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2)

元曲三百首 佚名 3896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⑥凌烟阁:唐皇宫中的一座殿阁。太宗时曾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象挂在凌烟阁中。

⑦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这句形容仕途艰难。长安,唐首都;长安道,指仕途。栈,栈道,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的通道。连云栈在褒斜谷(今陕西褒城一带),这里用来形容道路的陡峭难行。

吴西逸

吴西逸,生平不详。现存小令四十七首。小令

[越调]天净沙

闲题(二首)一

长江万里归帆,西风几度阳关①,依旧红尘满眼。夕阳新雁,此情时拍阑干②。

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芳草平沙,绿柳荫中系马。夕阳西下,水村山郭人家。【说明】

原作共四首,都写夕阳西下时江关萧瑟景象,抒发离情别恨,还隐约透露出对现实的愤懑。【注释】

①阳关:地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此情时拍阑干:这句表现自己的满腹牢骚。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赵显宏

赵显宏,号学村,生平不详。现存小令二十首,套数二套。小令

[中吕]满庭芳

牧闲中放牛,天连野草,水接平芜①。终朝饱玩江山秀,乐以忘忧。青蒻笠西风渡口,绿蓑衣暮雨沧州。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说明】

原作共四首,分写渔、樵、耕、牧,借以表现一种摆脱名缰利锁、乐以忘忧的生活,寄托他厌恶官场、不满现实的情绪。【注释】

①平芜:平坦的草原。

唐毅夫

唐毅夫,生平不详。现存小令一首,套数一套。套数

[南吕]一枝花

怨雪[一枝花]不呈六出祥,岂应三白瑞①?易添身上冷,能使腹中饥。有甚稀奇,无主向沿街坠,不着人到处飞。暗敲窗有影无形,偷入户潜踪蹑迹。

[梁州第七]才苫上茅庵草舍,又钻入破壁疏篱,似杨花滚滚轻狂势。你几曾见贵公子锦裀绣褥?你多曾伴老渔翁箬笠蓑衣?为飘风胡做胡为,怕腾云相趁相随。只着你冻的个孟浩然挣挣痴痴②,只着你逼的个林和靖钦钦历历③,只着你阻的个韩退之哭哭啼啼④。更长,漏迟,被窝中无半点儿阳和气。恼人眠,搅人睡。你那冷燥皮肤似铁石,着我怎敢相偎?

[尾]一冬酒债因他累,千里关山被你迷。似这等浪蕊闲花也不是久长计⑤,尽飘零数日,扫除做一堆,我将你温不热薄情化做了水。【说明】

作者借怨雪来为遭遇冷落的读书人鸣不平,发泄他对现实的不满。【注释】

①“不呈六出祥”二句:前人说大雪是丰年的预兆,因此称它

祥瑞。雪花有六辦,因此称六出。三白瑞,指正月下三次雪,可使庄稼繁茂。《朝野佥载》:“正月见三白,田公笑赫赫。”又引北人谚曰:“要宜麦,见三白。”

②只着你冻的个孟浩然挣挣痴痴:孟浩然风雪骑驴事见苏彦文[斗鹌鹑]《冬景》注⑦。挣挣痴痴,形容他被雪冻得痴呆了。

③逼得个林和靖钦钦历历:林和靖,即宋诗人林逋,他恬谈好古,不慕名利,终生隐居于西湖孤山,植梅蓄鹤以自伴。他的集子中有好几首咏雪诗,流传当时。钦钦历历,形容他冻得发抖。

④阻的个韩退之哭哭啼啼;参见苏彦文[斗鹌鹑]《冬景》注⑥。

⑤浪蕊闲花:指雪花。

朱庭玉

朱庭玉,生平不详。现存小令四首,套数二十二套。套数

[大石调]青杏子

送别[青杏子]游宦又驱驰①,意徘徊执手临岐②,欲留难恋应无计。昨宵好梦,今朝幽怨,何日归期?

[忆江南]肠断处,取次作别离③。五里短亭人上马④,一声长叹泪沾衣,回首各东西。

[初问口]万叠云山,千重烟水,音书纵有凭谁寄?恨萦牵,愁堆积,天,天不管人憔悴!

[怨别离]感情风物正凄凄,晋山青,汾水碧⑤,谁返扁舟芦花外,归棹急,惊散鸳鸯相背飞。

[擂鼓体]一鞭行色苦相催,皆因些子⑥。浮名薄利,萍梗飘流无定迹,好在阳关图画里。

[催拍子带赚煞]未饮离杯心如醉,须信道“送君千里”⑦。怨怨哀哀,凄凄苦苦啼啼。唱道分破鸾钗,丁宁嘱咐好将息。不枉了男儿堕志气,消得英雄眼中泪。【说明】

作者以套数见长。本篇写夫妇离别,从执手临岐,联想到行人踪迹的无定,别后信息的难通,直至妻子对丈夫的叮咛嘱咐,丈夫对妻子的感激流泪,表现得相当真切动人。放在封建社会的历史环境来看,有一定典型意义。【注释】

①游宦:一本作宦游,均指为求官而出游。

②临岐:指在分手的路口。

③取次:轻易。

④五里短亭:古代为行人休憩,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

⑤晋山青,汾水碧:晋山,指今山西一带的山;汾水,在今山西省境内,亦名汾河。

⑥皆因些子:都因为这些。些子,指下句说的浮名薄利。

⑦须信道“送君千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是古代的成语。这里省略了下半句。

李伯瑜

李伯瑜,生平不详。现存小令一首。小令

[越调]小桃红

磕瓜木胎毡衬要柔和,用最软的皮儿裹①。手内无他煞难过,得来呵,普天下好净也应难躲②。兀的般砌末③,守着个粉脸儿色末,诨广笑声多④。【说明】

磕瓜是我国古代一种叫作打诨的滑稽戏里用的道具,也叫皮棒槌。打诨由付末和付净两个角色主演。付末手执磕瓜,向净发问,在对答中经常用磕瓜打他,以引起观众的哄笑。这首小令不仅写出了磕瓜的形态,作用,同时反映当时参军戏演出的场景。语言生动泼辣,表现书会才人的作风。【注释】

①“木胎毡衬”二句:写磕瓜用木胎衬以毛毡,外面再包上一层软皮。

②好净:即演打诨的净角。

③砌末:指戏剧演出用的道具。

④粉脸儿色末:指搽大白脸的付末。

李德载

李德载,生平不详。现存小令十首。小令

[中吕]喜春来

赠茶肆金芽嫩采枝头露①,雪乳香浮塞上酥②,我家奇品世间无。君听取,声价彻皇都。【说明】

原作共十首,都是夸耀茶的香味,以及煎茶的妙手的。这是最后一首,象是为茶肆打的广告,这是散曲创作中少见的现象。【注释】

①金芽嫩采枝头露:指清早枝头还带着露珠时便将茶树的嫩芽采下。

②雪乳香浮塞上酥:形容茶香。塞上酥,塞外少数民族用的奶茶。李致远

李致远,生平不详;一说江右人。现存小令二十六首,套数四套。小令

[中吕]红绣鞋

晚春杨柳深深小院,夕阳淡淡啼鹃,巷陌东风卖饧天①。才社日停针线②,又寒食戏秋千③,一春幽恨远。【说明】

表现晚春景致。在清淡的色彩中,透露出一片生机。【注释】

①饧(xínɡ形):一种用麦芽或谷芽熬煎成的软糖。

②社日停针线:社日,祭社神的日子,有春社、秋社之分。这里说的是春社,近春分前后。古代荆楚一带的风俗:社日,群众结宗会社,在树下杀牲口祭社神,妇女停止针线。

③寒食戏秋千:冬至后一百五日,合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禁火三天,群众以玩秋千为戏。

张鸣善

张鸣善名择,号顽老子,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流寓扬州。曾官宣慰司令史,有《英华集》及杂剧《烟花鬼》《夜月瑶琴怨》《草园阁》三种,都已失传。现存小令十三首,套数二篇。小令

[双调]水仙子

讥时铺眉苫眼早三公①,裸袖揎拳享万钟②,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③。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④,两头蛇南阳卧龙⑤,三脚猫渭水非熊⑥。【说明】

作者直言不讳地把黑白颠倒、贤愚莫辨的丑恶现实揭露得十分深刻,把当朝权贵骂得痛快淋漓。结末三句结合民间俗语与文人雅词,构成工整的鼎足对,是散曲中的警句。【注释】

①铺眉苫眼早三公:装模作样的早已是三公。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这里泛指高官。铺眉苫眼,即舒眉展眼,这里有装模作样之意。

②裸袖揎拳享万钟:会吵会闹的人享受万钟的俸禄。裸袖揎拳,俗语,捋起袖子准备打架的样

子。

③大纲来都是哄:大纲来,犹言总之。哄,胡闹意。原误作烘,现改正。

④五眼鸡岐山鸣凤:五眼鸡,好斗的公鸡;也作忤眼鸡。岐山,在今陕西岐山县。传说周文王时鸾鹫鸣于山,后人称为凤凰山。

⑤两头蛇南阳卧龙:两头蛇,头部歧生的蛇,相传它是剧毒的。南阳卧龙,即诸葛亮,参见查德卿[折桂令]《怀古》注①。

⑥三脚猫渭水非熊:三脚猫,俗指只会败事的人。渭水非熊,指吕尚,参见查德卿[折桂令]《怀古》注③。

李伯瞻

李伯瞻,号熙怡,据孙楷第先生考证,即元初功臣李恒的孙李屺,官至翰林直学士,阶中议大夫。善书画,能词曲。现存小令七首。小令

[双调]殿前欢

省悟驾扁舟,云帆百尺洞庭秋。黄柑万颗霜初透,绿蚁香浮①。闲来饮数瓯,醉梦醒时候,月色明如昼。白蘋渡口,红蓼滩头。【说明】

原作共七首,都是抒发作者厌倦仕途、逍遥于山水田园的情趣。这是第五首,写的是洞庭秋色,气象特别开阔。【注释】

①绿蚁:本指新发醅的酒,上有浮渣。这里即指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