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休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
百年随时过万事转头空
[注释]
三寸气——意思指人的元气。
转头——转眼之间。
[译文]
前两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和别人争斗,以免伤了元气,
年轻轻的就白了头发。后两句话是说人生随着时间的流逝
很快就过去了,就象许许多多的事情转眼之间就变成了一
场空一样。
以上四句宣扬的是剥削阶级的活命哲学。
[原文]
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
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
[注释]
高则诚《琵琶记》中有:“人生都是命安排”之句。
宿草——隔夜的草。分——分数,指命运。
浮生——剥削阶级认为人生在世,飘浮不定,所以叫
浮生。这是道家的虚无思想。
[译文]
耕牛没有隔夜的草,仓鼠倒总是有吃不完的粮食。一
切事情命运早已决定,一辈子忙忙碌碌,飘浮不定,都是空忙。
[原文]
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译文]
结交有道德的朋友,与不讲仁义道德的人断绝往来。
[原文]
常怀克己心法度要谨守
[注释]
怀——胸怀,怀抱。克己——克制自己。法度——法
律和制度。谨——慎重,小心。
[原文]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注释]
见《论语·述而》
[译文]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原文]
见事知长短人面识高低
[注释]
《元曲选》王子一误入桃园曲中有:“人面逐高低”之
句。
[译文]
见一件事物就能分辨是非,衡量利弊,决定自己的行
动。与人接触,能察言观色,识别对方对自己的看法,以
见机行事。
[原文]
心高遮甚事地高偃水流
[注释]
遮——掩盖。
偃——通“堰”,挡水。
[译文]
心宽想得远的人甚么事都能对付得了,好比地高了就
能挡住水流一样。
[原文]
水深流去慢贵人语话迟
[译文]
水深了水流就慢。至贵的人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原文]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注释]
见《事林广记》
[译文]
道法高的人能够降龙伏虎,德高望重的人,鬼神也会
钦佩。
[原文]
人高谈今古物高价出头
[译文]
才学高的人,古往今来的事都知道,可以高谈阔论,
就象东西贵重,价钱就高。
[原文]
休倚时来势提防时去年
藤萝绕树生树倒藤萝死
[译文]
不要仗势欺人,要提防时运不好倒霉的时候,就象藤
萝是绕着树生长,树一倒藤萝也就死了。
[原文]
官满如花谢势败奴欺主
命强人欺鬼运衰鬼欺人
[注释]
见《杜荀鹤诗》:“势败奴欺主,时衰鬼弄人。”
花谢——指花落。势败——势力衰败。
[译文]
当官期满时和花谢一样,财势衰败时,奴才也会欺侮
你。命强时人可以压住鬼,时运不好时鬼也来欺弄人。
[原文]
但得一步地何须不为人
[注释]
但得——只要得到。一步地——一点立足之地。
何须——为什么。
[译文]
只要能得到一点立脚的地方,能让人就让人,为什么
不这样为人呢?
[原文]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注释]
《谷子敬城南柳曲》《谭概》载:钱兼山等酒令举谚语
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原文]
人有十年壮鬼神不敢傍
[注释
]
傍——靠近。
[译文]
人在健壮的时候,鬼神都不敢欺负。
这里是统治阶级对自己力量的自我吹嘘,认为他们得
势之时无人敢于反抗。
[原文]
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
[注释]
这是宣扬贫富存在的合理性。
[原文]
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
[注释]
饶——宽容。饶人——让人。痴——傻。《西溪丛语》
记载:蔡州有一道人碁慕(棋),凡对局辄(总是)饶人一
先。有诗云:“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原文]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注释]
量——气量。
毒——狠毒,毒辣。
丈夫——统治者所谓的有才能的男子。
[译文]
气量狭小算不上君子,不敢下毒手不能称为男子汉大
丈夫。
这一语道破了统治阶级的凶狠残暴,他们对人民从来
都是心毒手辣的。
[原文]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注释]
见《事林广记》:“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译文]
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久了,才
可以看出人心的好坏。
[原文]
长存君子道须有称心时
[注释]
存——保留。称——合适。须——等待。
[译文]
只要坚持按照孔孟之道办事,那末,总会有称心的时
候(实指克己复礼之日)。
[原文]
雁飞不到处人被利名牵
[注释]
见《古今诗话》
回雁峰——在湖南省衡阳县南,衡山七十二峰之首
也。峰山有雁峰寺。峰势如雁之回旋,故名。按世俗相传,
雁飞到此,不过,遇春而回。(见《滕王阁序》)
[译文]
大雁都飞不过去的地方,但是如果那里有名有利的
话,有人也会去。
[原文]
地有三江水人无四海心
[注释]
三江——古时各地有三江之名的水道很多,解说不一。
这里是众多水道之称,用来比喻大地的广阔。
四海——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四海犹言天下,全国各
处。这里泛指大地广阔。
[译文]
大地广阔得能容下无数水道,人却没有包容四海的宽
广的心地。
这里道出了剥削者自私自利的阶级本性。孙氏之徒鼓
吹:“四海之内皆兄弟”,纯属虚伪的说教。只有“解放全人
类才能使自己最后得到解放”的无产阶级才具有心怀全球,
放眼世界的广阔胸怀。
[原文]
有钱便使用死后一场空
[注释]
这是公开宣扬剥削阶级的腐朽的人生观。
[原文]
为仁不富矣为富不仁矣
[注释]
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见《孟子·滕
文公上》。
阳虎——鲁国正卿季氏的总管,一度挟持季氏,专鲁
国国政,失败而亡。其人与孔老二同时,字货。
[译文]
要仁爱就不能发财致富,要发财就不能仁爱。
[原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
见《论语·里仁》
喻——明白、知道。
[译文]
统治者明白大义,劳动人民只知道小利。
[原文]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注释]
见《论语·宪问》
[译文]
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贵而不骄傲,倒容易做到。
[原文]
百年还在命半点不由人
[注释]
百年——指人的一生。
这里宣扬一切听天由命,不要有所作为的宿命论观点。
[原文]
在家敬父母何须烧远香
[注释]
烧远香——到远处烧香求佛。比喻
在外积德行善做好
事。
[译文]
这话是说到远处去积德行善不如在家孝敬父母。
《名贤集》把孝敬父母作为封建道德中极重要的内容,
是对儒家“首孝悌”伦理纲常的具体化。
[原文]
家贫和也好不义富何如
[注释]
见《论语·述而》:“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
是说干不正当的事得来的富贵,我看来好象浮云一般。
[译文]
家庭和睦即使贫穷也是好的,干不正当的事,富又怎
么样呢?
[原文]
晴干开水道须防暴雨时
[注释]
干——枯渴,干旱。
[译文]
晴天干旱的时候要开好水道,以防备暴雨的来临。
比喻平时做事要留出将来退却的后路。这是明哲保身
的剥削阶级人生观。它与我们所讲的“有备无患”,“留有
余地”完全是两回事。
[原文]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
[注释]
寒门——贫寒人家。白屋——穷苦人住的茅草屋。
白屋出三公——《汉书主父偃传》士或起白屋而致三
公。
[原文]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注释]
本五种——《史记·陈涉世家》卷四十八中陈涉(陈胜)
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是说,王侯将相是没有种
的。
[译文]
王侯将相并不是天生的,有志气的男子汉大丈夫应当
奋发图强。
[原文]
欲要夫子行无可一日清
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①
成人②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注释]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中有:“谚云:成人不自在,自
在不成人”之句。
①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这句话出于《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意思是说:孔子以诗、书、礼、
乐教学生,他的学生有三千,身通六艺(诗、书、礼、乐、
易、春秋)的有七十二人。
②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
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
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意思是子路问怎
样才是全人。孔丘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
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再加上礼乐作为他的
文采,这样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了。”孔丘又说:
“现在要成为完美的人何必一定要这样要求呢?现在的人,
只要见到财利,而想到道义,遇到(国家或君主)有危急,
而肯付出生命,久处困境也不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也可
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了。”
[译文]
想要孔丘那样的德行,不可有一日的清闲。孔丘一共
有三千多学生,可是只有七十二个成为贤人。要想成为全
人就不能轻闲自在,要轻闲自在就不能成为全人。
[原文]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注释]
见《事林广记》
国正——国家能按照“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办
事。
[译文]
国家如能按照“三纲五常”办事,就能符合天意。当官
的清廉
,老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家有贤妻孝子日子就得太平安乐。
[原文]
白云朝朝过青天日日闲
[注释]
白云——古人诗中常以“白云”、“浮云”比喻小人。在
汉朝陆贾《新语·慎微篇》中有:“邪恶之蔽犹浮云之障明
也”。这里指小人的语言。
青天——此处比喻贤人。
[译文]
小人的谄言天天有,但它都象浮云一样漂浮而去,贤
人却依然安闲自在。
这是对统治阶级的美化。
[原文]
自家无运至
却怨世界难
[注释]
世界——指世道。
这是用反动的宿命论,为剥削制度的罪恶辩护。
[原文]
有钱能解语无钱语不听
[注释]
见《通俗篇》:“有钱买得鬼推磨,无力却教人顶缸。”
解语——了解说话的意思。
[译文]
有钱有势的人不用说话,别人就会按你的眼色行事。
没钱的人即使说话也没人听。
[原文]
时间风火性烧了岁寒衣
[注释]
风火性——性子如风似火,比喻时间过的飞快。
岁寒衣——过冬御寒的衣服。烧了岁寒衣,旧时入冬
后有为死人烧寒衣的习俗。
[译文]
这里比喻一年又将过去。
[原文]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注释]
见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夜苦
长,何不秉烛游①?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②?愚者爱
惜费③,但为后世嗤④,仙人王子乔⑤,难可与等⑥期
⑦。
①秉烛游——秉烛是指夜间燃烛,秉烛游是长夜之游
的意思。
②来兹——兹为年,来兹就是来年。
③费——费
用,指钱财。
④嗤——轻蔑的笑。
⑤王子乔——古代传说
中著名的仙子。
⑥等——同也,指同样成为仙人。
⑦期——等待。
[译文]
人生是短促的,考虑得太远又有什么用处呢?人在生
年里,夜晚的时间要比白天长,何不夜以继日地尽情享乐
呢!应当及时行乐,那能等到来年哪!傻人舍不得钱以致
被后人耻笑。要想成为王子乔那样的仙人,不是一般人所
能期待得到的。
[原文]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注释]
语出《五灯会元》(宋释慧明撰)。
[译文]
指责招惹是非的人,要人们离开是非,不听是非之言。
[原文]
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
报应有早晚祸福自不错
[注释]
报——报应,佛教用语。佛家有“善应有善果,恶应
有恶果”之说。《事林广记·警世格言》里有“善有善报,恶
有恶报”的话。
剥削阶级企图用唯心主义的“因果报应”论来恫吓劳动
人民,不让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斗争。
[原文]
花有重开日人无常少年
[注释]
重——再,重新。
元曲《窦娥冤》楔子里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常少年”之
语。
[译文]
要人们珍惜年华,及时享乐。
[原文]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注释]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晋书郭文传》:有猛兽
张口向文,文视其口中有横骨,乃以手探去之。温峤问曰:
“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耶”。文曰:“人无害
兽之心,则兽亦不伤人。”
[译文]
原文已转义为人无害虎心,虎倒有伤人意。
[原文]
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注释]
见《事林广记》:“入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又见高
则诚《琵琶记》中:[临江仙]连丧双亲无计策,只得剪下香
鬟。非奴苦要孝名传,正是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擒——捕捉。告人——求人。
[译文]
上山捕捉老虎是容易的,开口求人资助是很难的。
[原文]
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
[注释]
这是要人们死心塌地为统治阶级尽忠卖命。
[原文]
从前多少事过去一场空
[译文]
从前为亡奋斗的许多事情,过去以后也只是一场空。
这里宣扬“与世无争”消极颓废没落的人生观。
[原文]
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注释
]
心腹事——暗藏在心里不轻易对人说的事。
檐——即房檐。
这是宣扬***的“韬晦”之计。隐蔽自己是为了有朝
一日卷土重来。
[原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注释]
这是行将灭亡的统治者在呼吁其爪牙为他们尽忠效
力。
[原文]
凡是登途者都是福薄人
[注释]
登途者——在道途上奔波的人。
福薄——没福气。
[译文]
凡是在外奔波求生的人,都是没福气的。
把旧社会劳动人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归结到命运上,
说成是没福气,这是为剥削制度开脱。
[原文]
命贫君子拙时来小人强
[注释]
拙——笨。
《罗隐诗》载:男儿未必尽英雄,但到时来命即通。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