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还和蔼的父亲,怎么突然就怀疑起自己来了?
难道是刚才说的话,触动了父皇哪根敏感的神经?
那一刻,朱棣恨不得把自己的嘴巴缝起来。
自己真是太蠢了。
明明知道父皇多疑,又极度看重皇权,
竟然还想着能和父皇坦诚相对,说话没有分寸。
一瞬间,朱棣心绪翻涌如潮,连忙屈膝跪倒。
“父皇,儿臣绝无此等念想啊。”
“自小父皇便教导我们,兄弟手足应情深意重,万不可相煎何太急。”
“儿臣对着苍天起誓,若真有悖伦常之举,愿我族嗣续断绝,儿臣自身也将魂无定所,永世不得好死 。”
此誓出自朱棣之口,其狠绝之意,闻者皆惊。
“住口!”
朱元璋面色铁青,怒不可遏。
未曾料到,朱棣竟发下如此歹毒重誓。
朱棣的后代,岂非也是老朱家血脉的延续?
见朱元璋雷霆震怒,朱棣心中反倒是暗自松了口气。
同样是对立面的愤怒,朱棣却能从朱元璋眉宇间的细微变化,觉察到这份怒气背后,是出于猜忌,还是单纯因为自己的失言而懊恼。
只要能暂且消除朱元璋对自己的猜疑,哪怕只是一时半刻,也好过始终活在被盯梢的阴影之下。
朱棣深知,此时缄默是金。
言多必失,稍有不慎,恐又触动朱元璋的猜忌之心。
为免节外生枝,朱棣强压心头波澜,敷衍几句家常琐事,随即告辞起身。
“还望父皇宽宥,儿臣监国日浅,诸多事务尚需时日熟悉。”
“若无父皇特别吩咐,儿臣先行告退。”
朱元璋微微颔首,“嗯,你去忙你的吧!”
正待朱棣转身欲行,朱元璋忽又唤住了他。
“老四啊,那朝堂之上,勾心斗角,切莫掉以轻心。”
“更勿因群臣表面恭顺,便忽略了暗流涌动。”
“即便你无心争位,即便你无意与你大哥相争,但你大哥身边之人,恐未必信你。”
“若是有解不开的难题,不妨求助于赵行。”
“莫小看了赵行那小子,看似吊儿郎当,实则深不可测。”
“其心中算计,犹如深渊,无人能及。”
想到赵行那副懒散姿态,朱元璋不由撇嘴一笑。
赵行不是厌烦纷扰吗?
正好给他找点“乐子”。
一念及赵行那份悠然自得,朱元璋便觉得几分不爽。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吧。
不过,朱元璋可不管赵行愿不愿意。
毕竟,赵行也曾允诺,关键时刻会出手相助朱棣。
朱棣一听父皇让自己有困难便去找赵行,双眸不禁一亮。
连父皇都认可赵行的助力,这样一来,可谓无忧矣。
否则,朱棣还真没把握能否请得动赵行这位“闲云野鹤”。
“儿臣感念父皇体恤,谨遵父皇教诲。”
朱元璋微微点头,挥手示意朱棣离去。
归府途中,朱棣终得深深舒一口气。
仿佛刚从鬼门关前溜达一圈归来,既惊险又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