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金人议和宋帝喜 王庶觊觎兵权位(2 / 2)

🎁美女直播

为了削弱边防武将的权力,打击武将攻打金人的积极性,朝廷枢密院就采取提拔任命一些偏将、裨将的办法,分化瓦解边关大将军的军权。大将军张俊发觉了朝廷的意图,就对行府钱粮官、右通直郎、新监行在榷货务刘时说:“请你替我给王庶捎话说:‘易置偏裨,似未宜遽;先处己可也,不知身在朝廷之上能几日’。”意思是说,‘随便设置偏将、裨将,这何必那么着急呢!你王庶先管好你自己吧,你都不知道你在朝廷还能呆几天’。王庶听后反唇相讥,讽刺他说:“我也请你替我对张俊说:不论我能呆几天,但呆一日就行一日事罢了。”张俊听后很不高兴。

在议和的同时,宋帝赵构也作出了关键的姿态,就是从建康又撤回临安。朝廷六宫从建康府准备返回去临安之前,宋帝赵构把淮西宣抚使张俊召至宫中,说是要与张俊讨论边防之事。张俊看到宋高宗如此看重自己,就斩钉截铁地说:“臣当与岳飞、杨沂中大合军势,期于破敌以报国家。”

没有想到宋帝赵构对边防之事一字不提,仅仅对他说:“卿能如此,甚符朕意。然而这是卿的认识,朕更有一二事告诫卿:朕过几天就要东去,你们小心不要与民争利,不要大兴土木之工。”张俊听到这些后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只能紧张地屏住呼吸,认真承命。为了化解尴尬,张俊看见宫内地无砖面,就再三叹息、赞美皇帝艰苦朴素。宋帝赵构就说:“艰难之际,一切从俭,这样或许能稍微纾缓一下民力。朕为人主,虽然以金玉为饰,即使没有的话也无不可;如果一定要穿金戴银,非但一时士大夫议论不以为然,后世之人也会怎么看待朕呢!”

时间来到了三月份,虽然宋帝赵构一心想求和,可是朝廷之中反对的意见还是很多。这时,宋帝赵构想起了极力主张投降求和的秦桧。

有一天,赵鼎留身奏事,宋帝赵构略微带些讥讽的口吻对赵鼎说:“你以前告诉朕说,中原一定可以收复,朝堂之中必定没有异议之人吧。”赵鼎吓得面如土色,摸不透皇上是什么意思,不知道怎么回答比较好。

这时,宋帝赵构又提醒他说:“秦桧身在枢密院已经很长时间了,他难道没有怨气吗?”赵鼎这时才明白,皇帝想重用秦桧了。

于是赵鼎回答说:“他秦桧是个大臣,必定不会那样。然而用他只在陛下罢了,况且现在还有空阙职位。”

宋帝赵构害怕大臣反对重新启用秦桧,就在当天退朝之后,让人把枢密院的大门锁上,连夜起草任命诏书,再次任命秦桧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第二天宣布任命诏书之后,苟且偷安的大臣们都前去祝贺秦桧,吏部侍郎晏敦却非常担忧,他忧虑地说:“奸佞之人当宰相了。”他知道秦桧利欲熏心,非常担心朝廷的未来。

金人看到宋廷重用秦桧,知道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巨大利益,赶紧也派出使者乌陵阿思谋带人来宋谈判。朝廷准备任命权吏部侍郎魏矼(kòng)充当馆伴使去和谈,魏矼推辞说:“以前的历任御史,都弹劾议论说我们这些使者与金人和议是不对的,因此我今天一个人不好办这件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桧就把魏矼召至都堂,问他为什么不赞成和议的意见。魏矼详细说明了敌情难保、金人靠不住等情况,秦桧给他说:“公以智力判断敌人,我秦桧以诚心对待敌人。”

魏矼说:“相公你固然以诚心对待敌人,但是恐怕敌人不以诚心对待相公啊。”秦桧理屈词穷,气得脸色发白,说不出一句话来,于是就准备另外派范同去和谈。

金使乌陵阿思谋刚才一进入宋廷境内,就多次打听询问马扩在哪里,王伦上奏说:“乌陵阿思谋是当初与我们签订“海上之盟”的人员之一,当时马扩跟随他的父亲马政前去商议签约,由于马扩文武双全,智略过人,在北人中威望很高,因此乌陵阿思谋与马扩非常熟悉,就一直想拜见马扩。朝廷应当把他赶紧召赴回来,这恐怕需要正式的诏令才可以。”于是朝廷下诏让利州观察使、知鼎州马扩赶紧来到朝廷陪伴金人。

看到金人这次议和诚意满满,宋帝赵构喜忧参半。喜的是,太上皇的灵柩和皇太后有可能就回来了;忧的是,万一他们把宋帝赵桓也放回来怎么办?因此宋帝赵构内心非常矛盾:既要做好议和事宜,迎接太上皇灵柩和皇太后;又要加强战备,故意制造和金人的摩擦,迫使金人把宋帝赵桓永远留在金国作为人质。当然金人也十分聪明,他们把宋帝赵桓保护得十分安全,防止宋人把他杀害后失去谈判筹码。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宋帝心事有谁知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宋帝心事有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