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要为百姓治水,实在可钦可佩。”
戚继光忙起身还礼:“本官虽有此意,但至今不得要领。老丈此来,必知其中端倪,可否赐教?”
白胡子老人捻须吟道:“马兰峪,像条船,有桨无樯打转转。东一摆,西一闪,黎民百姓受熬煎。”
戚继光听后茅塞顿开,正要拜谢,老人倏地不见了。戚继光一愣神,醒了。原来是做了一个梦。细想梦中的情景,那首民谣确实听说过。看来,马兰峪的百姓需要一根“桅杆”!
第二天,戚继光重新观看了马兰峪的地势,决定在位于马兰峪一村西南堂子山(又称塔山)上建造“桅杆”-——一座宝塔。
附近百姓闻讯,纷纷前来帮工帮料,没过多久,塔就建成了。
戚继光把它命名为“永旺塔”,并命工匠在塔身上镌刻了六十多幅农业五谷丰登、农户安居乐业的图案。
说来也神,自从这塔建成以后,马兰峪再没发过洪水,即便是雨水大的年头,河水上涨,也是有惊无险,这里的百姓真正过上了安稳日子。
后人在塔身的南壁上嵌了一方碑刻,撰文记载这段佳话,纪念戚继光的功德。如今,游人来到这里,塔身上那方碑文和那些昭示百姓安居乐业的浮雕图案还清晰可辨。
林飞扬清晰的记得,他小的时候,塔山下面有一条小河,河水从马兰峪镇西部地势较高的山区流淌下来,经过塔山脚下,迤逦流向东边地势低的地方,流过曾经的马兰峪四中,流过王八盖山。
那王八盖山也是林飞扬小时候的记忆。
林飞扬依然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王玉顺老师带着他们一起去春游的场景。
马兰峪镇一村,这里承载着林飞扬的乡愁。
林飞扬依然记得,小的时候,自己跟着妈妈下地干农活的时候,很喜欢到距离自己家农田不到三四百米的地方玩,因为那里有一座牌楼,一个亭子,亭子里有还有一个王八驼石碑的建筑,而且就在林飞扬他家农田的后面,就是清惠陵。
每年清明节的时候,王玉顺老师都会带着他们这些马兰峪一村小学的同学去距离惠陵不远的一个遍布苍松翠柏的地方去扫墓。为的是纪念当年惠陵惨案中牺牲的马兰峪小学校长李墨林,学生冯旭光等22名遇难牺牲的同志。
林飞扬之所以现在三观比较正,之所以心中充满了家国情怀,和小时候所接受的这些革命教育有很大关系。
几年之前,林飞扬曾经回过一次马兰峪一村,那个时候,他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