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1 / 2)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1383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韦安贸然弹劾户部,固然有错,但尚属风闻言事之范畴,未有逾矩之言行,故此,臣恳请陛下,收回前命,改为训责。”

应该说,陈镒还是很聪明的。

虽然他的立场没法改变,但是说话的方式却可以变一变。

他一上来,先说明风闻奏事对于御史的重要性,算是把自己先择出来,委婉的澄清自己,不是故意要和天子作对。

然后再给天子好一顿夸,最后才说明自己的看法,算是既顾及到了天子的颜面,又站住了自己的立场。

要是搁在平时,朱祁钰说不准也就放过去了,毕竟陈老大人求生欲这么强,抓着不放也不太好。

不过这回不太一样。

科道御史的重要性,朱祁钰自然是清楚的。

风闻言事也没什么问题。

就像陈镒所说的,风闻言事,是言路畅通的根本所在。

六科十三道,六科抑上,十三道抑下。

这些谏官手里掌握着监察纠劾的大权,时时刻刻的盯着朝廷的每一处政务运转。

正因为他们的纠劾,不需要任何的证据,所以朝廷官员在做事的时候,才会小心谨慎,尽量按照朝廷的规矩来办。

毕竟,谁也不想被御史们抓到把柄,然后狠狠的核查一番。

但是问题在于。

自从大朝会之后,言官的力量有些过于活跃了。

并不是说这种活跃不好,而是当言官身上监察百官的权力,本身失去监察,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沉吟片刻,朱祁钰缓缓开口。

“总宪言之有理,风闻奏事,并无不妥,因言获罪,亦非明君所为,但今日之事,朕不得不罚!”

所处的位置不同,说话的方式自然不同。

陈镒是臣下,所以他习惯先说理由,再说结论,这样说服力会更强。

但是作为君上,朱祁钰则是习惯,先说结论,再说理由。

所以他一开口,就定下了基调。

他不会更改自己的决定。

眼瞧着底下又有几个御史隐约按捺不住,想要出列。

朱祁钰脸色平静,继续开口。

“御史纠劾本无不妥,但朕要问的是,此次弹劾,尔等俱是出于公心,还是为泄私愤?”

一句话让底下的韦安脸色通红,底下不少御史也低下了头,不再气势汹汹。

朱祁钰坐在上首,略一停顿,目光在底下群臣的目光当中扫视着,声音平静。

“前番,户部提议胡椒苏木折俸,不少御史出言反对,朕姑且认为,尔等是顾虑京中尚有不少低阶官员,需要依靠俸禄过活,故此仗义执言。”

“但是此番建城之事,户部一非拒不拨银搁置营建,二非挪用银两做不当之用,只不过因国库紧张,暂做调配,此事有何处不当?”

“再则,此事先有部议,再有廷议,户部的银两划分拨送,俱呈通政司有据可查。”

“纵然真有不当,尔等也该先明情由,说出何处银两拨付过多,导致新城营建受阻,如今不问情由,强劾户部,要求即刻拨银筑建新城,岂是言官当为之事?”

天子的口气平静,并无一丝一毫的指责之意,仿佛只是在叙述一个平淡的事实一般。

但是此刻,殿中一干朝臣,尤其是那些御史言官,头上却都忍不住渗出了冷汗。

站在前头的陈镒倒是没那么紧张,但是心里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叫你们作!

真以为天子是好拿捏的不成。

事实上,最近御史们的过分活跃,作为左都御史的他,也早有所觉。

自从王振事件之后,御史们虽然受了责罚,但是也得了鼓舞,渐渐明白了自己手中监察权力的重要性。

国家如今多事之秋,这批御史又大多都是刚刚提拔上来,锐气正盛。

再加上,当今这位天子,虽然手段厉害,但是往往只显露在高层议事当中。

在朝会和大多数的场合当中,是个听言纳谏,和善仁慈的君主。

因此,这些御史对于朝政的参与度,就大大提升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