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清给你来信了?”
邓文芳点点头:“我把屋里的情况写信给他说了,他让我转问你和玉珍嫂子好,还说谢谢你们这些年的关心呢。”
“嗨!谢啥呀!发清是我好兄弟,不关心你们还关心谁呀!说说,发清还写了些啥?”
程东泉脸上忧愁散开,微笑上浮。
邓文芳接着道:“发清说,装修是未来发展趋势,建议不要只加工木工条,木板也要带上加工卖。而且…”
“而且啥?一口气说完嘛!咋说个话吞吞吐吐的。”程东泉急不可耐了,邓文芳干脆掏出信递给他:“东泉哥,你自己看,有些我说不明白。”
程东泉瞅了瞅邓文芳,接过信展开,洋洋洒洒两大篇,大都是关于后面经济向好后,木工行业发展的前景,跟何四宝说得大体相似。
最主要的是,柳发清提出了一个展望性建议,大胆和国有木材公司联系购
置木料。
“跟国有木材公司打交道,他们会卖给个体户吗?”
程东泉喃喃自语,邓文芳接上话:“应该会卖吧!你们的打米机还不是从国有厂买的?他们不卖给个体,光卖给公家一年能卖多少?现在是个体修房造屋的多,公家修房的少。”
“嗯,有道理,就是咱们这个县的木材公司怕是没那么多木料,咱们属于平坝多山区少的地方,县上木材公司存货可能也不多,要买还得去山区县城或许能买到。”
程东泉分析得非常准确,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邓文芳着急了:“东泉哥,咱们要不要先到县木材公司问下?”
“不急。”程东泉似乎胸有成竹:“要去就去六坝县。”
“那…啥时候去?”
订单接了没木料,邓文芳当然也急。
程东泉看了看天,肯定地说:“明天,明一早坐车去。文芳,你准备一车的料钱带上,要是他们能卖,咱们去直接拉一车回来。”
“我也去吗?”
“嘿!看你说的,你不去谁去?咱这个电锯厂要是国有的,你可是副职领导呢。”
“好,呵呵!”邓文芳笑得那叫一个灿烂,这辈子,她还是头一回出远门呢,要知道,上元乡离六坝县城一百多公里路呢。
“东泉哥,那我现在回去准备。”邓文芳已经迫不及待了。
程东泉笑道:“去吧去吧!明天早一点,坐头趟班车,还有,还有就是…回头给发清写信的时候代问
个好,咱们这段时间有点忙,空了去看他。”
邓文芳回头,感激地笑道:“东泉哥放心,我知道咋写?”
邓文芳往回走,心里乐开了花,要是能跟国有单位打上交道,生意只会越做越大,钱会越挣越多,小丽的生活也有保障了,发清回来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程东泉看着邓文芳身影,感慨万分。
柳发清坐牢后,邓文芳经历了太多太多,曾经邓中夏任队长时,邓文芳可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哎!这人啊!只有遇些事才能成长,才能成熟。生活让邓文芳比以前稳重,比以前更能吃苦了。
次日一早。
程东泉和邓文芳坐上头趟班车进城,去留坝要在县城倒一班车才能到达。途经褒河水库时,程东泉望着车窗外一览无遗的大坝,思绪万千。
“文芳,看到这大坝了吗?”
“嗯,看到了,东泉哥,好壮观呀!”
“是啊!是壮观,当年修这大坝时你还小,我跟你爸他们,还有好多前丰大队的社员都来出过工。咱们那里的用电,一部分都是从这里来,百年大计,老百姓受益啊!”
“啊!”邓文芳张大了嘴:“东泉哥,你也来修过大坝?”
“修过,那时候全地区都轮番派人来修,当时的劳动场面比这大坝壮观,人山人海,虽然过去了多年,我记忆犹新。”
遥看大坝,程东泉有些激动,眼角不自觉潮热起来。
车上的人听着他讲述,目光全都注视
着大坝,有人议论道:“听说这水库下面有栈道,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也有人夸赞道:“除了大坝壮观,山景也美不胜收。”
汽车缓缓行进,大坝渐渐消失在乘客们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