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村,坐落在白沙郡以东八十里的山坳里,群山环绕,景色秀丽,宛如世外桃源。
村子里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郎中,名叫孙济世。
他年过半百,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行医数十年,救人无数,在方圆百里颇有名望。
这天,孙济世早早起床,洗漱完毕,便开始整理药箱,准备出门去给村里的病人看病。
“爹,您这是要去哪里啊?”
孙济世的大儿子孙德才见父亲收拾药箱,便开口问道。
“去给老李头看看,他那风湿病又犯了,我去给他针灸一下。”
孙济世一边收拾着药箱,一边头也不抬地回答道。
“爹,您就别去了吧,外面天寒地冻的,您年纪大了,万一着凉了可怎么办啊?”
孙德才的妻子刘氏也走了过来,一脸担忧地说道。
“是啊,爹,您就在家休息吧,我去给老李头说一声,让他再忍忍,等过两天暖和了,您再去给他看。”
孙德才也跟着劝说道。
“胡说!医者父母心,病人哪里等得了那么久?你们就别操心了,在家好好待着,我很快就回来。”
孙济世说着,背起药箱就要出门。
“爹……”
孙德才还想再劝,却被孙济世挥手打断了。
“行了,你们就别啰嗦了,我走了。”
孙济世说着,推开门走了出去。
“哎,这老头子,真是倔强!”
刘氏看着孙济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谁说不是呢,爹这脾气,真是拿他没办法,你看家,我去陪着爹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
孙德才也跟着叹了口气,就跟了上去。
孙济世走出家门,沿着村里的小路,一路来到了老李头家。
“老李头,在家吗?我来看你了。”
孙济世站在门外,敲了敲门。
“来了来了,是孙大夫啊,快请进,快请进。”
老李头听到孙济世的声音,连忙起身开门,将孙济世迎进了屋里。
孙济世走进屋里,放下药箱,仔细询问了老李头的病情,然后开始为他针灸治疗。
就在这时,村里突然跑来一个年轻人,气喘吁吁地说道:“孙大夫,咱们村口贴了张告示,里正不在,大伙让俺拿来给您看看上面写的啥。”
孙济世闻言,接过告示,仔细仔细的看了一遍。
“是白沙郡那里病人很多,现在白沙郡的郡守正在招郎中呢!”
孙济世说着,转头对儿子孙德才说道:“德才,你去收拾一下我的药箱,我们这就出发前往白沙郡。”
孙德才闻言,拿过告示看了一眼,顿时愣住了。
招郎中,还给官当?
这不是骗子吗。
“爹,您真的要去白沙郡吗?那地方邪乎的很,您可千万别去啊!”
孙德才满脸担忧地说道。
“是啊,爹,您年纪大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可怎么办啊!”
儿媳刘氏也在一旁抹着眼泪,苦苦哀求。
孙济世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你们懂什么!医者仁心,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今白沙郡病人那么多,百姓们苦不堪言,我身为医者,岂能坐视不管?”
“爹,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