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美女直播

卦十三·同人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同人”的下卦“离”,象征火;上卦“乾”代表天。火光明,向上升,与天相同;所以是“同人”的形象。又“六二”中正,与“九五”相应,也是“同人”的形象。由另一角度看,这一卦只有一个阴爻,其余五个阳爻与他结合;也有“同人”的含义。《礼记》“礼运篇”中所说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正是这一卦的理想境界。

在旷野中集合群众,象征在广阔的范围,公平无私的与人和同,这是圣人理想中的大同;世界上所有的人和同,当然一切亨通。又,外卦“乾”刚健,不懈的前进,所以用有利于涉大川比拟;内卦“离”是明;意味着内心光明,外向刚健的性格。加以“六二”中正,与“九五”的适应性,这些都是纯洁正直的德行。所以,占断是人人调和,意志沟通,能够冒险犯难,符合君子的原则,无往不利。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这一卦,“六二”柔顺中正,与上卦刚毅中正的“九五”相应;所以称作“同人”。众人在旷野中,和谐的聚集;所以亨通。可以涉越大川;是由于上卦“乾”的刚健前进,能够超越险阻。促成大同,下卦“离”是火,象征光明,上卦“乾”刚健,“六二”与“九五”中正,相互呼应,这正是君子的正道。唯有君子的作为,才能沟通天下的意志,促成世界大同。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上卦“乾”是天,下卦“离”是火。火向上燃烧,光明,与天的性质相同,形成“同人”的形象。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以同类聚集成族的大同精神,去辨别万物的差异;亦即在事物的处理上,重视大同,不可计较小异。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初九”是“同人”开始的一爻,刚毅,在下方的位置,与“九四”同性相斥,不相应;但也象征中间没有私情存在,与人交往的公正与广阔;所以说,是在门外与人交往。虽然没有到达“卦辞”中的“野”那样的大同程度,但已超越在一门之内的狭隘的近亲关系。象这样交往广阔,当然不会有过失。

这一爻,说明和同首先应打破门户的成见。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宗”是宗族。“六二”中正,与“九五”阴阳相应,通常是吉的象征;但这一卦,是在阐扬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相应反而成为不利的关系。因而不相宜;用只在宗族中交往的现象来比拟。这种宗族和同的态度,虽然不能说错,但也不值得赞扬。

这一爻,说明应进一步打破宗族观念。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戎”是军队。“莽”是草丛。这一卦,只有一个阴爻,其他的阳爻,都要与他和同;因而,“九三”也不例外。但“九三”阳爻阳位,不在中位,性情暴躁,过于刚强,与“上九”又同性相斥,就想与下方接近的“六二”交往。可是,“六二”与“九五”,关系密切,夺走“六二”,“九五”必定加以攻击,何况“九五”强大,正面作战,难有胜算。于是,在草丛中设置伏兵,并登高观察形势。但这样畏首畏尾,恐怕三年也不能出兵,最后只有不了了之。

这一爻,说明和同;是道义的结合,足以使不义畏惧。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墉”是高墙,隔离家与家。“九四”也刚强,不中不正,与“九三”同样的暴躁,又与“初九”不相应,也想与“六二”的阴爻亲近,却被“九三”象墙一般隔开;于是,“九四”就登墙攻击。不过,“九四”阳爻阴位,虽然暴躁,还有自知之明,省悟自己的行为不正当,没有必胜的把握,终止放弃攻击。所以,占断仍然吉祥。

“象传”解释:“九四”所以没有进攻,并非力量不及,而是与道义不合,经过内心的挣扎,终于又回到正道,所以吉祥。

这一爻,说明和同代表正义,必然可使邪恶屈服。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号咷”是哭叫。“大师”是大军。“九五”刚健中正,在尊位,又与柔和中正的阴爻“六二”相应,当然“九五”与“六二”和同。但“九三”与“九四”,或者埋伏,或者越墙,在中间阻扰,因而无法结合。然而,和同是以道义为基础,不容易破坏,最后仍然和同。所以用开始哭泣,最后欢笑来比拟。

不过,“六二”柔弱,“九三”“九四”刚强,“九五”必须用大军击败强敌,才能够与“六二”相遇。孔子在“系辞传”中解释说:“

君子立身处世的原则,或者从政,或者隐居,或者缄默,或者议论,二人一条心,就有断铁的锐利;志同道合的言论,就象兰花一般芬芳。”

“象传”解释:先哭泣,由于本身中正,悲愤正义不能伸张。大军相遇,是说正义必须克服邪恶。

这一爻,说明和同仍须排除障碍,必要时不惜用强,先苦而后能甘。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上九”在这一卦的最外面,里面没有呼应,无人与他和同,所以说在郊外。“郊”虽然比“卦辞”的“野”,接近城市,但仍然偏僻,想与人和同,也缺乏对象。不过,“卦辞”的“野”,是指广大公平无私,但这里的“郊”,则是没有和同的人的意思。象这样孤独,应当不吉祥;然而,“上九”远离人群,是因为不愿同流合污,早已觉悟,所以不会懊悔。

“象传”说:这是不得志。象这种孤独清高的人物,自己也许不懊悔,但在别人看来,并不能说是真正得志。

《论语》“微子”中,记述孔子为寻求实现抱负的场所,流浪天下,途中被正在耕田的隐士嘲笑;这时孔子说:“人不可以与禽兽住在一起,采取逃避现实的态度,我不与人在一起,又能跟谁在一起呢?”正与象传的解释相同。

这一爻,说明和同应本着积极的态度,但也并非同流合污。

同人卦,阐释和同的原则。否极终于泰来;然而,安和乐利的大同世界,并不会凭空到来,仍然需要积极追求。首先应当破除一家、一族的私见,重视大同,不计较小异,本着大公无私的精神,以道义为基础,于异中求同,积极广泛地与人和同,才能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正义必然使邪恶屈服,但障碍必须果敢的排除。牺牲小我,然后才能完成大我,先苦而后始能甘。不过,与人和同,应当积极,不可逃避,固然不能同流合污,但自鸣清高,脱离群众的孤僻态度,也不值得赞扬。

卦十四·大有

大有,元亨。

这一卦,离卦的日,上升到乾卦的天上,就象太阳普照万物;而且,唯一的“六五”阴爻,在尊位得中,其他五个阳爻,都属于他,也象君王高高在上,拥有天下,具有王者的风范,心怀万民。又,下卦“乾”刚健。上卦“离”光明,兼备刚健与光明的德性。一个阴爻在尊位,与下卦“乾”的天相应,象征应天命,得人心,足以***民,完成伟大的事业。所以,占断是“元”大善,“亨”无往不利。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大有卦,以“六五”柔爻,得到“五”的尊位,博大中庸;上下又有五个阳爻,与他呼应;所以说大有收获。他的德行,兼有下卦“乾”的刚健,与上卦“离”的光明,顺应天的法则,依循四季的时序而行动,所以大善,而且亨通。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休”是美好。这一卦,上卦“离”的日,在下卦“乾”的天上,象征太阳普照万物,大有收获。王者以广大的天下为所有,必须讲求统治的方法,否则邪恶将乘隙而生;因而,君子必须遏止邪恶,显扬善行,以顺应至善至美的天命。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交”即骄。过多的所有,容易使人骄傲,发生满招损的弊害。不过,“初九”虽然是阳爻,但在最下位,又与“九四”同是阳爻不相应;象征有才华,还不能出人头地,又缺少有力的援引,尚在起步阶段不会大有所获,不致于产生因骄傲造成的过失。然而,得意就会忘形,在艰难中才会戒惧,不发生过失。

这一爻,告诫得意容易忘形,不可骄傲,在艰难中才会戒惧。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九二”阳刚,有才能;在下卦得中,不会过分;又与上卦“六五”相应。象征得到信任,委以大任,就象装载在大车中,不论前往何处,也不会败坏,没有灾祸。

这一爻,强调中庸的重要性。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亨”与享、烹通用。“九三”阳刚,阳爻阳位得正,在下卦的最上位,相当于公侯。上卦的“六五”,相当于君王,柔和谦虚,礼贤下士;“九三”,也竭尽所能,报效知遇,就象公侯朝见君王,赐给饮食,得到礼遇,对小人来说,这是无法得到的恩宠。如果小人得到这种恩宠,上柔下刚,将造成祸害了。

这一爻,说明应礼贤下士,不可宠信小人。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皙也。

“彭”是盛大的意思。如《诗经》“齐风·载驱”的“行人彭彭”,“大雅·大明”中的“驷彭彭”。“皙”是聪明。

“九四”阳刚,接近在

君位柔和的“六五”,就不免自恃刚强,而有僭上的现象。不过,“九四”阳爻阴位,象征谦逊

,还不致于盛气凌人,所以不会发生灾祸。任何事物,盛极必然酝酿危机,必须自我抑制,才能避免灾祸,应当有明辨这一道理的聪明。

这一爻,说明自我抑制的重要性。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厥”是其,“孚”是信,“交如”是相交,“威如”是威严。

“六五”阴爻,柔顺谦虚;在中位,中庸而不偏激;又在至尊的君位,与“九二”刚柔相应。以人事比拟,这是上以诚信待下,下必然也以诚信回报的形象。所以“象传”说:上下以诚信相交,互相信任,足以激发士气。

然而,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也不能缺少刚毅的一面,过于柔顺,就难免纪律败坏。因而,又必须以威严维持秩序,恩威并济,才会吉祥。“象传”解释:所谓威严,并非以冷酷的态度,使部属经常提心吊胆;而是以平易的态度,在不必使人戒惧中,自然而然的产生威严,才会吉祥。

这一爻,说明应以诚信为本,恩威并济。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上九”刚健,在最上位,通常物极必反,是有危惧感的形象;然而,满而不溢,这才是君子应有的修养,符合天的道理,必然获得天的保佑,就会吉祥无往而不利了。因而,“上九”在最高位,就应当谦虚,自己知道抑制,才能得到天佑。“系辞传”解释说:“履行诚信,谦逊的顺应自然,又能崇尚贤能;所以,天才会保佑,吉祥而不会不利。”

这一爻,说明应有满而不溢的修养。

大有卦,阐释成功后的因应原则。当天下和谐共处之后,就足以领导万民,完成伟大事业。但这一卦,卦名虽然是大有收获,却以满而不可以溢的道理,谆谆告诫。当拥有权势与地位,又具备领导才能,却不可骄傲,踌躇志满,得意忘形。应知戒慎恐惧,光明磊落,刚健而不失中正。应当礼贤下士,谦虚自我克制。以诚信沟通上下,以威信确保秩序,顺应自然,以善意与人和同,满而不溢,才能使人心悦诚服,获得成功。

卦十五·谦

谦亨,君子有终。

“谦”是对自己的才能、成就,不自负的谦虚态度。这一卦,内卦“艮”象征山、止;外卦“坤”象征顺、地;内心知道抑止,外表柔顺,这就是谦虚的态度。这一卦,又是“艮”的山在“坤”的地下;本来山高地低,但高山将自己贬低到地的下面,也是谦虚的形象。所以说:谦虚可以亨通,开始或许不顺利,但由于谦逊,必然得到支援,最后能够成功。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

谦逊,通行无阻。因为天的法则,是阳气下降,救济万物,而且光明,普照天下;地的法则,是阴气上升,使阴阳沟通;所以亨通。天的法则,使满盈亏损,使谦虚增益;地的法则,改变满盈,使其流入谦卑;鬼神的法则,加害满盈,降福谦虚;人的法则,厌恶满盈,喜好谦虚。谦虚受到尊敬,发出光辉,在卑贱时也不违背原则;所以,君子能够有始有终。

“彖传”对谦卦的阐释,格调特别高,可见儒家如何尊重谦虚。而老子的道德,也可以说是专门用来解说谦虚的。墨家的兼爱,也源自这一谦虚的精神。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裒”同掊,是减的意思。这一卦的卦象,是在上卦“坤”的地中,有下卦“艮”的山;在卑下中含有高贵,象征谦虚。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使多余减少,缺少增多,衡量事物的多寡,使其平均。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谦谦”是谦虚更加谦虚的意思。“初六”阴爻,柔顺,甘心在最下位,这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用这种态度,就是徒步涉过大河那样冒险犯难,也会吉祥。“象传”说:谦虚再谦虚,是君子以谦卑的态度,陶冶自己的修养。

这一爻辞的重心,在一个“用”字,强调谦虚并非消极的退让,而是积极有所作为。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六二”阴爻阴位,在下卦中位,因而柔顺中正;象征谦虚的美德,隐藏在心中,没有形诸于外。“鸣谦”是谦虚得到共鸣,所以纯正吉详。“象传”说:这是由于心中对谦虚的美德,有所领悟的缘故。

这一爻,说明必须动机纯正,引起共鸣,才是谦虚。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九三”是这一卦唯一的阳爻,处于下卦的最上位,相当于负有重大责任的人物。“九三

”阳爻刚毅,阳爻阳位得正;因而,上下五个阴爻,都信赖以他为重心。“劳谦”是说辛劳而且谦逊;这样的君子,最后必然吉祥,可使万民归心。“系辞传”解释这一爻辞:“辛劳而不夸耀,有功而不自满,敦厚达到极致。这是指有功劳还能对人谦卑的人物。”确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