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微秒的平衡(2 / 2)

听到这个原因,韩参政想了想,点点头:“好,就按指挥使说来,不过本官先要审问一下,随行就先关进牢里,把两个领头的先带上来吧。”

“是。”秦侍卫二话没说,把刚刚在朱瑜那里被问话的两个人带到韩参政面前,自己便告辞回府了。

“韩参政?”耳光哥还是话多,被带进书房刚一抬头便看到了熟人,瞬间觉得自己是不是见了鬼,先见了一个消失的朱指挥使,又见了一个消失的参政,如果不是外边阳光晃眼得厉害,他甚至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阴间了。

“韩参政?”京里来的人也吓了一跳。

他当年是没资格上朝,但也不至于一国参政都不知道,当然也知道韩参政亲征后就再没有回来,俨然已经变成了西征大军里最高官位的失踪人口。

他想的要更多一些,这里有个朱指挥使,还有个参政,其实从配置上说已经和之前朱棣与杨枢密的组合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那么既然朱棣能称帝,朱指挥使自然也有可能。

所以他决定接下来无论出什么事都要认怂,保得一条命把消息带回去,肯定能立个大功。

韩参政问的话与朱瑜方向差不多,也想知道京里的细节,以及之前自己的“韩党”的去向,他对朝廷里的人事比朱瑜要熟悉得多,能问出的东西也多得多,于是很快便从双方的回答中对比出了南北两岸的差别。

与长旗县众人分析得略有不同的是,北方并没有之前看上去那么强,由其是失去了草原人的支持之后,西苑的大军只在京城城外划了一块地,派驻了几百人做个意思,其余已经带着和约一路返回了雍州。

这样,现在永乐手头可用的也就是他从北方一路带下来的那支禁军。

北方诸军的战斗力本就高于南方,这一点没什么悬念,但军队的战斗力是建立在良好的后勤与补给,换句话说就是金钱上的,而恰恰是这一点,南方要远优于北方。

扬州,以及一部分荆州地区,是之前大明七成的钱粮来源地,而现在这些来源地全部落入了朱元璋的手中,从问话的情况来看。

朱元璋暂时还没有反应过来、或者王枢密他们还有什么考虑,暂时没有切断北方的供应,但可以想见,这样的日子不会持续太久,可能月内就一定会停掉了。

如此,双方便达到了一个微秒的平衡,北方军力强但财政水平一般,南方的军力弱但有一支水师可以直接封锁江面,而且有钱。

现在双方还没有撕破脸互相称对方为伪帝,只是因为各自的内部都还没有整合完成,但现在既然已经有心思跑到长旗县这边来抢女人,那么看来图穷匕见也就是最近的事了。

韩参政问完了话,摸着下巴良久不说话。

之前朱瑜说过长旗县的重要之后,韩参政曾经花了些时间仔细去研究长旗县周围的地形,正如朱瑜所说,长旗县为天下之腰,无论南北,得之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