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瑜有点头疼,接下来自己这里怕是真的要成为焦点了。
他脑子里正在乱糟糟地七想八想,突然那个挨过耳光的人死性不改地来了一句:“指挥使,下官也只是奉命行事,还请指挥使……”
“闭嘴!”朱瑜皱着眉瞪了他一眼,“聚众斗殴致伤,杖二十后逐出城去!秦侍卫,带他们去韩大人府衙那边,按本王说的,给他们个教训,所有人都算在内,一个都别漏下。”
地上的二人一听要挨打,顿时慌了,这二十杖打完怕不是直接去了半条命,于是一个高喊指挥使开恩,另一个大叫带不回皇后下官死路一条,两人又是求饶又是许诺,完全忘了自己出身礼部应该多讲“礼”才对。
“你二人听好了,朱棣妃不会跟你们任何一个人回去,谁让你们来的,回去告诉他,想接走朱棣妃,让他亲自来找本王,否则来多少人,本王打回去多少人。”朱瑜强硬地道。
接着,也没等他二人辩解,挥挥手,让秦侍卫把他二人拖下去了。
朱瑜坐在会客室里又喝了杯茶,想了想,依然是理不出个头绪,于是先回了后院正厅,告诉了二嫂自己的决定。
“姐姐就好好呆在长旗县吧。”他对朱棣妃道,“无论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只要姐姐不想,那他们就没有一个人可以把姐姐接走。”
以朱瑜对两个皇子的了解,他们都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大动干戈。
今日,韩参政正在查看长旗县下各府县的夏粮情况,突然门房来报,说是朱指挥使府押着二十多人来了府衙,为首的人说有朱指挥使的话要带给韩大人。
韩参政头都没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二十多人街头斗殴的事早有巡城的人报给他了。
“请他进来。”
“韩大人,小人是朱指挥使府侍卫。”秦侍卫进门拱手行礼,“这些人是今天过来在朱指挥使府闹事的,朱指挥使殿下让小人把他们绑了来,每人杖二十后逐出城去。”
“怎么还逐出城去了?”韩参政纳闷。
“大人,这些人是分别从京城和金陵来的,目的是要带走朱棣妃。”既然朱指挥使那边没有交待自己不可以说,那就是可以说给韩大人听的,反正经常出入朱指挥使府的韩大人也不是外人。
秦侍卫这样想着,把原因告诉了韩参政。
从金陵来的人保持着之前的习惯,先在知府这边报了个备,不过由于不是领头挨耳光的那位亲自过来,所以没发现知府已经被换成了韩参政。
否则,大家之前同殿开朝会,肯定能一眼认得出,那说不定耳光哥就会赶忙回金陵报告在这里发现了活着的韩参政,皇子妃的事情就要往后排了。
而从京里来的那位因为刚刚服侍了新皇上,所以并没把一个小小的知府放在眼里,直接在码头打听了一下,便大摇大摆地进城直奔皇子府,却没想到早晚还是没跑了这个程序,来知府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