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走在改造社会的最前端
高师教室里,静静的夜,同学们都散了,李正阳神色激动,奋笔疾书——
“心之力”三个大字神彩飞扬……
而郑家,小霞的卧室。一本《仁学》捧在小霞手里,如饥似渴的读着,抬头想想,又默默地合上书。走到窗边,望着夜空。
天上一轮明月在云中行走,她轻声吟诵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岳麓山顶,黎明之际,晨曦泛着红光。李正阳一路奔跑着登上岳麓山顶,脸上满是细涔涔的汗珠,雄姿英发。
一轮火红的朝阳刚刚升起,李正阳伸出一双手,从侧面看,那火球像捧在他手心,他再高喊道:“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
山峦间传来阵阵回声,李正阳眺望着远方——
小霞听见母亲叫她,边看杂志边走来,走到近处,眼皮都没抬一下。
“怎么?还在看正阳的文章?”父亲问
小霞点头:“我都快背下来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写出来的?”
郑先生说:“做文章最重要的是,心向往之,气象贯通,笔下方能增力千万倍!”
小霞:“那我就明白了,正阳哥游学回来,了解民间疾苦,心系天下百姓,他向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而一想到今天他们马上又要来探讨,小霞就热血沸腾,
这时的远处,传来李正阳他们有说有笑的声音。
郑先生打太极拳,伸手之间也听到了,用伸出的拳指了指李正阳们走来的方向。
小霞心领神会,高兴的一句“来了!”,一溜烟跑了。
郑夫人看着女儿奔跑的身影,无奈的:“你看看,哪还有一点淑女样子?”
齐钢走在前面,迎着跑来的小霞,说:“小霞妹妹是不是望眼欲穿了?”
小霞有些害羞地:“哪有……”
成笑宇接过话题:“那就不是望眼欲穿,而是如坐针毡!”
大家哄堂大笑,小霞弄成一个大红脸。
成笑宇还不够,又追说:“讲那么多游学见闻,我还跟你们讲一个细节,好玩。”大家都让他快说,一路大概听上了瘾。
“那是正阳的一个小插曲,意味深长啊……”他顿了顿,把握着故事节奏。“临走时,小霞送给正阳的那把伞,大家记得吧,”
“一把伞怎么了,给大哥哥遮风挡雨不行吗?”正阳知道笑嗯,宇要讲什么了。
刘学成说:“是啊,一把雨伞很正常,有什么惊奇?”
成笑宇两手一挡:“哎,惊奇就在这里,这把伞在我们手里,那就是把普通的雨伞,可正阳拿着,那就是个奇珍异宝呀!是睡觉怕丢了,吃饭怕被偷了,下雨还怕弄湿喽!一路上愣是没用,你们信不信!信不信啊?”
几个男同学笑作一团,齐钢坚定地说:“我信,我信——!”
同学们七嘴八舌说:“正阳是这样的”“是这样的……”李正阳涨红了脸,一句话都憋不出来。
柳书润赶紧出来解围:“哎,行了行了,别拿小霞妹妹寻开心了。快走吧,郑先生在门口等着我们呢!”
众人说笑着,一起进老师家。迎面碰上端一盆肉的师母:“今晚大家都留下吃饭,师母给你们做好吃的!”
“师母这是做红烧肉?这一大盆……”李正阳望着慈祥的师母,齐钢干脆说:“师母您啊,肯定知道我们,为这顿大餐饿了三天肚子了!”
“红烧肉管够,你们几个男同学,今晚怕是鸭子下水——”师母抛下话……
齐钢问“什么?”
“嘴要忙喽!”师母先笑,大家都笑成一团。
这时,郑先生和徐主任走进来,众人起立“徐先生好!”
“今天是讨论问题,不是上课,大家不必拘礼!”徐主任一句话,氛围顷刻间轻松起来。“对对对,大家都坐下,一会儿畅所欲言!”郑先生转而看看李正阳,说:“今天的讨论是正阳倡议的,所以该由他来打头阵,开始吧!”
李正阳站起来,齐钢冲着正阳挥挥拳。
“诸位师长、同学,这次暑假游学,一路上所见所闻,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咱们的中国像一盘散沙,帝国主义列强、洋商买办和土豪劣绅才能勾结起来,为所欲为地欺压百姓,瓜分中国!我们若想改造国家和社会,首先要团结起来,共同寻求新思想,开辟新道路。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人频频点头。
小霞兴奋地看着正阳哥,“由此,我们想成立一个青年团体,联合学友们一起努力,相互碰撞灵魂,相互启蒙思想……”
齐钢抢话:“是的!这个团体,应该是个最先进、最团结、最强有力的团体,有统一的思想,有严格的纪律。这里的人应该是那些胸怀大志,能砥砺自身,能严于律己,愿意为理想而奉献生命的同路人!”
徐主任生:“这个想法好!你们年轻学子是该团结起来,走在改造社会的最前端!”
郑先生,“我过去一直认为,要救国家之危亡,当从国民教育入手。要振兴工农,必须从思想启蒙入手。现在,你们有志兴学会,我举双手赞同!”
众人鼓掌。郑先生摆摆手请大家安静:“让正阳把话说完!”
“当前,中国已到了非变革无以平天下的境况了!俄国革命的经验是走进工农中间,团结他们、影响他们、觉醒他们!我们办工人夜学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现在应该迈出第二步,当务之急就是成立进步的青年团体!”
小霞激动的问:“什么时候啊?”
李正阳:“马上!现在!只争朝夕!”
郑先生感叹道:“好啊好啊,你们能有这个想法,我甚为欣慰,所谓学子,如没有忧世爱国之心,没有长远的目光,没有坚忍的毅力,是谈不上栋梁之才的,最多不过是趋于官吏一途,穷于钻营,可悲可叹!”
徐主任:“你们在青年时代,身无长物,却能立志组织起来唤醒民众,实乃民族之大幸啊!”
众人鼓掌。
徐主任继续:“我们的祖辈敢为人先,英雄豪杰辈出,你们这一代更承载着前赴后继的历史使命,决不可等闲视之啊!”
齐钢与柳书润、成笑宇不约而同:“好!”
李正阳继续说:“谢谢两位先生的激励!我们一定要有‘英雄倒下去、我们站起来’之气概,将先贤的创造精神传承下去……”
小霞兴奋地:“这个进步青年团体,女子能参加吗?比如我……”
陈静怡拉着王莹站起来:“还有我们!”柳书润赞赏的目光看向陈静怡。
李正阳高兴的:“当然欢迎了,妇女力量大无边啊!中国有两万万女同胞,正在遭受着比男人更深重的苦难,没有她们的觉醒和参与,我们改造社会的理想,就不能真正的、完全实现!”
小霞高兴的:“太好了太好了,我马上给杜鹃姐姐和甜甜姐姐写信,大家都来参加,抱团取暖,岂不妙哉?”
成笑宇对小霞:“你呀,给杜鹃姐姐写信,就别瞎掺乎了,齐钢哥哥义不容辞啊!”
众人笑得更欢了,郑先生和徐主任相互说着:“你们青年人大胆的往前冲,我们几个老朽做你们强有力的后盾!”
“是啊同学们,尽管蓄力精进,我也要迈着大步子跟随你们嘞!”
齐钢又叫喊着:“还有、还有!我们这个团体的宗旨是什么?什么规章制度?而且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李正阳沉稳地说:“我们再好好商议商议,名字嘛,我以为越平实越好!”
时间已经进入到一天的午夜,郑小霞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悄悄起身,披上衣服,走到窗前,拿起挂在窗棂的雨伞,默默地看着。她的手指轻轻抚摸着——
小霞的画外音:“你怎么没用啊?还是新的!”
李正阳的画外音:“不舍得……!”
小霞噗嗤笑了出来,她缓缓抬起头来,凝望着窗外——
一轮圆月高悬,星星满天。
另一处,齐钢、李正阳与郑先生还在徐主任的办公室。郑先生好兴奋:“兴民会?好名字好名字!”
李正阳同样兴奋的:“是的先生,新民二字取自《礼记》里的道在新民、和《书经》里的人作新民,意在除旧布新!我们取之谐音,意在兴民。”
齐钢也说:“我们学会定下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
徐主任点点头:“改良人心,任重道远啊!”
李正阳望望窗外的夜,“是啊,人心是最大的世界,人只有拥有宇宙一样壮阔的心力,才能在这狂飙突进的时代,突破黑云密布,成就一番大事业!”
众人频频点头:“对!”
齐钢:“兴民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寻找新的主义新的思想,湖南是个内陆省份,学会成员大都毕业在即,所以我们想让会员散布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去,去见识去找寻去开辟!”
郑先生:“此举甚好,应该走出去学习深造,先要广泛接触不同的思想,才能做到去粗取精,择优汲取。”
徐主任:“你们真是雷厉风行啊,数日不见,做出如此多的决策!”
齐钢:“那当然了,先生不是教导我们,脚踏实地不尚空谈吗?”
(17)我是农民的儿子,不会忘本
宁乡乡下李家屋内,李正阳已经回来几天了。是二弟写信说,娘生病了。娘反复交代不让告诉他,怕耽误他的事儿。李正阳就越发内疚,好说歹说,还跪在娘的面前,才让她老答应去省城看病。
一辆鸡公车吱吱呀呀地上了路。
正阳娘半躺在车上,正阳推着车,二弟在前边用绳子拉着。娘疼爱的看着大儿子:“想不到,你念了书,也没忘了种田人的本分!”
正阳爽朗的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走到哪里都不会忘本!”二弟接着说:“可不是嘛,娘,出门前,我哥给家里大缸挑满了水、劈的柴小山一样高,够我爹在家用的。”
正阳娘就高兴的笑着,精气神一下就来,像是病都没了。她一下想了很多很多……
正阳的名字是看相先生起的。正阳前面还有两个哥哥的,都因体质弱,略染风寒或不知道是什么病,都在一岁前就夭折了。大夫说孩子是缺乏营养、抵抗力太差。待正阳娘怀上第三胎的他,丈夫到处赊借,也要保证老婆吃饱,孩子才有天然的好体质。
果真,三儿子生下来白白胖胖,两口子还是想保险,请了个小有名气的看相先生。先生一看这圆圆润润的孩子,就说这孩子留得下,以后还能干大事。两口子高兴了就说敬请先生给孩儿起个名。先生顺了一下他们的家境,说前面阴气太重,眼下正午的太阳,阳气正升,就叫正阳吧。“正午”当阳,后面的二弟就叫了李午阳。
再后来,尽管磨难深重,李正阳却恰如一轮红日总伴着他、光照着他,让他充满生气、充满活力,还充满勇气,披荆斩棘就是能向前闯。李正阳真还在心里感谢这个未曾谋面的看相先生。这是后话。
眼下正阳娘高兴地给儿子递毛巾:“伢子,快歇会儿吧,擦擦汗!”
李春阳笑着望望娘:“娘,我一点都不累,您好好躺着,转过这道山弯弯,就到码头了。”
正阳娘感慨:“你说怪不怪,娘一见到你,这病就好了一大半儿。”四儿子直接说:“娘,这就叫人逢喜事精神爽,您一见到我哥,精神就来了,什么病虫虫都吓跑了!”娘仨个就都笑了。
这时候,一个挑柴的七旬老农颤巍巍迎面走来,擦身而过。
正阳娘回身看看老农:“伢子,快停下,你去搭把手,帮他把柴背下山,娘在这儿等着你。”李正阳笑着:“娘,那您等等我,我马上就回来!”
正阳娘点点头,看着儿子把车放稳,转身朝老农的方向跑去。
正阳娘对李午阳:“你哥哥一点都没变,还是从前的三伢子!”
长沙湘雅医院,正阳娘躺在病床上,手上挂着吊瓶,小霞在一旁削着苹果。李正阳喜滋滋地连说了好几次“霞妹,你有心了,谢谢你来看望我娘!”这样的话。
小霞故意显示不高兴:正阳哥,你怎么这么见外啊!伯母病了也不告诉我,我难道不是你妹妹吗?李正阳赶紧说当然是、自然是!郑小霞就“得寸进尺”,既然是你妹妹,那接下来的日子,就由我来照顾伯母,你去忙兴民会,而且这里是女病房,我照顾还方便些!说着切了一块苹果送到他娘的嘴里。
正阳娘真还没有受过这种伺候的,受宠若惊的连连说“霞仔,你还小,不能累着了,早点回去休息吧”之类的动情话。小霞就甜甜地说“伯母,我不累!一点儿都不累,医生刚才不是说了,您这是积劳成疾,要好好静养。”
正阳娘微笑着点点头。
正这时,气喘吁吁的齐钢跑进病房,告诉他成笑宇从上海回来了,他去不了日本了。
正阳和小霞一下站起来问发生什么事了?齐钢说了,他们赶上“五、七”国耻日,日本方面出动警察,殴打在日的中国留学生,驱赶他们回国,成笑宇刚到上海就遇到了被遣返的留学生,得知日本现在的情况,就匆忙回来了。
大家正在商议小龙是否还要去日本?大家都想听听你的意见!”
小霞催促:“正阳哥,你快去吧,兴民会的大事不能没有你,伯母这里有我照顾呢,你放心吧!”正阳娘也说,伢子,快去!娘没事!”
李正阳向小霞投去感激的一瞥,再朝娘笑笑,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