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那就彻查吧(2 / 2)

🎁美女直播

恰逢此时,黄子澄仿佛心有灵犀,目光也投向赵怀玄,两人眼神于无声处交汇,似有千言万语。

而黄子澄却即刻若无其事地移开视线。

就在这电光石火的一瞬,赵行心中豁然开朗,一个念头犹如流星划过夜空。

原来背后藏着这等玄机!

赵行恍如拨云见日,豁然大悟。

他暗自思量,平日里与赵怀玄并无太多交集,何以今日他突然跳出来,矛头直指自己?

原来,这位素日持中立、饱读诗书之人,近来竟与黄子澄等人搅和在了一起。

想透此节,赵行非但未慌乱,反倒是气定神闲地盯住赵怀玄,静观其下一步如何出招。

此时,朱棣挑眉而问:“赵怀玄,赵行的话你没听明白吗?医保出岔子,确实是因为执行的官员有误,与户部和赵大人无关。”

朱棣语气微带愠怒,正欲再责备几句,赵怀玄已抢先高声反对:

“殿下切莫轻信赵大人狡辩,此乃强词夺理。”

“此事从头到尾由赵大人主导,即便他未曾亲力亲为,监管不周之责也难辞其咎。”

“依微臣之见,既是由赵大人担此重任,便应一肩扛到底,岂能一遇错便诿过于地方官?”

赵怀玄字字句句,剑指赵行,鲜少提及户部,力图将责任尽数归咎于赵行。

这番话,赵怀玄已在心中演练多时。

朝会之前,方孝孺、黄子澄与他密会,几人精心策划了这一幕。

他们深知,赵行权高位重,深得朱元璋倚重,仅凭一两件事扳倒他无异于痴人说梦。

故而决定采取温水煮青蛙之策,利用离间计逐步令朱元璋对赵行失去信任。

今日之举,不过是个开端,意在使群臣与朱棣对赵行生疑,而非急于一时将其逼入绝境。

至于朱元璋今日缺席朝会,他们并不担忧。

因深知朱棣初掌国政,退朝后必会向朱元璋禀报朝中事宜,届时赵行之失职,自难逃朱元璋法眼。

赵怀玄的言辞激起了朱棣心中的不快。

明眼人都能察觉,赵怀玄缺乏实证,却仍要在朝堂之上公然指责赵行,显然意在让赵行处境尴尬。

面对挑衅,赵行岂会示弱:“赵怀玄,你认为户部对此事负有责任,可有确凿证据?”

“无凭无据,在朝堂之上妄言诬蔑重臣,你可曾考虑过后果?还望燕王殿下明鉴!”

赵怀玄闻声即刻跪地,急切辩解:“燕王殿下,微臣虽无直接证据,但众所周知,此事系赵大人督行,赵大人怎能撇清干系?”

“即使赵大人无辜,户部的官员们呢?”

“难道也一并免责?如最终证实户部确无责任,微臣甘愿辞官,并向赵大人当面谢罪,以证心志。”

赵怀玄言之凿凿,似乎一切尽在其算计之中,不露半点慌乱。

方孝孺直说了,要想贴近那权势滔天的太子党,首要之务便是掏出点真材实料,表一表他的诚心诚意。

方孝孺还私下宽慰他们这些人,别忐忑,户部那么大个衙门,怎可能没几个蛀虫藏身之地?

只要户部里真窝藏着贪墨之辈,举报出去就不算冤枉了清白人,他们头顶的乌纱帽自然也就戴得四平八稳了。

细细一想,赵行势力盘根错节,许多罪证恐怕一时半会儿难以挖掘。

可他手下那些人,哪儿能个个干净得如同刚飘落的雪花呢?

也正因如此,赵怀玄才狠下心肠,决定在朝堂之上与赵行正面交锋,来这么一出险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