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季秋纪(1 / 2)

春秋左传 佚名 5015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季秋【正文】

一曰:

季秋之月,日在房①,昏虚中②,旦柳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无射③。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候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④。菊有**⑤,豺则祭兽戮禽⑥。天子居总章右个⑦,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是月也,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入⑧,以会天地之藏⑨,无有宣出⑩。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月也,霜始降,则百工休。乃命有司曰:“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上丁,入学习吹。

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合诸侯,制百县,为来岁受朔日,与诸侯所税于民,轻重之法,贡职之数,以远近土地所宜为度,以给郊庙之事,无有所私。

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戎,搜马。命仆及七驺咸驾,载旍旐舆,受车以级,整设于屏外;司徒搢扑,北向以誓之。天子乃厉服厉饬,执弓操矢以射。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是月也,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蛰虫咸俯在穴,皆瑾其户。乃趣狱刑,无留有罪,收禄秩之不当者,共养之不宜者。

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

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窒;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境不宁,土地分裂;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解堕,师旅必兴。【解说】

见《孟秋》。【注释】

①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在今天蝎座。

②虚: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在今宝瓶座。

③无射(yì):十二律之一,属阳律。

④宾爵(què):指老雀。爵,通“雀”。因雀栖息于人家房宇之间有似宾客,所以称为宾爵。大水:指海。蛤(ɡé):蛤蜊。雀入海为蛤是古人一种不科学的说法。

⑤华:古“花”字。

⑥豺:兽名,黄色,似狗而尾长。祭兽:豺杀获野兽之后,四面摆开,古人称之为祭兽。祭,杀。戮:杀。禽:泛指鸟兽。

⑦总章右个:西向明堂的右侧室。

⑧务:致力。入:纳入。

⑨会:合。

⑩宣:疏散。

冢(zhǒnɡ)宰:官名,六卿之一,也称太宰。负责治理邦国,统领百官。

备:尽。

举:设立。五种:五谷。要(yào):账簿。

帝籍之收:天子籍田中所收的谷物。帝籍,古时,天子农田千亩,用民力耕作,来生产祭祀上帝的黍稷,这些农田称为帝籍。神仓:储藏供祭祀上帝神祇所用谷物的谷仓。

祇(zhī):敬。饬:正。这句是说储藏籍田所收谷物入神仓时恭敬而不怠慢,端爪而不偏邪。

百工:指各种工匠。

有司:指司徒。

总至:突然到來,总:猝然。

不堪:经受不起。

上丁:上旬的丁日。

学:指太学。吹:指吹籥之类。

大飨帝:指遍祀五帝。飨,飨祭。帝,指五帝。

尝牺牲:以牺牲尝祭群神。尝,秋祭名,指祭祀群神。

告:禀告。备:齐备,指祭祀齐备。这句大意是,天子亲飨五帝,使司尝祭群神,事毕,有司向天子禀告祭祀已齐备。

合:会,聚。

制:从,这里用作使动。百县:指天子领地内的各县。

来岁:明年。秦以夏历十月(建亥之月)为岁首,九月为年终,所以天子于此月授明年的朔日。朔曰:指每月初一。这一天日月合朔(即日月同在一个黄道经度上),所以称为朔。古人很重视朔日,每年年终,天子要向诸侯颁布来年十二个月的朔日,诸侯受飨之后把它藏在祖庙里,每月要告朔。

与:连词,及,和。税:用作动词,抽税。

贡职:指献给天子的贡赋。

土地所宜:指土地适宜出产的东西。度:标准。

给:供给。郊庙:泛指祭祀。祭天叫郊,祭祖叫庙。

教于田猎:指在打猎中教习治兵之法。田:打猎。

五戌:五种兵器,通常指刀剑矛戟矢。獀(sōu):选择。

仆:指田仆,即田猎时负责驾御猎车的人。七驺(zōu):指趣马,即负责套马和卸马的人。咸:都。驾:指驾驶车马。

旍(jīnɡ):旌旗。旐(zhào):绘有龟蛇的旗帜。舆:应作“旟”(依王引之之说),旟,绘有鹰鸟的旗帜。这句大意是车上插着标志不同等级的各种旗帜。

级:等次。

整:指按尊卑次序排好队列。设:陈设,摆开。屏:指猎场周围的树墙。

司徒:官名,六卿之一,主管教化。(jìn):插。扑:指戒尺一类教刑的用具。

誓之

:向他们发布戒令。誓,戒。

厉服:猛厉之服,指戎装。厉,猛。厉饬:指披挂的刀剑。饬,通“饰”。饰物。这里“服”、“饬”都用作动词,指穿上戎装,佩戴饰物(指刀剑等)。此月天子崇尚武功,所以“厉服厉饬”以显示威武。

主祠:掌管祭祀的官吏。禽:指猎获的鸟兽。四方:指四方之神。

薪:木柴。为炭:烧制木炭。为,动词,作,这里是“烧制”的意思。炭,木炭。

咸:都。俯:伏。

墐(jǐn):用泥涂柴门,使之挡风。

趣(cù):通“促”。督促。狱刑:都用作动词,断案判刑。

收:收缴。禄:俸禄。秩:指官爵。

共养:供养。

荐:向鬼神进献。寝庙:祖庙。

冬藏:指储藏起来准备过冬用的谷物菜蔬。殃:灾。败:坏。

鼽(qiú):鼻不通。

解堕:松懈懒惰。解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懈”。

师旅:军队。古制,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兴:起。

顺民【正文】

二曰:

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必有道①,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有不说②。取民之所说而民取矣,民之所说岂众哉?此取民之要也③。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④。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⑤,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⑥。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⑦,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⑧。”于是翦其发⑨,磿其手⑩,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传也。

文王处岐事纣,冤侮雅逊,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千里之地。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故曰文王智矣。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之衷。令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名姓,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齐庄子请攻越,问于和子。和子曰:“先君有遗令曰:‘无攻越。越,猛虎也。”’庄子曰:“虽猛虎也,而今已死矣。”和子以告鹗子。鸮子曰:“已死矣,以为生。”故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解说】

所谓“顺民”,是顺依民心的意思。文章列举了历史上商汤用自己的身体作牺牲为民求雨;文王辞去纣封给他的千里之地,为民请除炮烙之刑;越王勾践“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终于“残吴二年而霸”等事例,旨在说明,只有“先顺民心”,方可“功名成”,以及“以德得民心”的道理,本篇承继了孟、荀重视民众的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对民心的重视。【注释】

①必:“心”字之误(依陶鸿庆说)。道:方法。

②说(yuè):喜悦。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悦”。

③要:要领,关键。

④正: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⑤祷:祈神求福。桑林:古地名。汤祀神之所。

⑥万夫:万民,泛指天下人。

⑦不敏:不才,自谦之词。

⑧上帝:天帝。鬼:古人

认为人死魂灵为鬼。神:天神。

⑨翦其发:剪去头发是古代的一种刑罚。

⑩磿(lì):通“枥”,即“枥”,古代绞指的刑具。这里用如动词。“枥手”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用绳联小木棍五根,套入手指收紧,状如后来的“拶(zǎn)指”。商汤自剪其发,自拶其手,以示自责。

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的牲畜。

用:以。

传:转移。这里指转移的道理。

岐:岐山。

冤侮:遭受冤枉、轻慢(依高诱注)。雅:正,合乎规范。逊:顺。

朝夕:指早晚朝拜。

西伯: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称伯。文王统领雍州(古九州之一,包括今陕西北部、甘肃大部及青海

一部),在西方,故称西伯。

千里之地:纵横千里的土地。

载拜:拜两拜。载,通“再”。稽(qǐ)首:古人最恭敬的礼节,动作近似于叩头,但要先拜,然后两手合抱按地,头伏在手前边的地上,并停留一会儿,整个动作都较缓慢。辞:推辞,不接受。

请炮烙之刑:请求除去炮烙之刑。炮烙,殷纣所用的酷刑。炮,烧烤。烙,当作“格”。格为铜器,格下烧炭。使犯人步行格上,堕入火中而死。后人改“格”为“烙”,解为烧灼之义。

贤:胜过。

越王:指越王勾践。苦:用如动词,被……所苦。会稽之耻:指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困于会稽,被迫屈膝求和一事。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致必死:决心舍命拼死的意思。

厚味:指美味。

靡曼:指美色。

焦:干燥。干肺:肺气枯竭。

来:使……来(归依)。这个意义又写作“徕”。

甘脆:甘美的食物。

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传说越王曾把酒倒入江中,与民同饮。之,代酒。

珍:珍奇。

袭:衣外加衣。

色禁二:禁用二色为饰。

渍(zì):病。赡(shàn):充足。

属(shǔ):聚集。

这句的大意是,要与吴国一决胜负。徼(yāo):求。衷:正。

残:毁灭。

履肝肺:形容战争残酷激烈,多所杀伤。履,踏,踩。

接颈交臂:描写肉搏之状。偾(fèn):僵仆,这里指死。

量:衡量,估量。

事:所事。

释:舍弃。

服:佩带。臂:用如动词,持。

易:更换。

执箕帚:指为仆役。

要(yāo)领不属(zhǔ):指受腰斩、斩首之刑。要,古“腰”字。领,脖子。属,连。

四枝布裂:古代一种最残酷的刑罚。四枝,即四肢。布,分散。

戮(lù):辱。

五湖:这里指太湖。

禽:捉。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擒”。

吴相:指太宰嚭(pǐ)。

齐庄子:即田庄子,田和之父,齐宣公之相。

和子:春秋时齐国田常的曾孙田和,公元前3**年始列为诸侯,为田姓齐国第一个国君。

越,猛虎也:喻越国强盛有如猛虎。

鸮(xiāo)子:齐国之相。

知士【正文】

三曰:

今有千里之马于此,非得良工①,犹若弗取②。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③,譬之若袍之与鼓④。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⑤,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得千里者⑥,其惟贤者也。

静郭君善剂貌辨⑦。剂貌辨之为人也多訾⑧,门人弗说⑨。士尉以证静郭君⑩,静郭君弗听,士尉辞而去。孟尝君窃以谏静郭君,静郭君大怒曰:“划而类,揆吾家,苟可以慊剂貌辨者,吾无辞为也!”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朝暮进食。

数年,威王薨,宣王立。静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剂貌辨俱。留无几何,剂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静郭君曰:“王之不说婴也甚,公往,必得死焉。”剂貌辨曰:“固非求生也。请必行!”静郭君不能止。

剂貌辨行,至于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剂貌辨见,宣王曰:“子,静郭君之所听爱也?”剂貌辨答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静郭君曰:‘太子之不仁,过颐豕视,若是者倍反。不若革太子,更立卫姬婴儿校师。’静郭君泫而曰:‘不可,吾弗忍为也。’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也。至于薛,昭阳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静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予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也。”宣王太息,动于颜色,曰:“静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少来静郭君乎”剂貌辨答曰:“敬诺。”

静郭君来,衣威王之服,冠其冠,带其剑。宣王自迎静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静郭君至,因请相之。静郭君辞,不得已而受。十日,谢病强辞,三日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