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予宁挂念着北境与姜予嘉的情况,回去之后连朝服都没换,就立即去见姜予嘉派回来的人。
“主子,六姑娘、七姑娘、八姑娘都到北境了,一切安好。”
“姜家军的残部已经集结完毕,只有不到八百人。”
“今年北境的雪下得特别大,木炭短缺,炭贩子们哄抬物价,普通百姓买不起炭,致使北江冻死四五十位老人家和小孩,五姑娘知道后,先是让人联合几个苦主去北江知府那里击鼓鸣冤,北江知府却是与炭贩子蛇鼠一窝,不但不为百姓出头,还要对苦主大开杀戒。”
“五姑娘将北江知府当街斩杀,几个炭贩子也一并杀了,北江的炭铺由我们姜家的人在管,五姑娘决定在将现存的木炭免费发放完后,再以原价卖从别处运过来的炭。”
“此次斩杀北江知府的行动,提前暴露了五姑娘的行踪,北境大营的唐将军跟北江知府是姻亲,当时就要带人来抓五姑娘,六姑娘持了圣旨出来之后,唐将军才有所收敛,但也一直派人盯着五姑娘她们。”
“季大人已将五姑娘斩杀北江知府一事以密信形式送回京,送信之人与属下一同进的京,唐将军也写了奏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唐将军与季大人的信会同时抵达圣上手里。”
“另外,主子,属下们查到从两年前开始,唐将军便与北泽国的人来往密切,但目前尚未能证实他是否真的背叛南越,但这次北泽国犯边,他的防守与反击的确大失水准,按军士们的说法就是,比较消极,不过那段时间他妻子刚过世,他消极应战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五姑娘派了几个斥侯去北泽境内,一旦有发现,便会立即传信回来……”
听完北境的情况,姜予宁松了口气。
不管怎样,姐妹们都好好的,只要人活着,唐将军就别想往她们身上泼脏水,至于唐将军,如果他有罪,那他必然逃不了。
姜予嘉和几个妹妹每个人都写了一封信回来,写北境的情况,写自己的心情,写想念上京,但更希望能一直留在北境,像先辈们一样,镇守北境,成为北境的最坚实的那道盾牌……
姜予宁看得红了眼。
保家护国,这是种在姜家人血脉里的天性与本能,从前她为了保存姜家不得不抑制着,改一条道走,如今有机会走回宿命中的路,姜予宁想,自己这宁安王一定要做久一点,在他们完全成长起来之前,做他们最坚固的后盾。
将几封家书反复看了几遍,姜予宁才缓缓吁出一口气:“剑心,把三姐请过来。”
姜予越早就等着姜予宁叫了,她来得很快:“阿宁!”
“北境的事暗卫应该已经告诉你了吧?这些是五姐她们的家书,三姐你就在这看。我先去洗个澡。”
“赶紧去,那个,剑心,给我上一壶茶!”
这几日上京越发冷了,这种冷是湿冷,冷在骨头里,烤火之类的都没什么用,姜予宁泡了个热水澡,整个人才暖了起来。
姜予越已经看完信了,她忧心忡忡:“阿宁,小五把现库存的炭免费送百姓了,后期又收费的话,只怕会被百姓骂黑心肝。”
姜予宁道:“贪得无厌的人必然会有,但更多的人是理智的,事实证明,人在吃饱穿暖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搞事的,北江是边境城池,对于边民们来说,安稳祥和是最奢侈的。”
“几年前姜家人死伤无数,北境由唐将军接手,虽说这几年唐将军治理得不错,但百姓的日子却是一日不如一日,从前姜家守在北境,北江百姓不说富足,吃喝上是不愁的,所以有脑子的人,都不会跟风闹事。”
“若是闹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