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潼关吏》、《芦子关》、《花门》这些作品是很好的,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样的话简直绝妙,但是这样的也不过三十四首。“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
杜甫尚且如此,何况那些不如杜甫的诗人?】
杜甫也看出来了,这白居易推崇的是什么。
就是幕中女子一直提及的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是什么,就是幕中女子方才提到的白居易强调的文学的社会功能。
写的是当时发生的社会上的现实的事情,而不是一些附庸风雅的作品。
幕中女子虽说看起来不认同白居易的观点,但是之前她在评说时,也是不赞同那些完全没有内涵而只是写景赏物的作品的,只是幕中女子欣赏的诗歌中的诗人情感比白居易所欣赏的更多些罢了。
【他常常感叹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废食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
有时候啊,他就想废寝忘食马上恢复诗道,但这显然不太可能,于是只能将自己的苦告诉元稹。】
春秋时期。
这后世白居易竟与他有了同样的体验,孔子想。
孔子比较认同这个白居易,他认为白居易真正地懂了他的道理。
他也常感叹礼乐崩坏,而他也无法凭借一己之力马上恢复周礼。
而他的这苦又能与谁言说呢?
【评论了一番前辈们之后,白居易开始讲说自己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
这古代的教育还是挺卷的哈,后来他知道可以考进士,就努力读书,导致口舌生疮,早生白发,后来考中进士又考分科考试,家中贫困多变故,但他也没有放弃写诗,朋友们都说他写的诗好,可他觉得不好。】
【后来他的阅历更丰富了,开始明白,“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文章和诗歌都应该反映现实,这是找到了自己的追求,他说那个时候皇帝刚刚即位,“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屡次下诏书,访查民生。这里说的应该是唐宪宗,唐宪宗一开始还是不错,干了点实事,我感觉他就有点像低配版的李隆基,前期做了点功绩就开始飘了,因为做的功绩不大,飘得不远,造成的结果也没那么严重,反正他后期也是不怎么行的。】
唐,元和年间。
白居易想,他还是要坚持“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