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自圆其说
“好了!如实说肯定行不通,你们想想找个什么像样的理由交代吧。”
萧塬很烦躁,没心情听他们斗嘴,他就想着如何完美的处理好这件差事。
虽说世间流传着无数鬼神故事,但真正亲身见过的却不是很多,即便有,估计说出来别人也当是在吹牛或是故意吓唬人之类的,终究没见过的人占多数。
他在想,如果自己照实说的话,上面那些人估计反而会认为自己是在推卸责任吧?或许还觉得是自己在糊弄他们?
毕竟遇上鬼这样的事情,他们根本就没办法证明啊。
光凭着这几件沾血的衣服跟骨头吗?怕是很难让人相信吧?
可他们遇见了女鬼又确实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这种真让人有一种哑巴吃黄连的感觉,就是说了真相,肯相信的人也很少。
没准到时候他反而惹来一堆的麻烦与嫌弃。
这一次他可是深受家族重任,力压家族好几个兄弟才得到了这份差事,可如果人没了,家主跟族老们肯定会对自己很失望,那他往后还谈什么前程?
所以,他必须找一个稳妥又像样的理由,反正宋氏兄弟俩已经死了,而他们最终目的不也是让他们死么?
所以又何必在乎他们是怎么死的呢?只要让他们知道且相信宋氏兄弟俩真的死了就行了。
“我看要不就说他们俩得急症去了?”
“不行,到时候肯定会让仵作查验尸体,可如今人都被女鬼吃了,咱们连尸身都拿不出来。”
“那要不就说马失惊了,冲下悬崖摔死了。”
“呃,这个倒是不错,可上面会不会责怪我们看管不利?”
萧塬蓦然出声道,“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啊?”
众人一脸微诧,没想到萧将军竟会赞同这个提议,可在他们看来这个主意还不够稳妥。
萧塬解释道,“如今不是到处土匪横行吗?咱们就说遭遇了土匪袭击,一时不备,拉着囚车的马受了惊就冲下了悬崖,导致宋氏兄弟俩当场就丧了命。
然后,你们想办法找两个跟他们身形差不多的尸身,到时候把他们的脸弄模糊掉,就说摔在悬崖底下毁了脸,不就行了?
正好我们还失去了六个士兵,人员都是有册子登记的,回京后我们也要想法交代的,就说他们命丧土匪的刀下吧,这样一来也能销去他们的名单,还能有个交代了。”
“高明啊!”
“这主意好,简直就是天衣无缝!”
“还是萧将军聪明,我等佩服。”
“对对对,这样一来咱们也能有个交代了。”
“是啊,与其说一个他们不相信的理由,还不如编一个他们更愿意相信的幌子。”
“没错,萧将军剩下的事就交给我们来办吧,你放心,我们肯定办妥当。”
萧塬点点头,“行,收拾收拾准备出发吧。”
这么一耽搁,天都大亮了,宋氏兄弟俩虽然没了,但他们还是要继续赶路回京。
“是。”
于是,一行人就这么自行的补上了漏洞,还商讨出了一个更让人信服的故事版本。
**
另一边驾车赶着路的夏钰等人,可不知道那帮士兵竟会如此给力,不管如何,反正他们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一行四人顺着原路返回,一路上除了吃喝拉撒的时候会停车歇一歇,其余时间他们都在赶路,尽管有些疲累,但想着远方的宋家人,大家只想尽快赶回去。
一是太久没见,他们也想着家人,二是他们也担心她们老少妇孺的安危问题,以防万一还是早点与她们汇合比较好。
但碍于宋父二人身上还带着伤,夏钰与宋少钦还是放缓了下速度,并没有他们来时那么匆忙,一路上夏钰也没闲着,一日三餐变着花样的为他们两人补充营养。
当然也提供了不少伤药让两人服用,好在他们常年有锻炼,身强体壮,身上的鞭伤对他们而言并不算什么,毕竟他们常年都在舞刀弄剑的,受伤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反而不给他们饭吃,一直让他们饱受饥饿之苦才是最折磨的。
宋父二人也趁着赶路的日子里,了解到了更多流放路上的事情,包括他们小俩口如何收服的押送队伍,如果与文家等人达成的同盟,以及如今这世道发生了什么天灾人祸的事情等等。
当然也给他们提了下宋安邦的情况,这个消息也确实安了二人的心。
“伯父,你们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
夏钰表示很好奇,想知道他们是如何中了圈套?
提及这事,宋父一脸挫败之色,“这事说来也怪我管理不善,又识人不清,竟让自己的队里出了奸细,想来应该是被萧家人收买了吧。
当时他给我们传了一个假的情报,我们就带兵追了过去想要一网打尽,结果反倒中了圈套,等我跟二弟想要挣脱他们的包围时,却突然发现全身使不出力气,紧跟着就晕了过去。
等我们醒来的时候就发现被关在了一处底下大牢里,那段时日我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半月后我们就被押上了囚车,这才得知圣上竟然定了我们的罪。”
到现在他一想起就倍感心寒,他宋氏一族忠君报国,他们宋氏男儿更是常年征战杀场,保卫边疆,却没料到头来落到这样一个下场。
他死倒没什么,可最让他愤慨的是当今圣上竟如此心狠手辣,赶尽杀绝!
果然应了那句老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圣上连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都不给他们,只凭着萧家人给出的那些所谓的证据,就直接判了他们宋家的罪名。
这说明了什么?
他虽是武夫,但不代表他没脑子,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内情,如果圣上真相信他们,不可能连他们的面都没见着就定了罪。
这才是真正让人心寒至极的地方,他们宋家三代人效忠皇族,自认没有对不起他们皇族的地方,如今却要被他们除之而后快。
当真是讽刺!
第三百〇一章,内情
“幸亏大哥反应快,立马让安邦带人先走,不然我们爷仨就要关在一起受罪了,不过现在看来,也不是让他提前逃走是好还是坏了。”
宋穆尧一脸愤慨的顺着兄长的话继续说了起来,要不是他们中了药,也不会被那帮鳖孙抓起来。
原本他们还以为让安邦逃走能让他避开祸事,哪知道敌人就是冲着他们宋家人来的,不仅围攻他们兄弟俩,还派人一路追杀安邦,就为了不让他返回军营请求支援。
结果到头来安邦还是受了伤,也不知道他现在的伤严不严重?
“那你们的手下呢?他们就没想着来救你们吗?”
夏钰对此疑惑不解,不是说宋氏名下有一支精悍的宋家军吗?将领出了事他们难道不着急、不救援?
宋父失笑道,“宋家军虽是我们宋家训练出来的,但编制还是隶属于朝廷,他们也不敢冒然违抗皇命,我猜萧家之所以用如此卑鄙的手段控制我们,就是为了镇压甚至控制.....”
他们这一招说多高明倒也谈不上,不过全仗着皇上给的底气罢了,才使他们敢那么猖狂的采取如此下作的手段直接镇压他们。
因为他们也很清楚只要有他们宋家人在,宋家军根本不会听从他们的指令,所以他们才会想着先控制他们,趁此拿走他们的兵符,然后再拿着圣旨威逼利诱宋家军。
毕竟队员们都是有家人的,他们不可能全然不顾,对此他十分理解,皇命不可违,再加上萧家人把宋家军看守在军营里,其次他们压根就不知道他们被关押了起来,一切都很隐秘,宋家军的众人又如何施展救援?
如果他们真的脱掉了铠甲,公开站在他们宋家这一方,那就意味着他要盯着全家人的性命公然违抗皇命,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
所以,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下,宋家军队员只能暂时按捺住心思,等待宋家人的消息。
“原来如此。”
夏钰听完宋父的讲解,这才恍然明白这其中竟还有着如此多的算计与心思,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皇权至上、宗族关系的时代,并不是一个人犯错就能包揽所有惩罚,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带制的时代。
宋少钦隐晦的安抚道,“放心吧,那些人轻易调动不了宋家军。”
“哦?那就好。”听到男友这么说,夏钰瞬间眼神一亮,看样子宋家还留有了后手啊。
也是,好歹宋家三人都扎根在军队,怎么也会培养自己的心腹吧,岂是轻易就能被架空权利的?
如此一来,她倒是放心了。
就在一路上双方互相了解当中,电动四轮车终于进入了南州地界,为时夏钰与宋少钦离开押送队伍已有半个月的时日了。
为了找寻押送队伍在路上留下的记号,四人减缓了速度,把电动四轮车更换成了统一的电三轮车,目前他们还不想过多的暴露更新奇的东西。
不过,宋父二人利用夏钰提供的一些铁杆与篷布搭了一个车篷,路上倒也没受到风吹雨打。
两天后,四人终于看到了押送队伍的影踪。
第三百〇二章,团聚
“是二爷他们回来了!”
“夏姑娘回来了?”
“太好了。”
“可算是回来了。”
此时正值午间,押送队伍正停在一片荒地处休整,之前他们一路走来,虽然也是荒郊野岭,但好歹还野草丛生,可自从进入南州后,他们所看到的基本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不毛之地。
当真应了传言所说的那般荒凉!
一阵风吹过似乎都比其他地方要寒凉一些。
正当大家纷纷准备着午饭时,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车响声,负责值岗的押差率先发现了电动三轮车的车影。
不用问,能看着这车的必然是离队半个月的宋二爷与夏姑娘了。
于是,押差高兴的立马朝着众人嚷嚷起来。
听到动静后,众人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迅速聚集在一起看着电三轮车停在他们的面前,其中宋家人更是站在最前面,个个都满脸期待着。
而在人群的右侧方还坐在一群衣衫褴褛的村民,看着押送队伍的众人突然站在一起,似乎在迎接什么重要人物,大家不由伸着脖子张望,面露好奇之色。
“怎么回事?”
“这是干嘛呢?”
“来了什么大人物吗?”
“不知道啊,好像有个官爷喊了一句话,然后他们就立马聚集起来了。”
“我听到了,好像是说什么老爷姑娘回来了?”
“是当官的吗?”
“看这阵仗八成是很厉害的人吧。”
“那会不会赶咱们走啊?”
“咱们也没做什么憎恶的事吧?”
“应该不会吧。”
......
另一边,夏钰四人从车上走了下来,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他们的脸上瞬间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这大概就是久别相逢的感觉吧。
“宋奶奶,伯母,我们回来啦~”
夏钰一下车就笑着扬起手朝着众人打招呼。
作为吃货妞的莹姐儿完全没有任何的顾忌与拘谨,整个人就像是一只小蜜蜂似的,直接朝着他们飞扑过去。
落后夏钰一步从车斗上跳下来的宋穆尧,一下车就看到自家闺女飞奔过来,他脸上顿时一喜,正准备张开双手接住自家闺女,哪知道下一秒就听到...
“夏姐姐,你可算回来啦~”
宋初莹激动的抱着夏钰撒着娇,笑容灿烂,望着夏钰的眼睛闪闪发亮。
“.....”刚抬起双手的宋穆尧顿时感觉自己的心口扎了一刀,他的小棉袄漏风了!
夏钰嗔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我看你是在惦记我的零食吧?”
“嘿嘿~哪有。”
宋初莹嘟着嘴表示否认,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自己,她蓦然转过身一看。
“啊呀!”
“爹?”
瞧着自家闺女这反应,宋穆尧顿时气笑了,“咋滴?不认识你老子了?”
“真是我爹啊。”
宋初莹一脸恍惚,随即就朝着他冲了过去。
“爹~”
宋穆尧一把抱住了自家闺女,脸上终于露出了爽朗的笑容来。
“哎呀~爹,你快放我下来。”
“咋啦?”宋穆尧不解。
宋初莹挣扎着从自家爹的魔爪中脱离出来,连忙整理自己的衣裳与头发,还不忘对着自家爹抱怨着。
“爹,我已经是大姑娘了,不能再玩举高高了,要注意形象哩~”
“.....”宋穆尧很是无语的抽了抽嘴角,他不过是离家几个月而已,就一下成大姑娘了?也不知道是谁在他出征前抱着他哇哇大哭的?
这边父女俩互相耍着宝,另一边就要温情脉脉许多。
“娘,儿子不孝,让您担忧了。”宋世尧上前就对着宋老太太作揖鞠躬。
宋老太太红着眼眶连连应声,“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接着,宋世尧又看向了自己的发妻,“连英,这段时日辛苦你了。”
“我不辛苦,你平安归来就一切都值得了。”
如今亲眼瞧见自家男人安然无恙,再想到这一个多月以来的担心受怕,苏连英忍不住落下泪来,但碍于场合不对,她连忙侧过身子快速擦了擦眼角。
宋世尧走上前默默的揽了一下妻子的肩头以做安抚,这段时日确实让她受累了,不仅要照顾家中老小,还要担忧丈夫跟儿子的安危,心里必然承受了很多。
“我没事。”见丈夫如此,苏连英反倒不好意思了。
白氏带着儿子也直奔宋穆尧身边,一家四口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边上的许婉清牵着儿子的手,默默的看着眼前相聚的画面,目光不仅有些黯然。
原本也在上看着团圆场景的夏钰,不经意间看到了许婉清的神情,稍微一想她瞬间就明白了。
她不由走到许婉清的身边,“嫂子,你也别担心,大哥那边肯定会安然无事,有广白他们照应着,相信他们很快就会与我们汇合了,没准现在已经在来南蛮的路上了哩。”
“谢谢你,小钰,我没事,只是看到爹跟小叔回来,忽然就想起了他而已,我也相信他很快就能与我们团圆了。”
听到夏钰的关心之语,许婉清连忙调整自己的情绪,重新扬起了笑容,不想让大家过多顾及自己的情绪。
如今公爹跟小叔平安归来,可是他们家天大的喜事,应该多高兴高兴才对。
“嗯,那就好。”夏钰也不管她是故作坚强还是真的心态放平了,反正她也没办法多做什么,只有等着了。
见宋家人说的差不多了,胡大志与文家人这才走上前向两位宋将军表示问好。
“宋大将军。”
“小宋将军。”
宋世尧颔首道,“我已经听少钦说了,这些时日多谢各位对我家人的照拂。”
“宋大将军言重了,该是我们感谢宋二爷与夏姑娘的照应才对。”文老爷连忙否道。
胡大志也跟着表示,“对啊,这一路多亏有宋二爷与夏姑娘在,否则咱们也不可能毫发无伤的站在这里。”
这话倒不是客套,而是一路走来他们押送队伍还真遇到了不少事,抵抗土匪的那一次多亏了宋惊泽与麦冬,之后又爆发瘟疫,更是多亏了宋二爷与夏姑娘鼎力相助。
而前些日子突然的降温,又多亏了夏姑娘的仗义出手,给他们队伍提供了不少的物资,不仅所有人都得到了保暖,还大大的提高了伙食标准。
第三百〇三章,团聚第三百〇四章
“好了,咱们也别杵在这了,过去坐着说吧。”
见大家都注视着他们一家,宋老太太不得不出声提醒,一直站在这里寒暄也不是事。
“对对对,老太君说得对,两位将军一路上也辛苦了,还是先吃饭吧,等之后咱们再慢慢聊。”胡大志瞬间反应过来如今不是寒暄的好时候,他们一路赶回来肯定也疲乏了,还是让他们先回到宋家队伍里休整一番吧。
宋世尧爽朗的表示道,“胡领头无需多礼,如今我与胞弟已不是什么将军了,就是个普通的老百姓,往后你们直接称呼我们兄弟二人的名字便可。”
“啊这....那行。”
胡大志怔了怔,他眼前的这两位可是让周边国闻风丧胆又赫赫有名的宋将军啊。
在此之前,他还从未如今近距离的接触过两位宋将军,更别提跟他们对话交谈了,要知道这两位在整个东楚可是作为战神一般的存在,像他们这样的小喽啰只有仰望的份。
如今他却能这般近距离的与他们说话,老实说他的心一直处于激动的状态中,在东楚怕是很少有男儿不崇拜敬仰宋将军的吧?
甚至不少男儿都把两位宋将军当做自己的榜样,想要像他们一样威武不屈、顶天立地。
而现在,宋大将军竟然让自己直呼其名,他敢吗?不对,他配吗?确定不会折寿吗?
可对上宋大将军一脸不容反驳的表情,胡大志立马认怂。
“那你们休息,我们过去了。”
随后,胡大志挥散了围观的众人,充分给宋家人留下说话的地方。
等其他人离开后,宋家女眷们这才仔细的盘问起宋世尧兄弟俩的情况,她们实在是憋了太多的疑问,迫切的需要他们的解答了。
夏钰与宋少钦早已了解清楚,倒没有参与进去,而是默默的坐在另一侧休息。
原本想听大伯跟自家爹讲故事的莹姐儿,却见夏姐姐坐在边上,她乌溜溜的眼睛转了转,连忙拎起自己的专属小马扎,悄摸摸的移到夏钰的身边坐了下来。
夏钰一转头就对上了笑眯眯的宋初莹,她顿时笑了出来,“说吧,想吃什么?”
当她不知道这小丫头打着什么主意呢,一看她的小表情就知道她铁定是嘴馋了。
“嘿嘿~我就知道夏姐姐最好了,你就是这个世上最美最善良的姐姐~”
宋初莹伸手抓着夏钰的手臂微微摇晃,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简直是无师自通的学会了彩虹屁的技巧。
夏钰好笑的问道,“直接说想吃什么吧?”
闻言,宋初莹迫不及待的说道,“炸鸡!我想吃炸鸡!我已经馋了好久了,我想吃香辣鸡翅跟鸡米花,呃...给程哥儿一对新奥尔良烤翅跟一份小薯吧。”
“行。”
夏钰侧过身在自己的布包里掏了掏,虽然大家都知道东西不可能是从布包里拿出来的,但她该有的表面功夫不会少,适当的装模作样还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现在处在户外,周围还有其他人。
“给,装进你布包里,带着程哥儿去帐篷里吃。”
夏钰把包着的吃食塞进了宋初莹身上挂着的布包里,同时还不忘交代她一声
她刚刚就瞧见了,宋家已经搭好帐篷了,显然他们离开的这段时间,她们仍然保留了之前的习惯,不管多累,只要在户外休息的时候都会把帐篷支起来,这样也好有个隐秘的私人空间。
“我知道的,放心吧,夏姐姐,我已经不是小姑娘了。”宋初莹心满意足的拍了拍自己胀鼓鼓的布包,扬起下巴信誓旦旦的表示道。
“行,去吃吧。”
闻言,夏钰忍俊不禁,直接摆手让她走,听着小孩子说着这般大人的话就挺好笑的。
“好咧。”
达成目的后,宋初莹屁颠颠的去找程哥儿分享美食,这模样明明就是个爱吃爱玩的小孩子。
不过见莹姐儿这般烂漫的性子,夏钰倒是挺喜欢的,也感到十分庆幸,好在宋家的这番经历并没有改变或扭曲两个孩子的心性,他们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美好品性。
这样就挺好的!
夏钰转过头正想询问宋少钦要不要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结果却见他目光紧盯着不远处,她也顺着看了过去,惊奇的发现不远处竟然多了一群人,约有四五十人,男女老少都有。
“咦?怎么还有一群人?他们这是跟着押送队伍的?”
宋少钦回头道,“我也是刚发现,我叫麦冬过来问问吧。”
于是,他招手叫来了正在烧火的麦冬,询问起了他们离开后的事情。
麦冬早就知道自家主子归来后肯定会问起,他早就有了准备,慢条斯理的做起了汇报。
在驿站分开后,押送队伍按照他们商定的路线行驶,不得不说,有了电动三轮车他们一路上都轻松了很多,每日的路程也快了不少。
原本按照他们这个速度,在前几日就该抵达南蛮地界的,但谁知道进入南州的第二日,他们在路上遇到了成群的难民。
这些难民都是来自陕州与南州边界上的村民,他们的村子刚好处在两州的边界上,而近来一个月,陕州简直是处于多事之秋,灾祸不断。
这些逃难的村民倒不是因为前段时间的瘟疫闹得,而是被土匪流寇们逼的,本来这半年陕州边界的地方就一直处于干旱无雨的状态,村民已经有大半年没有任何的收成了,在口粮上本来就吃紧。
可附近山上的土匪时不时就下山洗劫一翻,弄得附近的几个村子不得安宁,如果不给粮食,那帮土匪流寇就会直接动刀子,完全是毫无手软。
村民们也试过上报给衙门,让他们派遣官兵上山剿匪,可通报了好几次仍然没有一点动静。
就这么被抢了好几次后,周围几个村子实在没办法了,只得收拾家当举家逃难,为了避开猖獗的土匪流寇,他们不得已进入荒凉的南蛮避难。
毕竟南蛮是出了名的人烟旱迹,而那帮土匪流寇肯定不会跟过来,所以他们打算在南蛮找一处偏僻的地方重新定居。
结果就在半道上遇上了押送队伍,见他们个个都有武器傍身,还有人高马大的押差,村民们为了寻求安稳,就一直跟着押送队伍。
就为了这帮逃难的村民,押送队伍不得不减缓了速度,也算是给他们的一点照应吧。
“大概就这样了,除了这群村民以后,一路上倒没发生其他事情。”
第三百〇五章,逃难
“哎~”
听完麦冬的讲述,夏钰忍不住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这世道真是艰难呐。
如今她不会再问为什么没人管这样的傻问题了,这里是封建王朝,不是她生活的现代化社会。
她好歹在这里待了一个月了,对当今天下的局情也了解几分,如今的东楚国就属于上梁不正下梁歪,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的状态中。
皇帝昏聩无能,奸臣当道,自然就滋生出了不少吸血的蛀虫,上面的人只顾着谋划自身的利益,根本就不管下边人的死活。
而上面的人不作为,也就导致下边的人偷奸耍滑、贪图安逸的作风,反正好事轮不到他们,坏事他们也不想沾染,就直接摆烂了呗。
所以,夏钰多少能猜到他们是什么心思,对他们来说剿匪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最重要的是还会对他们自身造成很大的损失,他们自然更不愿意了。
再加上如今各地的状况不断,已有了天下紊乱的现象,现在各州府忙着自扫门前雪的都还来不及呢,哪还顾不上其他州府的情况?
为了保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各州府基本上都在暗暗保存实力,若非特别重大的事情,他们肯定不会轻易损害自身的利益,所以对于村民的求助他们直接漠视不理。
“那他们要跟着我们一起吗?”
夏钰接着又询问麦冬,如今押送队伍已经进入南蛮了,估计天黑之前就能进入县城交接文书了,而他们现在还跟着,显然是打算跟着一起了?
麦冬点头道,“我看是,他们之前并没有目的,只想着逃到南蛮避开那些土匪就行,如今遇上咱们的队伍,估计也是想搭个伴吧,这样落在一处地方也能有个照应。”
在东楚不管走到哪里,大家都是以宗族为群居,人越多才越表示人丁旺盛,他们当然也希望定居的地方能多点烟火气,这样有个什么事情才能有更多的人手。
最重要的是南蛮本就是南州最荒凉的地方,为了让这里的荒地能有人开荒种植,当地也开出了不少惠民措施,比如外来人落户南蛮,不需要任何的安置费,只需要拿着户籍在县城登记下信息就行了。
除此之外,村民们能开出多少荒地就可以拥有多少土地,只需要每年收成上缴两层粮食就成。
虽说条件很优渥,可大家都知道南蛮土地都是寸草不生的沙地,根本种不出粮食来,所以迄今为止,举家搬来南蛮定居的人并不多。
而在南蛮生活的要么就是朝廷流放过来的罪犯,要么就是被逼无奈,不得已才逃到这里来避难的人。
“行吧,反正南蛮地广人少,多一些也热闹些。”
夏钰对他们的选择倒没有任何异议,她也希望南蛮以后能多点人,大家一起把这片荒凉之地开垦出一片繁华。
忽然,不远处的人群爆发出一阵吵闹声,只见那群难民们纷纷聚在一起似乎在围观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