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 / 2)

🎁美女直播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①;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②。

【注释】

①老而虚生:年老而一无所成。

②死而无补:死去而对世人毫无贡献。

【评析】

世人都希望自己富贵安乐,有所作为。但往往命运不那么尽人意。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不是看其贫贱还是富贵,而主要是看其品德操行如何,贫不失志,贱而有能,那么也是可敬的。汉代人王章,家境贫困,地位也很贱,生重病又没有衣被,就睡在牛草中,哭泣着与妻子道别,他的妻子怒斥他说:“满朝廷的人谁能超过你的学问,不思进取,反而哭泣,有什么用!”后来王章立志振作而起,果然做了京兆尹。所以能通过立志和充实自己改变贫贱的命运也是值得尊敬的,本来就贫困卑贱,却不去奋发图强,最终仍是两手空空,才真正令人鄙弃。

年老与死都是自然法则,这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能不因为一生碌碌无为而感到悔恨难当。如果在临死时,可以自豪地说:我这一生没有虚度,这一生没有什么值得叹息悲哀。也就足够矣。彼无望德,此无示恩

【原文】

彼无望德①,此无示恩②,穷交所以能长;望不胜③奢,欲不胜餍④,利交所以必伤。

【注释】

①望德:期望得到好处利益。

②示恩:故示以恩惠。胜:克制。餍:满足。

③胜:克制。

④餍:满足。

【评析】

朋友是诤友,是挚友。真正的朋友能在心灵上相通,事业上相助而不是在物质利益上相互索求。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清贫的朋友之间图的是双方相同的志趣与心肠,既不期望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物质利益,自己也不故意向对方施舍恩惠,这样的友谊就能长久;而建立在功利关系上的所谓朋友,只是希望互相利用,维系他们关系的是物与物的交换,一旦这种物与物的交换关系不平均或减少,那么就失去了相交的动机,甚或伤了和气,反目成仇。朋友之间同艰难易,共富贵难,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

【原文】

情语云: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关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虽然既云情矣,此身已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终不透彻耳。君平之柳①,崔护之花②,汉宫之流叶③,蜀女之飘梧④,令后世有情之人咨嗟⑤想慕,托之语言,寄之歌咏。而奴无昆仑⑥,客无黄衫⑦,知己无押衙⑧,同志无虞侯,则虽盟在海棠,终是陌路萧郎⑨耳。

【注释】

①君平之柳:韩君平,唐南阳人,有诗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侯希逸节度淄青,辟为记室,有艳姬柳氏,为番将沙吒利所夺,同府虞侯许俊劫而还之。

②崔护之花:崔护,唐博陵人。尝于清明游于城外,因渴求浆于桃宅,有女情意甚殷而予水。来岁清明,复生寻之,则门已扃锁,因题诗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③汉宫之流叶:指红页题诗事。唐宣宗时,舍人卢渥偶临御沟,得一红页,上题绝句一首,乃藏于笥。及帝出宫人,其归渥者,适为题页之人,睹红页日:“当时偶题,不意郎君得之。”流页题诗之事复见僖宗时之于佑与韩氏。

④蜀女飘梧:剧曲《梧桐页》中叙述唐西蜀人任继图与妻李云英离合事,以云英题诗梧桐页上任风吹去,适被继图拾得而得复合。

⑤咨嗟:叹息。

⑥奴无昆仑:唐传奇《昆仑奴》中有昆仑奴磨勒为主劫所爱红绡艳妓于一品勋臣之家者。

⑦客无黄衫:唐传奇《霍小玉传》有黄衫客劫负心郎往见小玉之事。

⑧押衙:唐传奇《无双传》中有古押衙以茅山术吏王仙客复得无双者。

⑨陌路萧郎:唐崔郊赠婢诗曰:“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萧郎”乃诗词中习用语,为女子称其所欢或男子之辞。

【评析】

君平柳,指唐代诗人韩君平的爱妾柳氏,柳氏在战乱中被番将夺走,同府虞侯许俊为他将爱妾柳氏抢回。崔护之花说的是唐代诗人崔护曾在清明节那天到城外游玩,因口渴而到一户人家要水喝,那家的女子情意非常深浓,来年清明崔护再到此家时,见门户紧锁,于是在门上题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汉宫之流叶指唐僖宗时宫女韩翠屏曾在红叶上题诗,红叶被流水冲到了宫外,学士于硝捡到后,又在红叶上题诗流回宫中,韩翠屏复捡得此叶。后来宫中放出三千宫女,韩翠屏正在其中,于硝娶了韩翠屏,说起红叶之事,不胜感慨。蜀女之飘梧指《梧桐叶》中记述西蜀人任继图与妻李云英分离,后来李云英题诗在梧桐叶上,被任继图捡得而团圆。奴无昆仑是说传奇《昆仑奴》中记载,有一昆仑奴为主人抢得所爱的女子一事。客无黄衫指传奇《霍小玉传》中有一穿黄衫的壮士将负心郎劫去见霍小玉一事。知己无押衙指《无双传》传奇记有古押衙帮助无双与王仙客成亲事。萧郎,指女子所爱的男子。为情而生,为情而死,许多痴情男女为情做出感天动地的壮举,古往今来,留下了不少的凄美艳绝的传说,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白娘子与许仙,不禁让人感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关于情的故事确实感人至深,没有经过生与死考验又如何领悟情意的深刻呢?其实爱情不仅是个人的,从更高意义上来说是社会的。爱情生活不仅折射出现实,反映出人心世态,而且还凝聚着痴情男女价值观及他们对社会、对人类的诠释。缩不尽相思地,

补不完离恨天

【原文】

费长房①缩不尽相思地,女娲氏②补不完离恨天。

【注释】

①费长房:《神仙传》“费房学术于壶公,公问所欲,曰:“欲观尽世界,公与之缩地鞭,欲至其处,缩之即在目前。”

②女娲氏:古代神话中的神,上古女娲氏曾炼五色石以补天。

【评析】

这是一首情诗,写尽了两个相恋之人的相思之苦,别有一翻滋味在心头。《神仙传》中说,费长房向壶公学习道术,壶公问他想学什么,费长房说,要把全世界都看遍,壶公就给他一根缩地鞭。费长房有了这根缩地鞭,想到那里,就可用缩地鞭缩到

眼前。女娲是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人物,据说当时天上缺了一块,女娲于是炼

出五色石将缺口补好。

都说相思是最苦的,即使有了缩地鞭,也不能将相思的两人距离缩短。离恨最愁,即使有女娲的五色石,也难将离恨天补圆。所以情天恨海只能由相思的人去细细品味了。全诗极尽夸张之辞,生动地写出了相恋情人的离愁别恨。梦醒心不归

【原文】

枕边梦去心亦去,醒后梦还心不还。

【评析】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入梦境,心即随梦而去。如果是思念情人,心也就尽情享受重逢的乐趣,让你辗转反侧,寝食难安,可是梦醒之后,心却留在梦中情人处,不能收回。痴情能致梦中情,却更难回到现实之中,魂牵梦绕,醒来却是黄梁美梦,不由得徒增愁绪。我幸在不痴不慧中

【原文】

阮籍①邻家少妇②,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常诣饮,醉便卧其侧。隔帘闻坠钗声,而不动念者,此人不痴则慧,我幸在不痴不慧中。

【注释】

①阮籍:阮嗣宗,三国魏人,性猬介任诞,好饮酒,尤好老庄,为竹林七贤之一。

②邻家少妇:《世说新语》:“阮公邻家妇有关色,当垆沽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评析】

晋代阮籍,竹林七贤之一,才华横溢,性情豪放怪诞。据《世说新语》载,阮籍的邻居中有一位貌美的少妇,开着酒铺卖酒,阮籍常与王安丰等人前去少妇那里买酒喝,喝醉了就睡在少妇旁边,少妇的丈夫开始怀疑他有什么邪念,仔细观察才发现他并没有什么恶意。这则故事正说明慧剑斩情丝,如果不是阮籍这种极慧之人,不要说听到钗落地的声音,哪怕只是睹其背影,都会生出邪念来。爱好美色能藏于心中,能够做到坐怀不乱者,不愧为真君子。出相思海,下离恨天

【原文】

慈悲筏①济人出相思海②,恩爱梯接人下离恨天。

【注释】

①慈悲筏:佛家讲慈悲,要众生放下情欲烦恼,离苦得乐,佛法又常以筏作比喻,故称为慈悲筏。

②相思海:以海喻相思之辽阔无极,以相应佛法常以情爱作苦海,以佛法作筏。而渡人过之。

【评析】

情天恨海会让相思的人产生无尽的痛楚,因此佛家讲慈悲,劝芸芸众生放弃满腹的情欲,慈悲为怀,看破红尘,普度众生,故说慈悲筏可以济人出苦海。

相思如海,无边无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其水全由情泪所成,凡俗之人如何消受得起?爱极成恨,爱成泡影,梦幻破灭,如何能走出离恨之天,所以有情人只有在慈悲之下才能脱离相思之海,在永远恩爱中才能走出离恨天。花柳藏淑女,雨云襄王梦

【原文】

花柳深藏淑女居①,何殊三千弱水②;雨云③不入襄王④梦,空忆十二巫山。

【注释】

①淑女居:幽静关好女子的深闺。

②三千弱水:蓬莱在海中,高千里。仙女谢自然,泛海而来,一道士曰:“蓬莱弱水三千里,非飞仙不可到。”

③雨云: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巫山指男女定情之谓。

④襄王:宋玉与楚襄王通高唐之事后,襄王果于梦中遇神女。

【评析】

情爱之中最幸福莫过于两情相悦,彼此相爱,最怕落花虽有意,流水本无心。美丽贤淑的女子居住在花柳丛中,令人思念,可她就像那蓬莱远隔三千里,可望而不可及。巫山神女十二峰令人心生幻想,可是神女不入梦来,只能是“襄王有梦,神女无心”,空留遗憾于心。

三千弱水,传说古代蓬莱在海中,难以到达,有仙女泛海而来,一道士说:“蓬莱弱水三千里,非飞仙女不可到。”雨云,指巫山云雨的典故。楚国宋玉作《高唐赋》,叙述了楚怀王于高唐梦见巫山神女自愿献身的故事,神女离去时赠言日:“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据《神女赋序》载,楚襄王游云梦,其夜梦与神女相遇,其情状甚为壮丽。在现实生活中的爱情,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孤立存在,所以爱情不再全是纯洁如雪,往往加上了物质等因素,像这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情况已是司空见惯。天若有情天亦老

【原文】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①幽恨②难禁。惆怅③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注释】

①摇摇:心扰无所附着。

②幽恨:深积在心中的怨恨。

③惆怅:悲哀失意的样子。

【评析】

“天若有情天亦老”。为情所苦,所以愁怨如水草般缠结无法解开。看到秋风吹来,黄叶凋零,更添几分愁情。天本无情,所以天本不会老,人为情愁,哪能不愁肠寸断?旧时的欢欣已如梦不在,梦醒时分追寻不到梦中的情景,内心更是无比地惆怅

伤感。加上窗外的秋风送来阵阵凉意,飘落的黄叶陡增肃杀之气,而今已知原来的无限哀愁是为情困苦,徒伤心神。

李清照有词表达这种意境,词云:“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窗,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吴妖小玉飞作烟

【原文】

吴妖小玉①飞作烟,越艳西施②化为土。

【注释】

①吴妖小玉:吴王夫差小女名紫玉,**子韩重,欲嫁之,不得,气结而死。后重往吊,玉形现,重欲拥之,如烟而没,事见《搜神记》。

②越艳西施:西施就是西子,战国时越国美女,本为卖柴人之女,范蠡寻来献给吴王夫差,夫差宠爱有加。因此为越所灭。

【评析】

吴妖小玉即传说中吴王夫差的小女儿,名叫紫玉,因爱恋韩重,想嫁给韩重却没有实现,气绝而死。死后韩重前往吊丧,紫玉现出人形,韩重想抱住她,结果小玉化作烟雾不见了。越艳西施指越国美女西施,其为天下绝色,一举一动都惹动人心,曾留下东施效颦的等故事。当时越王勾践战败,范蠡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企图乱其心志。吴王疏于朝政,后来被越国打败。

事过境迁,春风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再美的花也有其凋谢的一天,美丽的女子往往薄命,红颜也终有褪尽的一天。即使是小玉那么美丽的女子,也只能化作烟尘而去,纵是越国西施那样的绝色佳人,最终也化为尘土一堆。情爱如同烟尘一般,不及时抓住就悔之晚矣,逝去之后再去追悔则徒劳无益。

杨柳沾啼痕,三叠唱离恨

【原文】

几条杨柳①,沾来多少啼痕;三叠阳关②,唱彻③古今离恨。

【注释】

①杨柳:《三辅**》:“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古人送别,多以折柳为赠,致其惜别之情。

②三叠阳关:王维作《渭城曲》,后为人谱入乐府,以为送别之曲,至阳关句,反覆歌之,谓之“阳关三叠”。阳关在今甘肃西南,与五门关同为古代出关必经之地。

③彻:达,尽。

【评析】

自古以来,伤离别成为众多文人墨客题咏的主题,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王维曾作《渭城曲》,后人为之谱乐,作为送别之曲,至阳关句,反复咏唱,称为阳关三叠。阳关是古地名,在今甘肃西南,是古代出关的必经之地。自古离别最是销魂,生离死别中饱含了多少哀怨。“多情自是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自古以来是赠别之物,古人常离别折柳为赠,致以送别之情,故情诗中多见杨柳。如《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矣,雨雪霏霏”。刘禹锡有《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都极尽丽辞,抒写爱情、离情。弄柳拈花,尽是销魂之处

【原文】

弄绿绮之琴①,焉得文君之听②;濡彩毫之笔,难描京兆之眉③;瞻④云望月,无非凄怆⑤之声;弄柳拈花,尽是销魂⑥之处。

【注释】

①绿绮之琴:司马相如琴名。

②文君之听:司马相如与临邛令王吉善,有富人卓王孙,召令并相如饮,时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知琴,相如操凤求凰以挑之,文君心悦,乃夜奔相如,

③京兆之眉:汉张敞为京兆尹,夫妻恩爱至深,尝为妻画眉。

④瞻:向上看。

⑤凄怆:悲伤。

⑥销魂:情之所感,如魂将离体。

【评析】

如今爱情难求,这是世人新语。此词即是对爱情难以寻觅所发出的感叹。

诗中的绿绮是司马相如的琴名。司马相如,字长卿,他是西汉辞赋家,作了很多赋,至今尚有《子虚》、《上林》等名篇传世。其为文首尾温丽,但构思淹迟,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而起兴,几百日而后成。司马相如与临邛令王善到富人卓王孙家做客,当时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新寡在家,司马相如弹奏了一曲《凤求凰》招引文君,当天夜里,卓文君就和司马相如私奔而去,因为卓王孙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司马相如夫妇俩就以卖酒谋生。京兆之眉,说的是汉代张敞任京兆尹,夫妻恩爱,他曾在家中亲自为妻子画眉,可见张敞的情意。此皆为爱情佳话。然而如今拨弄着琴,却没有像文君一样的佳人来欣赏;拿着画眉的彩笔,却不能为伊人画出,秀眉。只能举首望彩云明月,听到的却是凄冷的歌声,攀花折柳让人忧思如絮,想着何时能逢着与自己情趣相投、共享一生的伴侣,茫茫人海中,滚滚红尘里,何处觅

寻生命中的一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