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前承辉帝心情不错的再次启驾坤宁宫,半道上听到有人在大声说话:“老三,别不识好歹,贾琏那厮大半年前还是头净街虎,不信你去荣宁街打听打听。回头别坏了皇家的名声,父皇那边的板子落下来没你的好。”
承辉帝顿足细听,这是老二李咸在教训老三李亨?起因是贾琏?
“小弟与贾琏的来往,不老二哥费心。”李亨心平气和的声音传来,情绪毫无波动。
承辉帝暗暗在心里赞一句,“较之以往沉稳了许多,老三有长进。”
想到这里,承辉帝也不多停留,大步往前,转过一个弯出现在兄弟二人的视线内。
正对着承辉帝的是老二李咸,年仅十七岁,深受文臣推崇,朝野有“贤王”之称。
“儿臣给父皇请安!”李咸相貌极佳,比起李亨而言,少了一份阳光,略显阴柔。
李亨也赶紧转身,请安前还不忘记一旁让开,免得挡了二哥的视线。
承辉帝不动声色的点点头,问了一句:“老二在吏部观政,考评选拔有何心得?”
李咸垂手而立,微微低头作答:“儿臣以为,考评选拔官员当观其德,查其能。”
“哦?何为德,何为能?”承辉帝听到李咸的回答,面带微笑,微微歪了一下脑袋,语调不易察觉的上调弧度。深知承辉帝的李亨知道,对于二哥的答案,父皇并不满意。
李咸却以为承辉帝的表情是对自己的回答很满意,不免得意洋洋,一脸喜色的回答:“德者,官声也,同僚及地方士绅评价也,能者,教化、税赋、刑案也,地方官看科举成绩,看税赋征收,看刑案数量。”
承辉帝对于这个回答不置可否,也不打算教训一下老二,有的东西教不会的,得自己去发现,才会深有感悟并牢记于心。
“老二,明日起去都察院观政半年,回头把在吏部观政心得写一份详细报告呈上来。”
“儿臣遵旨!”李咸的语气听的出来,开心的仿佛在唱歌,边上的李亨微微歪嘴,默默的在心里说一句:你开心个屁。
李咸开心的告辞走了,承辉帝冲还在原地的李亨笑道:“怎么遇上的?”说着话,承辉帝继续往前,李亨赶紧跟上:“来给母后请安,迎面撞上二哥。”
承辉帝没再问,而是快步往前,进了坤宁宫,皇后在前院候着请安。
夫妻之间没有太多客气,承辉帝看似随口的一问:“刚才见着老二了,他进宫有事?”
大周朝男子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