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着徐辉祖轻轻一笑,内心颇为欣赏徐辉祖勤于思考的特质。
“你不必担心万户去学习时军队无人主持大局。”
赵行解释道:“朝廷会安排万户分批次进行学习,并非一股脑全部派去。”
“在他们学习期间,每个部队会选出临时的负责人,处理日常军务,待这一批万户学成归来,再轮换下一批,如此往复。”
赵行行事,总是先预估所有可能的变数,以其过人的智慧,他预见的问题远比旁人深远,绝不会让人找到破绽。
此番表面上是对将士文化的提升,实则是朱元璋对淮西将领的一次布局。
对于这种可能招致是非的举措,赵行自是布置得无懈可击,确保个人风险降至最低。
在赵行一番解释后,在做的四位部队首领与兵部尚书均无异议。
毕竟,无论表面上他们各自率领一支队伍,实则皆需遵从赵行的指令。
即使赵行的提议并未直接惠及他们或其部队。
但在赵行直接上司的身份面前,他们唯有服从。
徐辉祖第一个点头表示赞同,其余将领也随即跟上,既然殿内大学士和陛下都已首肯,这便等同于皇命难违。
而蓝玉对此事似乎仍旧放心不下。
他在各部队的义子,全凭赫赫战功坐上万户之位,问心无愧,无所畏惧。
蓝玉作为淮西势力的代表人物,多年耳濡目染李善长等淮西重臣间的尔虞我诈,各种手段早已司空见惯。
他立即担忧,若这些义子离岗学习,归来之时是否还能顺利重掌旧职。
成长于尔虞我诈环境中的蓝玉,自然深知其中利害。
因此,对于万户及以上官员离职学习之事,蓝玉表现得格外谨慎,当即向赵行求证:
“那些外出学习的勇士们,理应学成归来后恢复原职吧?”
“毕竟,他们凭借真才实学成为万户。”
“若是他们在外学习时,有人趁机篡位不让,这不仅是对他们不公,更会寒了士兵的心。”
“毕竟,万户在军中位高权重,待遇优渥。”
在明朝军改之前,蓝玉就已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各部队安插义子占据要职,借此牢固掌握军队实权。
一旦这些义子离开关键岗位,无疑会削弱他对军队的控制力,甚至威胁到他在军队中的威望。
目睹李善长等开国元勋的陨落,蓝玉深知:无论朝堂上地位多高,爵位多显赫。
没有实权,没有军队作为后盾,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再大的权势也抵不过皇帝的金口玉言,蓝玉深知,挑战那至高无上的皇权无异于自寻死路,因此避之不及。
他心中的渴望,仅仅是牢牢握住军权,让那钢铁洪流成为自己和亲信们的坚实盾牌,守护每一寸周遭的安宁。
当赵行提出提升万户以上军官的文化素养时,蓝玉心底实难苟同。
在蓝玉的字典里,没有硝烟战场上的赫赫战功,任凭你才高八斗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那些手无搏鸡之力的文官,更让他嗤之以鼻,满腹的不屑难以掩饰。
赵行算是个特例,赢得了蓝玉的由衷敬佩,但这并不代表他会事事对赵行唯命是从。
在他看来,军队只需有勇往直前的狼性,那些文弱书生气概不过是锦上添花,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