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古方八阵4(2 / 2)

景岳全书 佚名 6010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干地黄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

上咀。用酒三升,水七升,煎至四升,去,分作八服。日进二服,不拘时。

(东垣)羌活附子汤治冬月犯寒,脑痛齿亦痛,名曰脑风。

羌活苍术(各五分)制附子(炮)麻黄防风白芷僵蚕黄柏(各七分)升麻甘草

(各二分)黄(三分)佛耳草(无嗽不用)

水一钟半,煎八分,温服。一方有细辛。

《宝鉴》羌活附子汤方在热阵。治呃逆。

羌活胜风汤治两眼眵多燥,紧涩羞明,赤脉贯晴,头痛鼻塞,肿胀涕泪,脑

颠沉重,眉骨酸疼,外翳如云雾丝缕,秤星螺盖。

羌活防风荆芥穗白芷独活柴胡薄荷叶白术桔梗前胡枳壳甘草

川芎黄芩(各五分)

水二钟,煎一钟,热服。

《圣惠》川芎散治偏正头风疼痛。

川芎羌活细辛香附槐花甘草(炙)石膏(各半两)荆芥穗薄荷菊花茵陈

防风(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忌动风物。

《玉机》川芎散治风热头痛不清及目病。

川芎(三分)羌活防风本升麻甘草(各一钱)柴胡(七分)黄芩(炒)黄连(各四钱)

生地(二钱)

上为末。每服一、二钱,茶清调下。

《局方》川芎茶调散治伤风上攻,偏正头痛,鼻塞声重。

薄荷叶(二两)川芎荆芥穗(各一两)羌活白芷甘草(各五钱)细辛防风(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局方》神术散治四时瘟疫伤寒,发热恶寒,头疼,项强身痛,及伤风头痛,鼻塞声重,咳嗽。

苍术本白芷细辛羌活川芎炙甘草(各一钱)

水一钟半,姜三片,葱白三寸,煎服。

《良方》天香散治年久头风不得愈者。

南星(制)半夏(制)川乌(去皮)白芷(各二钱)

上作一服,水二钟,加生姜自然汁小半盏,煎一盏。食远服。

《直指》芎芷散治风壅头痛。

川芎白芷荆芥穗软石膏

上为末,每服一钱,食后沸汤调下。

芎辛导痰汤治痰厥头痛。

川芎细辛南

星橘红茯苓(各钱半)半夏(二钱)枳实甘草(各一钱)

水一钟半,姜七片,煎八分,食后服。

《奇效》上清散治头痛,眉骨痛,眼痛不可忍者。

川芎郁金芍药荆芥穗芒硝(各半两)蒲荷叶(一钱)片脑(半钱)

上为细末。每用一字,鼻内搐之。一方有乳香、没药各一钱。

《本事》透顶散治偏正头风,夹脑风,并一切头风,不问年深日近。

细辛(表白者,三茎)瓜蒂(七个)丁香(三粒)糯米(七粒)脑子麝香(各一豆许)

上将脑、麝另研极细,却将前四味亦另研细末,然后并研令匀,用瓷罐盛之,谨闭罐口。用时随左右搐之一大豆许,良久出涎则安。

菊花散治风热上攻,头痛不止。

甘菊花旋复花防风枳壳羌活蔓荆子石膏甘草(各一钱)

水一钟半,姜五片,煎七分,不拘时服。

《宝鉴》如圣散治眼目、偏痛、头风。

麻黄(烧灰,半两)盆硝(二钱半)麝香脑子(各少许)

上为细末搐之。

点头散治偏正头痛。

川芎(一两)香附(四两,炒去毛)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

(东垣)清空膏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者。善疗风湿热上壅头目,及脑痛不止。若除血虚

头痛者,非此所宜。

川芎(五钱)柴胡(七钱)黄连(酒炒)防风羌活(各一两)炙甘草(一两半)细挺子黄芩(一

两,一半炒,一半酒洗)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热茶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白汤送下,临卧。如若头痛,每

服加细辛二分;如太阴脉缓有痰,名曰痰厥头痛,减羌活、防风、川芎、甘草,加半夏一两五钱。

愈风饼子治头风疼痛。

川乌(炒,半两)川芎甘菊白芷防风细辛天麻羌活荆芥薄荷

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剂,捏作饼子。每服三、五饼,细嚼茶酒任下,不拘时。

《本事》治八般头风

草乌尖细辛(等分)黄丹(少许)

上为细末,用苇管搐入鼻中。

《百一》都梁丸治风吹项背,头目昏眩,脑痛,及妇人胎前产后伤风头痛。

白芷(大块白者,沸汤泡切)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用一丸,细嚼荆芥点茶下。

《和剂》三汤治感冒风寒,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喘急,胸满多痰。

麻黄(连节)杏仁(连皮尖)生甘草

上咀。每服五钱,姜三、五片,水

煎,食远服。若憎寒恶风,欲取汗解,加桔梗、荆芥

,白五汤,治咽痛。

《局方》华盖散治肺受风寒,头痛发热,咳嗽痰饮。

麻黄(去节)苏子桑白皮杏仁(去皮尖,炒)赤茯苓橘红(各一钱)甘草(五分)

水二钟,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冲和散治感冒风湿,头目不清,鼻塞声重,倦怠欠伸出泪。

苍术(四两,米泔浸炒)荆芥甘草(炙,八钱)

上为末。姜汤调服二钱。

金沸草散治肺感寒邪,鼻塞声重,咳嗽不已,憎寒发热,无汗恶风,或热壅膈间,唾浊痰甚。

旋复花麻黄荆芥(各一钱)前胡半夏芍药(各八分)甘草(炙,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三因》旋复花汤治风寒暑湿伤肺,喘嗽大甚,坐卧不宁。

旋复花前胡甘草茯苓半夏曲杏仁麻黄荆芥穗五味子赤芍药(各等分)

上每服五钱,加姜、枣水煎。有汗者勿服。

《良方》旋复花汤治风痰呕逆,饮食不下,头目昏闷等证。

旋复花枇杷叶川芎细辛赤茯苓(各一钱)前胡(一钱半)

上加姜、枣水煎服。

《医林》桑皮散治上焦热壅,咳嗽连声,血腥并气不得透。

桑皮柴胡前胡紫苏薄荷枳壳桔梗赤茯苓黄芩炙甘草(等分)

上咀。每服七、八钱,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

《简易》苏陈九宝汤治老人小儿素有喘急,遇寒暄不常,发则连绵不已,咳嗽哮吼,夜不得卧。

麻黄紫苏薄荷桂枝桑白皮大腹皮陈皮杏仁甘草(各六分)

水一钟半,姜三片,乌梅一个,煎七分服。

《局方》羌活散治风邪壅滞,鼻塞声重,头目昏眩,遍身拘急,肢节烦痛,天阴愈觉不安者。

羌活麻黄防风细辛川芎菊花枳壳蔓荆子前胡白茯苓甘草石膏

黄芩(等分)

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

羌活散治风痹手足不仁。

羌活防己防风枣仁当归川芎(各一两)附子(炮去皮脐)麻

黄(去根节)天麻

各(一两半)黄松节薏仁(各二两)荆芥(一握)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温酒调下。

《得效》芎芷香苏散散风消痰,理香港脚。

川芎甘草(二钱)苏叶干葛白茯苓柴胡(各半两)半夏(六钱)枳壳(炒,三钱)桔梗

(生,二钱半)陈皮(三钱半)

每服三钱,水一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金匮》越婢汤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

麻黄(一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

一枚;风水,加白术四两。(《古今录验》方)即名越婢加术汤。

《金匮》越婢加半夏汤治肺胀咳喘上气,目如脱状,脉浮大者。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半夏(半斤)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当归汤治肺痹上气,闭塞胸中,胁下支满,乍作乍止,不得饮食,唇干舌燥,手足冷痛。

当归(焙)防风(去叉)黄(各二两)人参细辛黄芩(去腐,各一两)桂心(三两)柴

胡(八两)半夏(汤炮,五两)杏仁(去皮尖,炒,五十个)麻黄(去根节,水煮二三沸,掠去沫

,晒干,一两)

上咀。每服五、七钱,水一钟,姜七片,枣二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日三夜二。

羌活胜湿汤方在和阵。治外伤湿气,一身尽痛。

《局方》乌药顺气散治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体顽麻,瘫痪香港脚,语言蹇涩,

痿弱等证。先宜服此以疏气道,然后随证用药。

乌药麻黄白芷川芎桔梗橘红枳壳(麸炒)甘草(炙)僵蚕(炒,各一两)干

姜(炮,五钱)

上每服五钱,姜、水煎服。

通关散方在因阵。搐鼻取嚏,开通牙关。

神效左经丸治诸风寒湿痹,麻木不仁,肢体手足疼痛,极效。

苍术(米泔浸)草乌(去皮)葱白干姜(各四两)

上四味,捣烂装入瓶内按实,密封瓶口,安于暖处,三日取出晒干,入后药。按∶此方

当加当归六两更佳。

金毛狗脊本白芷破故纸(酒浸,焙干)抚芎小茴香(炒)穿山甲(炮)牛膝

(酒浸,各三两)川乌(炮)木瓜白附子虎胫骨(酥炙)乳香(炙)没药(炙,各一两,另研)

上为末,酒糊丸,小豆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酒下。

《三因》麻黄左经汤治风寒暑湿四气流注足太阳经,腰足挛痹,关节重痛,憎寒发热

,无汗恶寒,或自汗恶风头痛。

麻黄(去节)干葛细辛防风桂心羌活苍术防己(酒拌)茯苓炙甘草(各一钱一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前服。

《三因》半夏左经汤治足少阳经为四气所乘,以致发热,腰胁疼痛,不食,热闷烦心

,腿痹纵缓。

半夏(制)干葛细辛柴胡防风桂心干姜(炮)白术麦冬黄芩茯苓炙

甘草(各一钱)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前服。

《三因》大黄左经汤治四气流注足阳明经,致腰脚肿痛不可行,大小便秘,或恶饮食

,喘满自汗,呕吐腹痛。

大黄(煨)细辛羌活前胡杏仁(去皮尖,炒)浓朴(制)枳壳黄芩茯苓炙

甘草(各一钱)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千金》第一麻黄汤治恶风毒瓦斯,脚弱无力,顽痹,四肢不仁,失音不能言,毒瓦斯冲

心。有人病此者,但一病相当,即服此第一方,次服第二、第三、第四方。

麻黄(一两)大枣(十二枚)茯苓(三两)杏仁(三十枚)防风当归白术川芎升麻芍

药黄芩桂心麦冬甘草(各二两)

上咀。以水九升,清酒二升,合煮取二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覆令小汗,

粉之,莫令见风。

《千金》第二独活汤

独活(四两)熟地黄(三两)生姜(五两)葛根桂心甘草芍药麻黄(各二两)

上咀。以水八升,清酒二升,合煎取二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脚弱者,特

忌食瓠子、蕺菜,犯之则一世不愈。

《千金》第三兼补浓朴汤并治诸气咳嗽,逆气呕吐。

浓朴川芎桂心熟地黄芍药当归人参(各二两)黄甘草(各三两)吴茱萸(二

升)半夏(七两)生姜(一斤)

上咀。以水二斗,煮猪蹄一具,取汁一斗二升,去上肥腻,入清酒三升,合煮

取三升,分四服。相去如人行二十里久,更进服。

《千金》第四风引独活汤兼补方。

独活(四两)茯苓甘草(各三两)升麻(一两半)人参桂心防风芍药当归黄

干姜附子(各二两)大豆(二升)

上咀。以水九升,清酒三升,合煮三升半,分四服,相去如人行二十里久,更进服。

独活汤治香港脚阳虚寒胜,经气不行,顽肿不用,如神。

独活麻黄(去节)川芎熟附子牛膝黄(炙)人参当归白芍药白茯苓

白术杜仲(炒)干姜肉桂木香甘草(炙,等分)

上咀。每服五、七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三枚,煎八分,食前温服。

追毒汤治肝脾肾三经为风寒热湿毒瓦斯上攻,阴阳不和,四肢拘挛,上气喘满,小便秘

涩,心热烦闷,遍身浮肿,脚弱不能行步。

半夏(汤泡七次)黄(去芦)甘草(炙)当归(去芦)人参(去芦)浓朴(姜制)独活(去芦)橘

红(各一两)熟地黄枳实(麸炒)芍药麻黄(去节,各二两)桂心(三两)

上咀。每服八钱,水一钟半,生姜七片,枣三枚,煎八分,食前温服,日三夜一。

《局方》排风汤治风虚冷湿,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及五脏风邪等证。

防风白术当归(酒浸)芍药肉桂杏仁川芎白藓皮甘草(炙,各一钱)麻黄

(去节)茯苓独活(各三钱)

上分二服,水二钟,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服。

阳毒升麻汤治阳毒,赤斑狂言,吐脓血。

升麻(一钱半)犀角(磨)射干黄芩人参甘草(各八分)

水一盏半,煎八分,纳犀角汁和匀服。

栝蒌根汤治风温大渴。

栝蒌根干姜防风人参甘草(各一钱)石膏(三钱)水一盏半,煎八分服。

再造散治伤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用表药而汗不出,脉无力者。此以阳虚不能作汗

,名曰无阳。若医不识此,复用麻黄等药,及覆逼取汗,误杀者多矣。

人参黄川芎甘草熟附子桂枝细辛羌活防风煨生姜夏月热甚,或加石膏

水一钟半,枣二枚,煎八分,温服。

《本事》枳壳煮散治悲哀烦恼伤肝,两胁骨痛,筋脉紧,腰脚重滞,筋急不能举动,

此药大治胁痛。

枳壳(麸炒,四两)细辛川芎桔梗防风(各二两)葛根(一两半)甘草(一两)

上咀。每服七、八钱,水一钟半,姜、枣同煮,食煎温服。

柴胡疏肝散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陈皮(醋炒)柴胡(各二钱)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一钱半)甘草(炙,五分)香附(一钱半)

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服。

《本事》桂枝散治因惊伤肝,胁骨疼痛不已。

枳壳(一两,小者)桂枝(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

(河间)葛根汤治寒邪在经,胁下疼痛不可忍。

葛根桂枝川芎细辛防风(各一钱)麻黄枳壳芍药人参炙甘草(各八分)

上咀。水一钟半,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温服。

升麻汤治无汗而喘,小便不利,烦渴发斑。

升麻苍术麦门冬麻黄(各一钱)黄芩大青(各七分)石膏(一、二钱)淡竹叶(十片)

水二钟,煎八分,温服。

(仲景)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伤寒五、六日,汗下后,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邪未解也。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甘草(炙,二

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

,再服汗出便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