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今日的大明,却是另一番繁荣景象。
万民归心,国泰民安!
财富充盈,军力之盛!
前所未见,威震四方!
举国上下,同心同德!
这样的王朝,面对任何挑战,何愁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正因如此,赵行才敢于大手笔售卖军备,丝毫不惧敌对势力借此增强实力后反扑。
他深信,大明的强大根基足以应对一切变数。
“你说得有道理,就按你的计划执行吧。”朱元璋沉声应允。
“各部门务必通力合作,一切行动听从赵行调遣。”朱元璋再次强调。
此时的朱元璋,心中疑云尽散,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热血,仿佛已站上巨人的肩膀,傲视天下。
身为一国之君,眼见自己的王朝如朝阳般冉冉升起,那份骄傲与自豪之情自然涌上心头。
周围的尚书们闻此,皆频频点头赞同,圣意已定,无人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正当众人沉浸在这份自豪之中时,朱元璋的目光却被一批准备启运的箱子吸引,上面赫然印着燕字标记,他的心跳瞬间加速。
燕国?
那不是老四朱棣的封地吗?
不是说卖给他国的武器都是淘汰品吗?
可眼前这批产自兵工厂的装备,分明是最尖端的!
眼看箱子就要离厂,朱元璋心急如焚:
“赵行,这些新造的武器,是要送去燕国吗?”
此言一出,全场目光齐刷刷聚焦过来,气氛陡然紧张。
众人心头一震,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燕王朱棣,乃诸藩王中的翘楚,不仅首建邦国,实力更是冠绝群雄。
他文治武功兼备,麾下谋士姚广孝更是智慧超群。
因此,燕国势力如日中天,令人敬畏。
尽管朱棣贵为朱元璋的亲儿子,大明对这位封疆大吏始终保持着警惕,早已布下严密防线,防微杜渐。
未等赵行开口解释,群臣已纷纷进言:
“陛下,燕王虽是我大明藩王,但燕国本质上只是我们的附属国。”
“臣认为,附属国无需过于强大,只要忠于我大明即可。”
“给予过多军备,岂不是助燕王坐大?”
“要知道,附属国非我大明的领土,其主权独立,未必会对大明俯首听命。”
“陛下明察,燕王自从上次抗击草原战役后,势力急速膨胀,经济飞速发展。”
“加上燕王智勇双全,身边谋士众多,陛下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养虎为患啊!”
一时间,群臣忧心忡忡,仿佛朱棣已有反叛之心,即将挥师南下,这情绪也悄然影响了朱元璋。
毕竟,朱棣的真实实力,朱元璋心知肚明……
这些年来,朱棣的实力,飞速膨胀,如此下去,日后必成祸端!
对于这点,朱元璋现在很是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