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畏畏:第一个“畏”,害怕的意思。第二个“畏”,通“威”。通行本作“威”。这一个“威”指由执政者发出的、威压百姓、要百姓畏惧的事情。简言之第二个“畏”作“威压”解。②大畏:“畏”通行本作“威”,这一个“威”指使执政者受到威胁、感到畏惧的事情。由于“畏”、“威”字相通,词同源。简言之“大畏”或“大威”指统治者将受到“天诛”。③毋(wú):不要。闸(ɡé):闭门。通行本作“狎”,通“狭”,逼迫。④猒(yā):通压,阻塞。压榨。⑤唯:只有。⑥猒(yā):倾覆。通行本作“厌”,厌弃。⑦见(xiàn):通“现”,显现。
【译文】
一旦百姓不再害怕威压,那么大的恐怖即将到来了。不要逼迫百姓无处安居,不要压榨百姓无法生存。只有不压榨百姓,所以才不会遭到百姓的厌弃。因此
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表现,自爱自重但不自居高贵。所以他舍弃“自见”、“自贵”,而选取“自知”和“自爱”。
【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①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②,是以难治;民之轻死③,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④,是贤于⑤贵生。
【注释】
①上:指统治者。②有为:这里指统治者好大喜功,大搞土木建筑、侵伐征战等。③轻死:看轻死亡,不重视生命。④无以生为:不以生为事,即不把生命看得十分重要。⑤贤于:胜过。
【译文】
百姓受饿,是因为统治者收税太多,所以受饿;百姓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好大喜功,所以难以治理;百姓不怕死(敢于反抗),是因为统治者太重视自己的生命,所以人
民不怕死。那些不一味求生的人,胜过重视生命的人。
【原文】
若民恒且不畏死①,奈何以杀惧之也②?若民恒且畏死,而为畸者吾将得而杀之③,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④。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⑤。夫代大匠斫者,财希不伤其手矣⑥。
【注释】
①恒(ɡènɡ):普遍。日:将近。②奈何:怎么样?惧之:使动句式,使之惧怕。③畸(jì)通奇,为奇:做不正的事。为邪作恶而犯法。④恒(hénɡ):通“常”。可杀者:掌管杀人的人。⑤匠:木匠。大匠,指匠师,木工的首领。斫(zhuó):砍削。⑥希:通“稀”,少。伤其手:砍伤自己的手,比喻违天行事而自受其害。
【译文】
如果百姓普遍接近于不怕死,怎么能用杀人死来恐吓他们呢?如果百姓普遍接近于怕死,那么对为邪作恶的人,我们可以把他们抓来杀死,这谁还敢为非作歹呢?如果百姓普遍接近于果真怕死,那么通常有掌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要是代替掌管杀人的人去杀,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师去砍削木才材。代替高明的木匠师砍削木材的人,就很少有不砍伤自己的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