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宁州情况不太妙呀(1 / 2)

上京离宁州不过四日路程,考虑到姜族长不适合舟车劳顿,姜予宁命车队放慢了速度,一直到第六日,才进入宁州城。

族里接了信后就早早遣人在城门口等着了,姜予宁的老宅也清扫过一遍,到了老宅门口,她才下车,乌泱泱的一片族人就来向她行礼:“拜见郡主!”

“十叔公,你要折煞予宁了!”

姜予宁将最前面的十叔公扶起来,又让族人们赶紧起来。

几年前南越对北泽国那一战,几乎耗尽了族中十岁以上的男儿,姜予宁一眼望去,看到的几乎都是姑娘,一个男儿都没有。

难不成七伯爷一直都在骗她,实际上族中的男儿,只剩下上京的那几十个了?

这猜测让姜予宁悲从中来。

十叔公赶紧说:“哥儿们正在学堂,还未下学呢,想着你不喜欢摆排场,老夫便让他们下了学再过来与你见礼。还有一些还未学会行走,在家里待着,明日家宴的时候,再让他们到跟前让你瞧一瞧。”

姜予宁这才松了口气。

次日的家宴设在姜氏宗祠,席开两百桌,大半个宁州城都跟着热闹了起来。

前来吃宴的宁州知府江知府感叹:“郡主,我们宁州啊,好多年都没这么热闹了,幸好你回来了,不然大家都觉得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了啊!”

“怎么会?”

姜予宁挺诧异的,“去年科举,宁州学子成绩沛然,圣上都夸宁州人杰地灵,今年太子殿下提出‘万间学堂’计划的时候,圣上也交待,一定要在宁州多设几家学堂,还鼓励大儒到宁州来……怎么,那些大儒,都没来?”

江知府点头又摇头:“来倒是来了,只不过……唉!”

他今晚也是多喝了两杯,不然都不好张口。

江知府压低了声音,细细跟姜予宁说了万家学堂在宁州的开设情况。

宁州城里有三所新开的学堂,加上原本便有的一所官学以及两所私学,一共六所学堂,底下的村学也开办了三家,可以说宁州是不缺学堂的,夫子也不缺,宁州虽因为姜家尚武的原因,宁州的小孩自三岁起便会和姜家子弟一样习武,长大之后,十个孩子至少有八个都会选择上战场。

剩下的那一小部分有心想念书,想要参加科考走入官场,但因为宁州的文气不够,学习的气氛不够浓,这么多年都没有出过一个进士。

这样的背景之下,哪怕上一年宁州子弟在科考中表现不俗,在当世的大儒眼里,宁州也是孕育不出状元的,所以宁州是来了大儒,但人家大儒的心力,根本不在宁州本地的学子身上。

——人家大儒自带学生。

他们用最好的学堂,住最好的校舍,用全部的心力培养自己的关门弟子,而宁州本地的学生,只能由本地的夫子来教,或者干脆由大儒的那些弟子来教授。

本地夫子的能力有限,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都培养不出来一个进士,而大儒的那些弟子本身就还在求学阶段,半桶水的水平,他们能教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