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2 / 2)

🎁美女直播

【注释】

①恚(huì):愤怒。

【评析】

知其好,知其恨,对症下药,投其所好赢其心。

聆其谈名理于坐上,而人我之相可忘

【原文】

竹里登楼,远窥韵士,聆其谈名理于坐上,而人我之相可忘;花间扫石,时候棋师,观其应危劫于枰①间,而胜负之机早决。

【注释】

①枰:棋盘。

【评析】

入花间竹林幽静之所,昕名理,观弈棋,无案牍之劳形,不知人间何为。

六经为庖厨,百家为异馔

【原文】

六经为庖厨,百家为异馔,三坟①为瑚琏②,诸子为鼓吹③,自奉得无大奢,请客未必能享。

【注释】

①三坟:传说伏羲、神农、黄帝三人的书。

②瑚琏:古代祭祀用的宗庙礼器。

③鼓吹:指古代的乐府歌曲。

【评析】

物质贫穷并不可怕,精神贫瘠最为悲哀。

韶光去矣,长啸归与

【原文】

韶光去矣,叹眼前岁月无多,可惜年华如疾马;长啸归与,知身外功名是假,好将姓字任呼牛①。

【注释】

①呼牛:《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后人将“呼牛”和“呼马”连用,喻毁誉随人,不加计较之意。

【评析】

生命有限,韶光易逝,不为功名,只为人生意义,也当拼搏。

想到非非想,茫然天际白云

【原文】

想到非非想,茫然天际白云;明至无无明①,浑矣台中明月。

【注释】

①非非想、无无明:佛教用语。皆指玄妙禅境。

【评析】

悟佛得道,物与神游。

避暑深林,南风逗树

【原文】

避暑深林,南风逗树;脱帽露顶,沉李浮瓜①;火宅炎宫②,莲花忽迸③;较之陶潜卧北窗下,自称羲皇上人,此乐过半矣。

【注释】

①沉李浮瓜: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指夏日情景。

②火宅炎宫:佛教语,佛教认为尘世之人被情爱纠缠,好比火坑,故以火坑喻尘世。

③莲花忽进:佛教语,莲出污泥而不染,如人脱离尘世,故以莲花喻佛境。

【评析】

盛夏酷暑,古人难熬,今人有空调,全无古人之烦恼。只是全球气温越来越高,却又如何是好?

既景华而凋彩,亦密照而疏明

【原文】

既景华而凋彩,亦密照而疏明。若春隰①之扬蘤②,似秋汉之含星。景澄则岩岫开镜,风生则芳树流芬。

【注释】

①隰(xí):山中低湿之地。

②蘤:古“花”字。

【评析】

少壮不努力,多走弯路,老大无成徒伤悲。

长安风雪夜,古庙冷铺中

【原文】

袁石公①云:长安风雪夜,古庙冷铺中,乞儿丐僧,齁齁②如韵如雷吼,而白髭③老贵人,拥锦

下帷,求一合眼不得。呜呼!松间明月,槛外青山,未尝拒人,而人人自拒者何哉?集素④第五。

【注释】

①袁石公: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著有《袁中郎全集》等。

②齁齁(hōu):鼾声,象声词。

③髭(zī):胡须。

④素:原是根本,本质自然义,本文指朴素、纯洁,少思寡欲之心。

【评析】

正像真理与真理观是不同的概念一样,幸福与幸福观也是不同的。因为幸福是源自于每个人内心不同的感受,而对于幸福的认识也会因人而异。即使完全相同的处境,有人会为之陶醉,有人却会为之忧伤。每个人不但是对幸福感受不一样,而且对什么是幸福的标准也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然而尽管如此,健康是福,平安是福,则是最基本的前提,知足常乐,以平常心去面对生活

,则是对于什么是幸福的最基本的认识出发点。快乐与否,权看一念之间。孩子会为一个简单的手势笑不可抑,何哉?心思纯正而已。心有杂念,高床安枕,亦不得入睡。心无牵挂,古庙冷铺,则鼾声如雷。秉持本心,则心胸澄净,物我相谐。

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

【原文】

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①;山水有真赏,不领会终为漫游;吟咏有真得,不解脱终为套语②。

【注释】

①鄙夫:庸俗之人。

②套语:俗套。

【评析】

不以自己的心目与山水田园等自然风光相连接,终不得其中真意,无法真正拥有独特的心灵感悟。

居处寄吾生,其地不在高广

【原文】

居处寄吾生,但得其地,不在高广;衣服被吾体,但顺其时,不在纨绮①;饮食充吾腹,但适其可,不在膏粱②;燕乐③修吾好,但致其诚,不在浮靡④。

【注释】

①纨绮:高贵华美的丝织品。

②膏粱:精美的食物。

③燕乐:即宴乐,宴会用之。

④靡(mí):浪费。

【评析】

观今世之人,非高尚住宅豪华家居不足以显其富,衣着名牌,动辄几千元、上万元不足惜,整日大鱼大肉。丰富的物质并没有带来心灵的安宁,更别说灵魂的升华,其原因在于我们欲求永不满足,不知何为适度。

披卷有余闲,留客坐残良夜月

【原文】

披卷有余闲,留客坐残良夜月;褰帷①无别务,呼童耕破远山云。

【注释】

①褰(qiān)帏:撩起帏帐。褰,撩,用手提起。

【评析】

读书需有心境,心境来自于心静。心有余闲才能静,知交夜谈倾心相契,竟至明月西斜而不觉。因此,知交与心有余闲二者不可或缺。返璞归真,虚室而有余闲。“呼童耕破远山云”,是何等的雅量!正可与陶元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的高情远致相媲美。

惟田舍园亭,别是一番活计

【原文】

琴觞①自对,鹿豕为群,任彼世态之炎凉,从他人情之反复。家居苦事物之扰,惟田舍园亭,别是一番活计②。焚香煮茗,把酒吟诗,不许胸中生冰炭。

【注释】

①觞(shāng):酒器。

②活计:活法。

【评析】

琴觞相对,抚琴自娱,把酒吟诗,焚香品茗,陶情世外,让精神在畅酣淋漓的漫游中,尽情地享受生活,同时也忘却了世间的纷扰。

竹榻斜眠书漫抛,一枕余心闲梦稳

【原文】

客寓多风雨之怀,独禅林道院,转添几种生机。染翰①挥毫,翻经问偈②,肯教眼底逐风尘。茅斋独坐茶频煮,七碗。后气爽神清。竹榻斜眠书漫抛,一枕余心闲梦稳。

【注释】

①翰:毛笔。

②偈(jì):佛经中的颂词,多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多言为句,四句合为一偈。

③七碗:出自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新茶》诗:“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形容茶水甚佳。

【评析】

人生若少了客愁乡思,世事纷扰,就不复多姿多彩,****,也就少了许多趣味。但若过于为风尘所困,则会迷失了本性。若能偶尔超脱风尘外,反能宽解心胸,笑对人生。

带雨有时种竹,关门无事锄花

【原文】

带雨有时种竹,关门无事锄花;拈笔闲删旧句,汲①泉几试新茶。

【注释】

①汲(jí):取水。

【评析】

随兴所至,率性而为;不为人拘,不为事扰。乃是不

被时空所限的人生至境。被快节奏的生活、被各种规范制度所拘囿的现代人,要想真正作一次精神上的“逍遥游”,按图索骥,去追求古人理想中的那种自由生活,恐怕也只能是一个梦,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

古鼎焚香,素麈挥尘

【原文】

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①挥尘。意思②小倦,暂休竹榻;饷时③而起,则啜④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空灵,面上尘当亦扑去三寸。

【注释】

①麈(zhǔ):鹿的一种,角类鹿,蹄类牛,尾类驴,颈背类骆驼,俗称四不像,尾可做拂尘。

②意思:微微,稍微。

③饷(xiǎnɡ)时:吃饭的时候。饷,用酒食等款待。

④啜(chuò):喝。

【评析】

一室一几,几种快意可心之书,几件心爱的收藏,占地不广,陈设不奢,更不需要浮华的装点;却足以成为我们安放自我的一片绿地,帮助现代人找同自己的精神家园。回归自然与自我,非但激活了心灵,还把我们身上所沾染的俗世的风尘荡涤一空,赢来一份好心情。

俗念都捐,尘心顿洗

【原文】

白云在天,明月在地,焚香煮茗,阅偈翻经,俗念都捐①,尘心顿②洗。

【注释】

①捐:丢弃。

②顿:立刻。

【评析】

捐弃俗念,洗去尘心,并不需要囿于形式。“筑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即是先例。简单的生活,更易于灵魂的栖息。

心无杂志,凉气即生

【原文】

暑中尝嘿坐①,澄心闭目,作水观②久之,觉肌发洒洒,几阁间似有凉气飞来。

【注释】

①嘿(mò)坐:静坐。嘿,同“默”,闭口不说话。

②水观:原指近水的阁,此处指佛教的一种入定之术。

【评析】

日常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心定自然凉。环境固然施一定影响于人,但人的自我精神的力量有时也会反作用于环境。心无杂念,凉气即生。推而广之,这何尝不是一种进取精神的体现呢。

三月茶笋初肥,梅风未困

【原文】

三月茶笋初肥,梅风未困,九月莼鲈正美,秫酒①新香。胜友晴窗,出古人法书名画,焚香评赏,无过此时。

【注释】

①秫(shú)酒:高粱酿的酒。

【评析】

面对佳肴美酒,三五友人,晴窗丽日之下,品书赏画,人生至境,夫复何求。

新谷既升,田家大洽

【原文】

高枕丘中,逃名世外,耕稼以输王税,采樵以奉亲颜。新谷既升,田家大洽,肥①烹以享神,枯鱼燔③而召友。蓑笠在户,桔槔③空悬,浊酒相命,击缶长歌,野人之乐足矣。

【注释】

①肥(zhù):肥美的小羊。

②枯鱼燔(fán):烧烤干鱼。燔,烧;烤。

③桔槔(gāo):古时井上提水的工具。

【评析】

乡野村民,春种秋收,四季都需辛苦劳作。但自给自足,精神上优游自在,自有其乐趣。

为市井草莽之臣,早输国课

【原文】

为市井草莽之臣,早输国课①;作泉石烟霞之主,日远俗情。覆雨翻云何险也,论人情只合杜门②;吟风弄月忽颓然③,全天真且须对酒。

【注释】

①国课:国家的赋税。

②杜门:关门。

③颓(tuí)然:精神不振的样子。

【评析】

不为名利所扰,不纠缠于人情世故,激赏云霞,吟风弄月,不履险境,却有绝胜景,真性情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