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孝行览3(2 / 2)

春秋左传 佚名 3884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嫫母:古代丑女,相传为黄帝之妻。他书或作“嫫姆”、“摹母”。执:这里是亲厚的意思。

厉:磨砺。女(rǔ):人称代词,你。

正:通“政”。

恶:貌丑。奚:何。

昌蒲菹(zū):腌制的菖蒲根。昌蒲,即菖蒲,这里指菖蒲根。菹,腌菜。

而服:当为衍文(依孙人和说)。

缩頞(è):皱眉。頞,鼻梁。

胜之:指能够吃昌蒲菹。

大臭:一种腋病,即狐臭。

上:边。

椎颡(sǎng):尖顶。椎,椎击器具,这里是尖的意思。颡,额。广颜:宽额。颜,两眉之间。

漆赭(zhě):黑红色。赭,红褐色。

眼:眼珠子。

“盭”(li)下当脱“股”字(依毕沅说)。盭股,两腿歪向两旁。盭,乖戾。股,大腿。

此句义不可通,“有进”之“有”字,当为衍文;又句末“状”字上当脱一“其”字,原文当作“客进,状有恶其名,言有恶其状”(依谭戒甫说)。有,通“又”。

知(zhì):明智。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智”。

圣贤之后:指陈国。陈国君为舜之苗裔,所以这样说。

孽民:害民。孽,病,害。

贼:残害。

岂能独哉:哪只是独自受害呢?言外之意是还要害及其民。必己一作本知,一作不遇【正文】

八曰:

外物不可必①。故龙逄诛②,比干戮③,箕子狂④,恶来死⑤,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乎江⑥,苌弘死⑦,藏其血三年而为碧。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疑⑧,曾子悲⑨。

庄子行于山中,见木甚美长大,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弗取。问其故,曰:“无所可用⑩。”庄子曰:“此以不材得终其天年矣。”出于山,及邑,舍故人之家。故人喜,具酒肉,令竖子为杀雁飨之。竖子请曰:“其一雁能鸣,一雁不能鸣,请奚杀?”主人之公曰:“杀其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昔者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天年,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以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于材不材之间“。材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道德则不然。无讶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禾为量,而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此神农、黄帝之所法。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成则毁,大则衰,廉则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离,爱则隳,

多智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

牛缺居上地,大儒也。下之邯郸,遇盗于耦沙之中。盗求其橐中之载,则与之;求其车马,则与之;求其衣被,则与之。牛缺步而去,盗相谓曰:“此天下之显人也,今辱之如此,此必愬我于万乘之主,万乘之主必以国诛我,我必不生,不若相与追而杀之,以灭其迹。”于是相与趋之,行三十里,及而杀之。此以知故也。

孟贲过于河,先其五。船人怒,而以楫其头,顾不知其孟贲也。中河,孟贲嗔目而视船人,发植,目裂,鬓指,舟中之人尽扬播入于河。使船人知其孟贲,弗敢直视,涉无先者,又况于辱之乎?此以不知故也。

知与不知,皆不足恃,其惟和调近之。犹未可必。盖有不辨和调者,则和调有不免也。宋桓司马有宝珠,抵

罪出亡。王使人间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纣为不善于商,而祸充天地,和调何益?

张毅好恭,门闾帷薄聚居众无不趋,舆隶姻*小童无不敬,以定其身。不终其寿,内热而死。单豹好术,离俗弃尘,不食谷实,不衣芮温,身处山林岩堀,以全其生。不尽其年,而虎食之。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说如此其无方也而犹行,外物岂可必哉?

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敬爱人者,已也;见敬爱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必在己,无不遇矣。【解说】

本篇进一步发挥前几篇“遇合无常”、“慎人”等思想,阐述了“外物不可必”、“君子必在己者”的见解。所谓“外物不可必”,是指外在事物没有定则,千变万化,同一行为或事物,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会引出不同的结果。对此,文中列举大量事例进行论证。而所谓“必己”,即要执守和依赖自身修养。具体说来,就是“与时俱化”,“以禾(和)为量”,“物物而不物于物”,即顺应自然,虚己待物,而不是执守“万物之情”、“人伦之传”。

本篇开头两节文字,与《庄子》中的《外物》、《山木》基本相同,全篇思想也属道家一派,是以消极的态度处世待物的。【注释】

①必:依凭,仗恃。

②龙逄(páng):又作“龙逢”,即关龙逢,传说中夏时的贤臣,因谏桀而被杀。

③比干:纣的叔父,因屡谏纣王,被剖心而死。

④箕子:纣的叔伯,封于箕,所以称“箕子”。纣荒淫无道,箕子屡谏不听,又不肯出走“彰君之恶”,于是佯狂以避祸。狂:疯癫。

⑤恶来:纣之谀臣,后被武王杀死。

⑥伍员流乎江:指伍子胥因劝谏吴王拒绝越国求和而被赐死后,吴王用皮口袋装上他的尸体投入江中,使其顺江而浮流。

⑦苌弘:又称“苌叔”,周敬王的大夫,在晋卿内江中帮助范氏,后被周人杀死。传说苌弘的血三年化为碧玉。

⑧孝己:殷王高宗之子,遭后母之难,忧苦而死。

⑨曾子:曾参,对父母孝顺,却常遭父母打,近于死地,所以悲泣。

⑩无所可用:没有什么可用之处。或即《庄子·人间世》所说的曲辕栎树,“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一种不材之木,所以能长得“甚美长大”。

舍:止宿。故人:老朋友。

具:准备。

竖子:童仆。雁:鹅。飨:以酒食款待人。

奚杀:杀哪一只。奚,何。

公:指父亲。

处:居。

周:庄子名。

累:忧患,灾祸。

讶:惊异。訾(zǐ):毁谤非议。

以禾为量:依《庄子·山木》,当作“以和为量”。和,和同,指顺应自然。量,度量,界限。

祖:始。

物物而不物于物:主宰外物而不为外物所主宰。第一、三两个“物”均用如动词。

法:效法,取法。

人伦之传:指人伦相传之道,即流传下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准则。

廉:锋利。剉(cuò):缺损。

骫(wěi):本指骨弯曲,泛指弯曲。

隳(huī):废。

谋:这里指被人谋算。

牛缺:秦国人。上地:地名,约在今陕西省绥德县一带。

下:指从高处到低处。秦地高,邯郸低,所以说“下”。之:往,到……去。

耦沙:即“湡水”,又称“沙河”。源出太行山,在今河北省境内。

橐(tuó):口袋。载:此指装着的财物。

步:徒步走。

愬:诉说。

相与:共同,一起。

及:赶上。

孟贲(bēn):古代勇士。

先其五:指孟贲不按次序,抢先上了船。五,通“伍”。行列。

楫(jí):船桨。:通“毃(què)”。击头。

顾:只是。

嗔()目:瞪大了眼睛。

植:竖立。

目裂:即指裂眦(眼眶)。

指:直立。以上都是形容孟贲愤怒已极的样子。

扬:骚动。播:散开。

宋桓司马:指桓魋(tuī)。按:《左传·哀公十一年》:“太叔疾臣向魋纳美珠焉,与之城鉏。宋公求珠,魋不与,由是得罪。”当是传闻不同。

抵:当,犯。

王:指宋景公。春秋时宋国君未称王,这里可能是误记。

张毅:鲁国好礼之人。处世恭敬,安养身形,然而内热相攻而死。

帷薄:帐幔,帘子,指人居住之处。聚居众:聚集众人之处。趋:快步走,表示恭敬。《淮南子·人间》亦载此事,录以备考:“张毅好恭,过宫室廊庙必趋,见门闾聚众必下,厮徒马圉,皆与伉礼,然不终其寿,内热而死。”

舆隶:指奴隶或差役。姻*: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

定:用如使动,使……平安。

单豹:鲁国隐士,居于山林,不争名利,虽到老年仍有童子之色。后遭饿虎,被吃掉。

芮(ruì):粗的丝绵。

堀:同“窟”。穴。

逸:狂奔。

野人:指种田人。

毕辞:话都说完了。

鄙人:指边远地区的人。

这两句义不通,疑有脱误。《淮南子·人间》作:“子耕东海,至于西海。”其义较明。

说:高兴。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悦”。

相谓曰:对他说,指对始事孔子之鄙人说。

独:哪里,谁。向:刚才。

见敬:被别人尊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