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 / 2)

🎁美女直播

这一爻,说明谦虚必须有实质,可骄傲而不骄傲,才是真正的谦虚。

**:无不利,谦。

象曰:无不利,谦;不违则也。

“”是挥,发挥的意思。“**”阴爻柔顺,阴爻阴位得正,又在上卦的最下位,象征谦卑;所以,占断不会不利。然而,“**”的地位比“九三”高,刚健正直则不及;但由于发挥谦让的美德,所以不会有不利。“象传”说:这是不违背原则。

这一爻,说明谦虚的效用,无往不利。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以”是与的意思。“六五”阴爻,柔顺、谦虚,在“五”的至尊的地位,象征以德服人。就如同本身并不富有,却因为谦虚,得到邻居们的爱戴。象这种谦虚的统治者,用兵**,必然是不得已;所以,不会不利。“象传”说:用兵是为了**不服的人,不能以德使其服从,不得已只有使用武力。

这一爻,说明谦虚的本质,是以德服人,但也有刚毅的一面。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邑国”是私有的领地。“上六”是谦卦的极点,谦虚的名声已经远播,赢得四方的共鸣与爱戴,在这种情势下,当然有利于用兵征战。不过,“上六”阴爻柔弱,又因上位无位,地位不明确,并没有力量**他国,只能在自己的领土内;讨伐叛乱。

“象传”解释,既没力量,也没有地位,尽管有谦虚的名望,仍然不能得志,所以,用兵征战,也只能局限在自己的领土内。

朱子的弟子,怀疑谦卦的“六五”“上六”为什么会有肯定战争的说法?朱子回答:谦让,也是兵法的极致,这是以退为进,导致胜利。《老子》中“大国对小国谦卑,就能取得小国的服从;小国对大国谦卑,就能取得大国的包容。”《孙子》中“始如**,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都是说明谦让在政略、战略上的运用。

这一爻,将谦虚的功效,发挥到政略、战略的运用上。然而,也强调谦虚必须以力量为后盾,才能有积极的作为。

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中,没有全部是吉或是凶的卦,惟有谦卦,六爻都吉利;可见自古以来;对谦虚这一美德的重视。谦虚,并非消极的退让,而是积极的有所作为,重心在“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惟有平等,才有真正的和平。谦虚的动机,必须纯正,才能赢得共鸣与爱戴。只求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居上位而能发挥谦虚的精神,足以骄傲而不骄傲,能够以德服人,才称得上谦虚。而且,谦虚必须有实质,否则就成为虚伪。谦虚也必须与实力相结合,才能有作为。

卦十六·豫

豫,利建侯行师。

“豫”是和乐的意思,在这一卦,惟有“九四”是阳爻。其他的阴爻都服从他,因而得志,心中喜悦。又,下卦“坤”是顺,上卦“震”是动,是愉快的追随行动的形象;所以,命名为“豫”。以人事比拟,人人都乐于追随行动,必然可以建立公侯的基业,有利于用兵。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豫卦惟一的“九四”刚爻,有五个阴爻响应;因而得以遂行志向;上卦“震”是动,下卦“坤”是顺,能够顺应时机而行动,所以愉快,命名为“豫”。豫卦顺应时机行动,正如同天地,天地尚且如此,更何况建立公侯基业,或动用武力呢?天地顺应时机行动,所以日月运行,不会有错误,四季循环,不会有偏差;圣人顺应时机行动,所以赏罚公正,人民悦服。豫卦所显示的时间意义,太伟大了!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殷”是盛大,“上帝”是天帝,“考”是亡父,“配”是配祀。

这一卦,上卦“震”是雷,下卦“坤”是地,雷在地上爆发,产生雷鸣,使大地振奋,这是阴阳最和乐的现象;所以称作“豫”。古代圣明的君王,效法这一精神,创造音乐,就是仿效雷的声音,与和乐的意义,用来崇敬盛德,并盛大的献给天帝,一并祭祀祖先的亡魂。

《孝经》中说:“周公在冬至这一天,到郊外祭祀始祖后稷;九月在明堂,一并祭祀亡父文王与天帝。”祭祀中使用音乐,是为了使人、神喜悦,有将他们召唤到地上的效用。

初六:鸣豫,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初六”阴爻阳位不正,是小人。但“

初六”与“九四”阴阳相应,在上层有强大的援助,能够随心所欲,得意洋洋,不知不觉的高声唱了起来,这种自鸣得意的态度,当然结果凶恶。“象传”说:这是得意忘形,所以凶恶。

“豫”是和乐的

意思,应当吉祥,但这一“爻辞”所以说凶,是指自己一个人快乐,而不是大家和乐。因而,愉快也是有条件的,并不一定完全吉祥。

这一爻,强调不可独乐乐,应当众乐乐。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介”是狷介,孤高的意思,“于”当作如解释,“豫”是欢乐,但欢乐却容易使人沉溺,反而陷于忧患。在豫卦中,只有“六二”居中位,阴爻阴位得正,象征上下各爻都沉溺于欢乐中,唯独他保持清醒,坚守中正,像石头般坚定不移,在一天中,随时都慎思明辨,看破吉凶,由于纯正,因而吉祥。《大学》中说:“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爻,强调在安乐中不可沉溺,应保持警觉。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盱”是仰视的意思。“六三”阴爻阳位不正,又不在中位,象征不中不正的小人;又接近这一卦的主体,最强的“九四”;因而,仰视“九四”的脸色,迎合其心意,自己得到安乐。然而这种态度,不久就会后悔。所以,必须立即悔改,迟疑就真的要后悔了。

这一爻,说明安乐应得自正当。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由”是由来。“盍”与合同。“簪”是搢的假借,急速的意思。又,“簪”用来束发,也解释成聚,朋友聚会,称作“盍簪”就是来自这一“爻辞”。

“九四”是这一卦惟一的阳爻,“四”又是大臣的地位,与上下各阴爻呼应,成为朋友、同志;更得到“六五”君王的信任,成为安和乐利的中心人物,所以大有所得。然而,“六五”柔弱,重责的大任寄托在他一人身上,必须诚信,不可猜疑,同志才会前来聚合,得到协助。

这一爻,说明必须诚信,精诚团结,才有安乐。

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六五”阴爻柔弱,虽然在至尊的地位,但下方有刚强的“九四”,所以情势危险,像是重病的人。不过,“六五”在上卦的中位,还没有丧失权威,不致于灭亡。处在这种奄奄一息不死不活的状态下,就必须谨慎,坚守中庸的原则,保持纯正,才能避免灭亡。

这一爻,强调乐而不可忘忧,中庸,坚守纯正,可避免灭亡。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冥”是黑暗、愚昧。“渝”是变。“上六”阴柔,已达到安乐的极点,乐极生悲,离灾祸已经不远。不过,上卦“震”象征动,动就有变的可能。虽然沉溺于安乐,已经到达极点,但只要改变心意,能够悔改,仍然不会有灾祸。

“象传”说:高高在上,沉溺在昏天黑地的安乐中,又怎么能够长久。

这一爻,强调乐极生悲,应有行动,时时求变,才可以保持长久。

豫卦,阐释和乐的原则。大有成就,而且谦逊,当然出现和乐的现象。然而,这一卦的每一爻辞,除了“六三”以外,几乎都不吉祥,虽然卦名是“豫”,但却并非描述喜悦和乐的景象,而是谆谆告诫,和乐容易沉溺,必须高瞻远瞩,居安思危。和乐是众乐,而非独乐。不可自鸣得意,不可迟疑不决,不可在安乐中迷失,必须如顽石般坚贞,坚持中正诚信的原则,精诚团结,因应时机,适时转变。否则,乐极生悲,必然陷于危机,即或不灭亡,也将奄奄一息,难以长久。

卦十七·随

随,元亨利贞,无咎。

“序卦传”说:“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安和乐利的社会,必定人人都来追随。

“随”是随从、随和。这一卦,主要在阐释怎样使人追随的原则;同时,也是舍弃己见,随和众人。再将上下卦分开来看。下卦“震”是动;上“兑”是悦;此动而彼悦,就成为“随”的意思。总之,自己虚心随和他人,他人也会来随和自己,能够相互随和。当然任何事都可以成功;所以,占断说元始、亨通、有利、坚贞,没有灾祸。不过,元始、亨通、有利,是以坚贞为条件;否则,就不能避免灾祸了。《左传》襄公九年的记载中,有一贵妇人穆姜,想要嫁人,前去问卜,就得到这一卦。卜者说:“随卦有出的含意,元、亨、利、贞,四德齐备,吉祥;可以出嫁。”但穆姜说:“这四德我一项也没有,与随卦的条件不相当。”她的这一见地,可以说道出了卜筮的真髓。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之时义大矣哉!

“下”是谦卑,“说”即悦

,这一“彖传”的解释,已没有多加解说的必要。《易经》六十四卦所要表示的,就是在宇宙不间断的转变中,某一时间的某种现象的横断面;因而,各卦都各有不同的时间与意义,所以常用“时义”这两个字。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响晦入宴息。

“响”即向,“晦”是日暮,“宴”与安相同。

下卦“震”是雷。上卦兑是泽;所以说“泽中有雷”。雷潜伏在泽的深处,是安息不动的形象。另外,“震”的方位在东方,象征日出;“兑”的方位在西方,象征日落;又象征春天与秋天;也都有随着时序转换,进入安息时期的含意。生是息的开始,息是生的转机,宇宙万物,在时间的消长中生生不息,所以说:君子应当效法这一大自然的法则,白天勤奋工作,夜晚就要回到家中安息。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象曰:富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随卦的“卦辞”,主要在说明使他人追随的原则;但“爻辞”,则解说如何追随他人。“初九”是下卦的主体,凡是一阳二阴的卦,以阳为主体;二阳一阴的卦,则以阴为主体。下卦“震”,是动,有动才会随。“初九”追随他人,有时自己的主张就不得不变通,但也不能违背原则,以人事比拟,当出任的官位有变动时,不可愤慨,仍然要坚守正道,才会吉祥。又说,应当走出门外,与他人交往,扩大接触面,才会有利。也就是说,破除私见,以群众为依归,随从大众的利益,才会有功效。

这一爻,说明追随应以群众的利益为依归,变通而不违背原则。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小子”指年青人,如《论语》中孔子称弟子们叫小子。“丈夫”,“谷梁传”文公十二年记事中有:“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说文》中解释:“身高一丈的男人,称丈夫。”是与儿童相对的成年人的意思。

“六二”与“九五”阴阳相应,但距离过远;而且“初九”就在下方;因而,“六二”的阴,有与“初九”的阳亲近的可能。大凡在追随时,多半会追随靠近的人,“六二”阴爻柔弱,不能坚守贞节,等待正当的配偶“九五”,却因追随身旁的“初九”,以致失去了丈夫。虽然不能说是凶险,但明显的,这是恶事,与“小子”发生关系,必然失去“丈夫”,难以左右逢源。

这一爻,强调不可贪图近利,丧失了本分。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丈夫”指“九四”,“小子”指“初九”,在上方的阳爻是丈夫,在下方的阳爻是小子。大体上,阴不能单独存在,“六三”在上方没有相应,就会依附靠近的阳爻“九四”。下方虽然有阳爻“初九”,由于亲近“九四”的缘故,就舍弃了。就像没有丈夫的妇人,心中喜爱壮年人,因而失去了年轻的男友。“九四”阳刚,在握有实权的大臣位置,所以,“六三”追随这一可靠的成年人,与“六二”不同,是在追随比自己优秀的人,因而有利。但与“六三”相应的对象,应当在“上”位,与“九四”亲近,难免就有意图不良的嫌疑。所以,追随刚强有力的人,虽然有利,但动机必须纯正。

这一爻,强调追随的动机应纯正。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四”阳爻刚毅,接近尊位的“九五”,实力与君位相当,有能力,又在君王近侧,当然可以达到愿望。然而,“九四”的声势,如果凌驾君王,就难免被猜疑,即或忠贞,也有危险。不过,心存诚信,不背离正道,了解明哲保身的道理,能够使在上者放心,在下者心服,就不会有任何灾祸了。

这一爻,说明追随者应当诚信、守分,而且明辨进退的道理。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嘉”是善。“九五”阳爻,象征善,阳爻阳位得正,在上卦的中位,又与下卦的“六二”阴阳相应,而且“六二”也是阴爻阴位得正,在下卦的“中”位;亦即,中正与中正相应,善与善随和,当然可以信赖,非常吉祥了。

这一爻,强调应当择善追随。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拘”是拘束,“从”是重叠,“维”是束缚,“西山”指岐山,在周都西方。“亨”与享相同,祭祀的意思。

“上六”阴柔,已经到达追随的极限,向上再也找不到出路,就被“九五”“九四”重重束缚,难以摆脱。关系所以这样巩固,必然是自出诚信;所以,用周王祭祀西山的至诚来象征。诚可以通神,更何况是人。“象传”说:这是因为到达随和的极致,所以关系才会如此巩固。

这一爻,强调至诚为团结的根本。

随卦,阐释追随、

随和的原则。人与人之间,个人利益往往会有冲突,有时必须舍弃个人的私见、私利,随和众意、众利,才能维系安和乐利的社会。因而,不可固执己见,应当以群众的利益为依归,不可贪图近利,有失本分,动机必须纯正,应当以诚信为基础,明辨进退取舍,择善固执。惟有至诚,才能精诚团结,达到安和乐利的目标,这也正是今天的民主精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