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杂证谟癃闭(2 / 2)

景岳全书 佚名 2170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其剧,恐无及也。但治此者,亦当辨其脏气之寒热。若素无内热之气者,是必阳虚无疑也。

或病未至甚,须常用左归、右归、六味、八味等汤丸,或壮水以厘清,或益火以化气,随宜

用之,自可渐杜其原。若病已至甚,则必用八味丸料,或加减《金匮》肾气汤大剂煎服,庶

可挽回。或疑桂附辛热不敢轻用,岂知下元阳气亏甚,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舍此二者,更

有何物可以直达膀胱而使水因气化也?若气虚下陷,升降不利者,宜补中益气汤主之,或即

用此汤探吐之,最妙。若素禀阳脏内热,不堪温补,而小便闭绝者,此必真阴败绝,无阴则

阳无以化,水亏证也。治宜补阴抑阳,以化阴煎之类主之。或偏于阳亢而水不制火者,如东

垣之用滋肾丸亦可,但此即火证之属耳。

一、大小便俱不通者,必先通其大便,则小便自通矣,宜八正散之类主之。

一、久服桂附之属,以致水亏阳亢,而小便不通者,宜解毒壮水,以化阴煎之类主之。

甚者,以黄连解毒汤加分利滋阴等药亦可。然尤惟绿豆饮为解毒之神剂。其有因久服阳药,

作用过多,火本不盛,单由水亏者,非六味地黄汤大剂滋之不可也。

一、服分利既多,而小水愈不通者,此必下竭之证。察其水亏者,必须大补真阴;火虚

者,必须峻补阳气,气达水行,其便自调。不可见其假实,恣意疏通,此与榨干汁、

枯油者何异?致令竭者愈竭,鲜不危矣。

一、膀胱无水等证,有因泄泻,水归大肠而小水不通者,此当但治泄泻,泄泻止而水自

利也。有因大汗多汗,气从汗泄而小水不利者。此当调治营卫,表气收而小便自利也。有虚

劳亡血伤精,水随液去,五内枯燥而小水不利者。此当调补真阴,血气渐充而小水渐利也。

凡此数者,皆膀胱无水枯涸之证。水泉既涸,故不可再加分利。内惟泄泻证亦有可分利者,

然亦不过十之三耳。诸如此者,当于各门详察治之,皆非有水不通而为癃闭之类也。

一、怀妊之妇,每

有小便不通者,此以胎气下陷,溺孔被压而然。多以气虚不能举胎所

致,宜八珍汤,补中益气汤之类主之。若临盆之际,胎压膀胱而小便不通者,宜以手指托起

其胎,则小水自出。

通闭方法

属性:凡治小水闭塞不通,危急之甚,诸药不效者。速寻白菊花根捣烂,用生白酒冲和,取酒

汁温而饮之,神效。按此方或白花者一时难得,即不拘何色,但以家菊根代之,亦必无不效。一法治膀胱有溺,或因气闭,或因结滞阻塞,不能通达,诸药不效,危困将死者,用猪溲

胞一个,穿一底窍,两头俱用鹅翎筒穿透,以线扎定,并缚住下口根下出气者一头,乃将溲

胞吹满,缚住上窍,却将鹅翎尖插入马口,解去根下所缚,手捻其胞,使气从尿管透入膀胱

,气透则塞开,塞开则小水自出,大妙法也。

一、通塞法∶凡败精干血,或溺孔结垢,阻塞水道,小便胀急不能出者。令病患仰卧,

亦用鹅翎筒插入马口,乃以水银一二钱徐徐灌入,以手逐段轻轻导之,则诸塞皆通;路通而

水自出,水出则水银亦从而喷出,毫无伤碍,亦最妙法也。

一、熏洗通便法∶凡偶有气闭,小水不通,胀急危困之极者,速用皂角、葱头、王不留

行各数两,煎汤一盆,令病者,坐浸其中,熏洗小腹下体。久之,热气内达,壅塞自开,便

即通矣。若系妇人,亦可用葱数茎塞**中,外加熏洗,其通尤速。

述古(共三条)

属性:易老云∶寒在胞中,遏塞不入,热在下焦,填塞不便,须用感北方寒水之化,气味俱阴

之药,以除其热,泄其闭塞。

东垣治一人,病小便不利,目睛突出,腹胀如鼓,膝以上坚硬,皮肤欲裂,饮食不下,

服甘淡渗利之药皆不效。予曰∶

疾急矣,非精思不能处。思至半夜,曰∶吾得之矣!经曰膀

胱者,**之腑,必气化而能出焉。多服渗利之药而痛益甚,是气不化也。启玄子云∶无阳

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甘淡气薄者皆阳药,独阳无阴,欲化得乎?遂以滋肾丸群阴

之剂投之,再服愈。

丹溪曰∶小便不通,有气虚,有血虚,有实热,有痰,有湿,有气结下焦。血气干者,

死。

癃闭论列方

属性:抽薪饮(新寒三)四苓散(和一八七)八正散(寒百十五)益元散(寒百十二)玉泉散

(新寒十五)大厘清饮(新寒五)化阴煎(新寒七)滋肾丸(寒一六三)二陈汤(和一)六味

汤(补百二十)八味汤(补一二一)补中益气汤(补三十)左归饮(新补二)右归饮(新补

三)黄连解毒汤(寒一)六安煎(新和二)四物汤(补八)《金匮》肾气汤(补一二四)

绿豆饮(新寒十四)八味丸(补一二一)

论外备用方

属性:地髓汤(和三四五闭痛)疏凿饮(和五三水闭)人参固本丸(补百六阴虚)五苓

散(和一八二)葱白汤(和三百五十气闭欲死)万全木通汤(和三四九利便)导赤散(

寒一二二)七正散(寒百十六火闭)导水茯苓汤(和六二闭而肿)葱熨法(因二九一)

清肺饮子(寒四十气分热)黄芩清肺饮(寒三八气热)葵子汤(寒一二四膀胱热)

赤茯苓汤(寒一二三膀胱热)《直指》黄芩汤(寒百七心肺热)猪苓汤(和一八八伤

寒下后小便不通)独蒜通便方(因二八九)龙胆泻肝汤(寒六三肝火)十全大补汤(补二

十)三味牛膝汤(寒一二六茎痛闭)加味龙胆泻肝汤(寒**)加味逍遥散(补九三虚

热)加味通心饮(寒三三疝闭)《良方》龙胆泻肝汤(寒六二)大连翘饮(寒七八风热)小便不通方(因二百九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