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2 / 2)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1389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朱祁钰必须要说,于谦的眼光是很准的。

前世九边陆续建成之后,大明的确获得了近百年的安宁,直到俺答兴起,才重新威胁到了京城的安全。

但是这也恰恰证明的九边的弊端所在。

防线就算设计的再坚固,也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使它有被攻破的一天。

京城距离边境太近,仅有九边的防御根本不够。

只有拿回河套,将防线向北延伸,让九边变成第二道防线,京城才能获得更大的安全性。

不过,现在明显不是时候……

于谦担心的,也的确正是这一点。

“陛下恕臣冒犯,河套故地之事十分复杂,永乐至正统数十年间,随着我边军防线后撤,已陆续有草原部族在河套地区定居,想要拿回河套,必要经历一场大战。”

“可是,对大明来说,经历了土木之役和紫荆关之战,民力疲敝,至少数年之内,再难起大战。”

“除此之外,恕臣直言,太祖占据河套,是为放牧巡守,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这是对于军屯的补充。”

“而且,边军轮换的制度,也同样对此有所阻碍,所以即便拿回了河套,没有军屯的支撑,不能解决轮换的弊端,河套对于大明,则只是增加靡耗而已。”

谈到河套上头,或许是怕天子再一个冲动做出什么来,于谦说话之间,不由自主也少了几分忌讳。

当然,即便如此,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出来。

那就是,军屯还好一些,即便是换人耕种,地总归是在那的跑不了。

但是放牧不一样,牛羊都是军户自己的,按照现在,京军边军数年轮换一次的制度来说,难不成轮换的时候,让军户把牛羊带回老家?

如果说放弃轮换,那么长久下来,势必会让朝廷对于边军的控制力减弱。

虽然说大明现在的体制相对完善,总兵官和提督大臣,巡按御史相互制衡,不太会产生晚唐那样军政一身的割据节度使。

但是,长久盘踞一地的官军,却容易滋生骄兵,这也是个大问题。

所以,这其实就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如果不能从制度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即便大明有兴兵之力,也未必能够通过朝议。

即便是通过了,也拿回来了,过不了几年,也会因为要巡逻庞大的河套地区,耗费精力太大,而被迫重新放弃。

所以于谦万分不希望,天子在这个时候昏了头,去做什么兴兵收取河套的事情。

所幸,天子显然还是明智的。

看着于谦有些着急的样子,朱祁钰抬手安抚了他一下,道。

“先生不必着急,如先生所说,现如今大明要趁着边境安宁的机会,先将边防的雏形搭建起来。”

“何况,草原部族虽元气大伤,但是草原上毕竟是对方的主场,收回河套故地一事,现在不适合提,数年之内,也不适合提。”

“所以,先生不必在此事上担心。”

剩下的话,朱祁钰没有说。

没有记错的话,要不了几年,草原就会掀起内乱,瓦剌和鞑靼的联盟会彻底破裂,诸多强大的部落,都会渐渐走向衰退。

那个时候,才是趁虚而入的好时机。

不过这些,于谦显然是不知道的。

虽然天子在河套的态度上模棱两可,但是总归是承诺了数年之内不会兴兵,这让于谦的心放到了肚子里。

于是,于谦赶忙将话题绕了回来,道。

“陛下说的不错,军屯加上开中,足以让边军的靡费大大减少,如此一来,朝廷划拨的银两,完全可以用来建设九边。”

略停了停,见天子没有打断自己的意思,于谦继续道。

“不过,军屯一事十分复杂,臣之前曾有所了解,随着各地的军纪败坏,基本上各处将领,都或多或少的有私垦田及侵吞军田之行为。”

“除此之外,军官煎迫士卒,官军逃亡,吃空饷等诸多问题,也是军费岁增的原因所在。”

“所以,想要整饬军屯,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