观测确定历法的依据,囊括二十四节气、五星、交食周期、闰法、朔晦等,并采用19年7闰的置闰法。
又以365。25天为回归年(太阳中心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长度,以29又4381(29。530864)天为朔望月周期,这已经和后世的观测数据非常接近了。
在这之后,刘歆进一步改进的三统历,完善了日月食和五星运行周期,也正式开创后世历法的制定标准。
在三统历中,为了推算日月和五星轨迹,刘歆设置了一个理想起点(历元)作为运算基准,从历元往上推,得出一个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时刻,而这个时刻就称为上元。
刘歆将这一23639040年的大周期称为太极上元,从上元到编历年份的年数称为积年,通称上元积年。
(太极上元:五星在138240年之内各循环往复若干周与4617年周期配合起来,在2363904年里,相当于15360统,这个周期的起点就是所谓的“太极上元”,所有的周期在这时都统一了,即:138240年*171=23639040年;4617年*5120=23639040年)
汉代以后,随着天文计算方法不断精进,再加上观测方式的进步,历法精度也在不断提高。
两宋历法修改频繁达到历朝之最,既是他们的历法在不断发展进步,也是民间私历的不禁止,给了民间数学发展极大的发挥空间。
到了南宋时期杨忠辅的统天历,就已经以365。2425天为回归年长度,和后世通行的公历回归年长度相同(早了三百多年)。
统天历还废除了繁杂的上元积年计算,提出了回归年长度有变化的观点,不过这些改革,直到元代郭守敬、王恂、许衡等编制的《授时历》才得以实施。
对了,这段时期最厉害的,当属《测圆海镜》(李冶)、《四元玉鉴》(朱世杰)等数学奇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