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花椒的,就是面向普通百姓的。
茱萸同样切碎,它在林深的摆弄下,只能步葱姜蒜的后尘,汁水满满的躺在盘子里。
当林深把这些边角材料处理的差不多的时候。
鳊鱼酒醒的差不多了。
林深凑过去瞅了一眼,还不够清醒,得给他一些“颜色”瞧瞧,他随手往旁边一摸,就拿过来一只罐子。
往里一抓,一团白色粉末就被他抓了出来,涂抹在鳊鱼的身上。
这是生粉,也就是淀粉。
不过大唐还没有土豆,也没有番薯,更没有玉米——这些东西指望不上,林深就只能指望一味中药。
葛粉。
这是大唐土生土长的一种植物,整个节茎就是纯淀粉,不过这东西没能运用起来,也是有道理的。
这东西,不受高温——稍微有点温度,就会结成块状。
没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的那种浆状口感。
林深没涂抹太多,只是在鳊鱼的表层摸了极为淡薄的一层。
火早就在厨子的伺候下烧好了。
林深一手端着鳊鱼,一手端着准备好的边角料走到锅旁,放下两只盘子,伸手在油面上探了探,试了下温度。
还不够热。
于是又等了一会,等油温升上来,才把鳊鱼放下去。
滋啦啦一阵,热油顿时沸腾起来,鳊鱼也被热油的热情感染,整个身子渐渐泛起一阵金黄色。
林深没有摆弄鱼,而是觉得油还不够热情,没能照顾到鳊鱼的全身。
于是一手拎着大勺,舀起一勺热油,往鳊鱼上半身浇去——热油照顾不到的地方,他这个做主人的亲自来照顾。
等鳊鱼全身都激动到金黄色之后,就得把鳊鱼给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