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织想象着沙门小姐书店里那位老人坐在桌旁读书的情景,她想象中的场景很熟悉,仿佛是她年幼时经常看到的一幕。沙门小姐的工作有点像魔术师的工作,重要的是,她热爱她的工作。她的书店里总有一些张丹织喜欢的书,那些灯光的效果有点古堡的意味。不知为什么,虽然沙门美貌惊人,但她的顾客大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其中又以回头客最多。她已经在这个大都市里建立了书店的读者群。
“不能介绍给你,因为他已发誓效忠于我。”过了一会沙门才回答。
张丹织在这个静静的夜晚沉入了大地母亲的怀抱。有多少年了,她这个流浪女一直在外?……前方的黑暗中有一些鸵鸟的影子,她很想追上它们,但她跑不动,地上太滑了。她不再跑,在原地停了下来,这时天反而渐渐亮了,原始风景向她逼近。
明天就要去小学了,今天是最后一天。张丹织一早就去买好了菜,打算待在公寓里不外出。她的行李已经清理好了,就放在客厅里。
夜里的梦不太吉利,一条不知名的凶猛的鱼在海里追她,她的右脚流着血,像一条红色的带子。张丹织不信梦,也不愿去猜梦的寓意。她起来之后稍稍有点疲倦。后来她在大门口见到了保安小韶。她记起了昨天的事,镇定地朝他点了点头。她觉得少年脸上有一丝讥笑,不过也许是她自己神经过敏。少年转背同别人谈话去了。张丹织立刻脸红了,她觉察到自己老毛病又复发了。
可是她刚一进房间小韶就来敲门了。
“小张姐,您走了后我们会寂寞的。”他说。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要搬走的行李,他似乎在找什么东西。张丹织又一次感到事情变得诡异了,但她努力地克制了自己。
“今后不能常见到小韶,我也会寂寞啊。”
“您不会,只有我们这些保安才会。只有我们才会惦记着您,您怎么会反过来惦记我们呢?我想不会的。”
张丹织注意到小保安说这些话的时候很严肃,这大大出乎她的意料。校长是如何同他联系上的呢?他们之间很久以前就有联系吗?张丹织在心里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自以为是。
“小韶,你多么会关心别人啊!”她诚恳地说。
“我们在这里没有家。”
“我明白了。我一定会惦记你的,尽管你不相信我也会。”
“您惦记我对我来说是好事吗?我要回去想一想。今天我不值班,我可以专门来想这事。自从校长同我谈话以后我脑子就乱了。你们学校的这个校长真风趣啊。现在我要走了,再见!”
张丹织的目光凝结在空中。一瞬间,她的人生变成了复杂的蛛网。不过那只是一瞬间,然后蛛网又消失了,她听到了河水流动的声音。她的前途美而单纯,同那小学一样。她想起了爹爹看她时的目光,怎么能不信赖世上最慈祥的目光?
她在厨房里洗碗时,搬家公司来电话了。她委托的是一家收费较高的小型公司。电话里头,女职员态度有点怪怪的。
“一共十二件?您不怕丢失吗?”
“我当然怕,你们公司不是有保价吗?”张丹织愤怒地反问。
“嗯。保价嘛只保得了钱财,保不了前途。”
“我不需要保前途,这生意您做不做?”
“做!就凭您这句话都要做!我傍晚来取行李。”
张丹织挂上电话时心里想,真是见鬼,难道整个世界都在关注她生活中的转折?从前她当混世魔王时,可是谁也不关心她啊!当她再想想刚才的对话时,脸上就浮起了笑容。这就是妈妈借回的那本书的开头所描写的情节嘛。一切都将重新开始了,她是不是做好了准备呢?
五里渠小学里的一切,还有同这小学有关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看不透。但是说看不透呢也不全然正确。还不如说一切都触动着她心底的一根弦,在某种程度上她是看透了一些事的,只是目前,她还不能清晰地讲出来而已。比如刚才那女职员的态度,就同那些事有关联。老天爷,这世界现在变得多么亲密了啊!
灯光里头,丝一般的台湾草皮正从墙上长出来,它们从沙发的上方垂下来,触摸着她的脸,好像在说:“张丹织小姐,张丹织小姐……”张丹织忍不住咯咯地笑起来,轻声地回应道:“别逗我,别逗我,我可要哈哈大笑了啊!停止,嘘,停止……”
她问自己:“你也变成风趣的人了吗?”
当然还没有,还差得远呢。啊,那些事,多么久远,又多么逼近!比如说她的前男友清汇,是不是他一直在对她讲同一类的话语,而她以前没能领悟他的意思?真可怕,那个黑社会的女孩傍晚要来取行李,她准备好了吗?
然而她却没有来。
七点钟过去了,八点钟又过去了,快九点半了。张丹织的好奇心正在慢慢地消退。她安慰自己说,没什么要紧的,她明天一早提上一个小皮箱就可以出发了,她的随身用品都在那里面。她可以到了学校之后再让校长派人来取她的行李。也许那位小姐根本不想做生意,不过是在开她的玩笑罢了。如今这世界上这种人也很多,你永远弄不清他们是在说正经话呢还是在开玩笑。这样一想,张丹织就释然了。
她来到阳台上,打量黑暗的天空,感觉它给她的压力。今夜小区公寓的人似乎都外出了,那些窗口黑洞洞的。难道今天是什么节日?但并不是。从她的阳台可以看到楼下的大门,小韶站在大门那里,今天他不值班,所以没穿制服。他神情忧伤而困惑。十七岁的少年怎么会是这副神情呢?张丹织想回忆自己十七岁时的情景,但回忆不起来了。
“您在同我们告别吗?”
一个声音从黑暗处响了起来,张丹织吓得浑身颤抖。
却原来那声音是从隔壁阳台上传出来的。那是中年男人老朱,他正在抽烟,烟头的红光一闪一闪的。
“啊,你也得知我要离开了吗?”张丹织激动地问。
“很多人都知道了,您真了不起啊!”
“有什么了不起的?”
“因为您是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嘛。我们只好留在这里。我们有一天也会像您一样,但还不到时候。”
“您说的这个‘我们’,包括保安小韶吗?”
“哈,您真敏感!对,包括小韶。”
两人同时沉默了。张丹织将自己的脸朝着那个方向,她几乎看不见老朱。她感到他们之间有点像永别。楼下的大门那里,小韶的身影已经消失了。她怔怔地站在那里,忽然听到黑暗中响起一声“再见”。
这时已经快十点半了,由于第二天要早些起床,张丹织打算上床了。她突然注意到自己已闩上的房门正在一点一点地被打开。张丹织在心里想,这就像妈妈借的那本书里头写的一样。她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上了床,半躺在那里观察眼前的这一幕。
戴黑面纱的女人(女孩?)进来了,悄无声息地将她的行李一件一件地挪到外面走廊上,也许那里有辆推车。她的动作很慢,慢得不像真实的动作。其间张丹织又听到她在门外同老朱交谈,他俩好像是在协商什么事,达不成一致的意见。张丹织只听清了女人的一句话,她对老朱说:“还没轮到您呢,要有耐心。”莫非这位老朱也要离开公寓搬到别的地方去?女人的口气就好像是她在掌握老朱和张丹织的命运似的。张丹织认为老朱并不是那种想改变自己生活的人。她以前同他打过些交道,觉得他是那种酷爱物质享受的类型,他喜欢吃口感好的美食,穿质地好的服装,抽高档香烟。他身上散发出的香水味会令某些女人立刻发情。
不知为什么,张丹织感到昏昏欲睡,一下子就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她又醒来了,此时应该已是半夜。她看到自己的行李还有一半在房里,门还开着,过了一会儿,女人又进来了,还是戴着黑面纱,她又搬了一样行李出去。
“怎么老搬不完?”张丹织问。
“您想一下子抹掉您三十年生活的痕迹?”她冷笑了一声。
张丹织用力睁眼看着门那里,看了好久,女人还没进来。她在外面干什么呢?外面走廊上的灯是黑的,她是摸黑将行李从电梯搬下楼呢,还是在同隔壁的老朱搞什么秘密活动?她在门外一点响声都没有弄出来,真是很怪。张丹织懒得起来,她愿意就这样半躺着观察眼前发生的事。她感到这位女士正在打开她生活中通往未来的通道。她为什么老停留在外面,让她的房门敞开着呢?
她的瞌睡又压倒了她,她干脆躺下,不管不顾地入睡了。
她醒得很晚,心里想,糟了,第一天就迟到了。这样想过后,她反倒镇定下来,也许是昨天夜里搬家公司的女士给她的暗示起了作用。所有的行李都搬走了,房里空空的。不对,并不完全是空空的,还有一个箱子留在地板上,箱子里头是她少女时代照的一些照片,那时她焕发着青春的美,连自己看了也觉得美。为什么那位女士不要她带走这些相集?张丹织头脑里灵光一闪,她领悟了女士的用心。
她梳洗完毕,吃了点早点,提着几个小包出门了。她把那口箱子留在房里了,她觉得或是老朱,或是别的什么人会来将它拿走。她决定抛弃那些过去时代的记录了。这个念头令她感到轻松。
她从容地下楼,坐公交车,然后下公交车,去赶郊区的班车。她坐在班车上时,看见那条隐蔽的小路延伸到远方的荒漠之中,那地方一片朦胧,什么都看不清。
“张丹织女士,您是去五里渠小学吧?”旁边那人说话了。
“啊,真巧,您是我爹爹的朋友!”
“我姓古,古平。”
“您的笛子吹得真好。可我没有继承爹爹的音乐天分。”
当古平老师沉默时,张丹织就有点着急了,她希望想出一个话题来将谈话继续下去。她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来。古平老师不时用疑问的目光看她一眼,仿佛有点猜出了她的心思一般。
“请问您参加过学校的绿化工作吗?”她终于鼓起勇气问。
“那是多年前的事了。”古平老师回答时眼里流露出憧憬,“操场边上的那些大樟树都是我们种的。我觉得您会是最合适的体育教师。”
“您这样看吗?谢谢您!可您的理由是什么?”
“就因为您能提出地道的问题啊。您刚才问我绿化的问题,这同建校的历史有关啊。我们有过激情的青春。”
“你们是指学校的老师吗?”
“一部分老师,比如煤永老师和我,当年都是年轻人。”
“煤——煤永老师,我认识他,他当年也是激情满怀?”
“我猜应该是。不过表面上看不出来。他是个冷静的人。”
现在轮到张丹织沉默了。她突然感到自己这些天来的忙忙碌碌当中有一个旋涡的中心。会不会这个中心就是深不可测的煤永老师?应该不是。张丹织打消了自己的胡思乱想,可是她再也平静不下来了。她的脑海里不断出现绿荫丛中的学校,那些大树的树冠里都隐藏着过去时代的许多人影。
她在想,这位老师也属于那种特别灵敏的类型,自己离家这两三年里头,说不定他已将自己的底细全弄清了。奇怪的是她并不讨厌这件事,反而还有点高兴呢。当然这同煤永老师无关,只要是与小学有关的人来关注自己,她都会激动的。张丹织脸上露出微笑。
“我们的学生喜欢美丽的教师。”他说。
“可我并不美。”
“也许吧。我估计您会一天比一天美丽。”
“谢谢您,您的心真好。”
“煤永老师才称得上心好呢。”
又是煤永老师。张丹织爱听这话。她想,在今后的日子里,这位古平老师也许会时常向她提起煤永老师,啊……
在古平老师的指引下,张丹织很快弄清了她的宿舍的方位。她的单元房在三楼,古平老师居然掏出钥匙打开了房门,又将钥匙交给了她。他笑着说,是校长让他在汽车站那里等她的。
“校长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去汽车站?”张丹织问。
“他总是知道。他这个人神机妙算。您待久了就会习惯他的,我们都习惯他了。他也是个好人,差不多同煤永老师一样好。您休息吧,我走了,再见!”
眼前这套单元房很简陋,一间卧室,一间厨房,一间卫生间。前厅很小,放着三个简易书架,她的行李都挤放在厅里面,可见那搬家公司真是高效率。同她租住的公寓比起来,这里差远了。不过她早有心理准备,她不是来享受的。她并没有参加学校的创建,当然没有资格一来学校就获得享受。她在心里盘算要将这套房好好地装饰一下。书架要贴些装饰纸,摆满她心爱的书籍,墙上要挂一个木雕骷髅头,还要挂一幅放大的海涛的照片;卧室里面则要把父母的照片挂在床头,这样就等于每天同两位老人见面了。
张丹织从卧室的窗户望出去,看到了长长的一段学校的围墙,围墙砌得既结实又精致,很有些年头了。不知为什么,她对自己今后一开窗就可以看见学校的围墙这件事感到很激动。她简单地梳洗了一下,就去教员办公室报到。
然而当她惴惴不安地来到那间很大的、放了许多办公桌的教员办公室时,那里却一个人都没有。门开着,里面空空荡荡的。张丹织想,校长明明跟她约好了,今天上午这个时候要在这里向她介绍其他教员的,难道他忘记了?
她无聊地在办公桌之间转来转去的。后来她又站到窗前去往下面看。一些学生在下面搞课间活动。她看到的景象令她有点忧虑。那里有两队学生排成两长排,中间隔开两百米。口哨一吹,两排学生发了疯一般向自己对面的学生冲,他们纠成一团,有的鼻孔里还流出了血,有的则摔倒在地爬不起来了。那些爬起来的学生站到旁边空地上去,又在列队进行第二次冲刺。张丹织看了这景象有点头晕,她万万没有想到这里会有这么野蛮的活动。她怀疑起自己来——或许她先前看到的全是假象?还是她太幼稚,判断力有问题?那么校长对她讲的那些话又是什么含义?
她等了又等,还是没有人到办公室来。有两次她听到楼梯口那里有脚步声,她以为有人来了,但那脚步上楼到半途,停了一停,又下去了。她感到无聊至极,又很疲劳,就伏在一张办公桌上睡着了。
她睡了好一阵才醒来,看见一个清洁工在擦桌子。
“请问老师们什么时候来?”她问清洁工。
“这个时候不会有人来,他们都回家了,现在是午间休息。”
张丹织羞愧地站起来向外走。楼里一个人都没有,外面也如此。张丹织回到了自己的单元房。这时她感到饿了,连忙拿出东西给自己做饭。
饭却吃得很香,她变得精神饱满了。她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些灵感。她忽然有些理解她先前观察到的那些孩子的活动了。一个声音在她心里说:不要去管任何人的事,管好你自己的事。
张丹织穿上休闲的衣服,做出懒懒散散的样子下楼了。
学生们陆陆续续从附近的家中返回来了,他们大部分都是农家子弟,也有些学生的父母是在城里做零工。这些孩子都穿得很差,张丹织有种感觉,那就是他们也许在家中很受压抑,来学校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放纵自己一番。
她在臂弯里夹个足球,往操场走去。
她还没走到操场边,足球就被一名牛高马大的女孩抢走了。这是她意料中的,所以她站在原地,看着一群少年在发了疯似的奔跑。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动过,即使从前在省队训练时也没有。他们沉浸在疯狂的运动中,对她不理不睬,可她的心同他们一起跳动。她的双颊变得绯红了。
“老师,您为什么不早些来呢?”男孩问她。
“哈,你早就知道我会来!你叫什么名字?”
“谢密密。我不爱激烈运动,可是我理解我的同学。”
张丹织对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感到好笑。
“你的名字真好听。说说看,你们怎么知道我会来?”
“因为所有的同学都看见您了嘛。我们想让您出来同我们玩,有的人冲到了楼梯口那里,要不是校长禁止我们去办公室——”
“不过此刻你的同学对我并不感兴趣啊。”
“您弄错了。是您使我的同学们疯狂。瞧那男孩!”
一名小个子男孩像一条鱼一样跃到半空,抱着足球飞进了球门,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一大群男孩和女孩欢腾起来,他们各自跑开,到另外的地方活动去了。这种完全不按规则踢球的风格令张丹织目瞪口呆。她凑近那个孩子,发现他的一条腿不能动,估计是骨折了。张丹织正要去叫校医来,校医却已经来了,后面跟着担架,还有谢密密。张丹织对谢密密心里充满了感激。
张丹织倚着球门,阴沉着一副脸。
“是我的错,我太自以为是了。”她说。
谢密密激动起来,脸涨得通红。
“多么好!我希望我是雨乐(那男孩)!我胆小,我练过好多次,从来没有飞得像他那么高!雨乐真是个人物。老师,您不要生气。我们不怕受伤,不管谁受了伤,医生都会最快赶到。因为大家踢球时就像一个人,受伤的那个人会使每个人身上疼,所以大家都去找医生。”
张丹织从地上捡起球往宿舍走,心情仍很沉重。
“张老师,刚才他们要我带口信给您,他们喜欢您。”
谢密密说完这句话就像弹子一样弹出去,跑得看不见了。
深夜里,整个校园里一片寂静,好像入睡了一样。但是张丹织知道它没有。这里面一定有各式各样的活动,她说不出那是什么样的活动,但她心里感到了。她想,是不是人只要进入到这个校园里来,就都会感到这种莫名的悸动?这悸动有规律,带着微微的恐惧,但更多的是渴望。比运动员比赛前的那种情绪要淡一点,但又绝没有丝毫的放松。她没有睡意,坐在窗前看着那段黑黝黝的围墙出神。她想,或许有很多小孩藏在围墙下的灌木丛中呢。
电话铃突然响起来,给她一种更恐怖的感觉。是爹爹的声音,忽高忽低,像被乱风送过来的一样。爹爹说起歌剧院宿舍区花园里的一棵老罗汉松,问她还记不记得。她当然记得。当年树叶间那些深紫色的罗汉果不但解馋,还引发了她的遐想。好长一段时间里,每天入睡前,她都把这棵树当作她一个人的家。成年之后,因为不常回家,她差不多把罗汉松忘掉了。爹爹一说起这事,她就微微颤抖起来。世上的事该有多么奇怪,她和爹爹的记忆竟是相通的!小时候,她认为那树属于她,没想到爹爹,也许还有妈妈,早就潜伏在她一个人的家里。
“……有很多小孩子注意到了它。我真高兴,丹丹,今夜在刮风。在许校长的校园里会有很多故事,他是个有奇思异想的人……”
张丹织沉默着,爹爹的声音变得含糊起来,听不清了。但张丹织完全知道他在讲什么,她为此而激动。她拿着话筒一边听一边反复问自己:“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她同爹爹之间的这种奇怪的交流以前从来不曾有过。爹爹讲话时,他房间里有人在拉大提琴,是熟悉的音乐,也许是他自己在拉。过了好一会,爹爹突然清晰地说:“晚安,丹丹。”然后就挂了电话。
她看见围墙外边有手电筒的光在闪亮,白天里她注意到那下面是一条从山里流下来的小溪。居然还真有人在黑暗中活动!五里渠小学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现在恐惧感完全消失了,有种轻灵的东西在她体内升腾起来,她仿佛看到什么人正从远方向她走来,那人对她抱一种赞许的态度。也许他真的赞许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