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
一
【原文】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
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译文】
词把境界作为最高要求。有境界自然形成高格,自然会有名
句。五代北宋词之所以绝妙无比正在于此。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
孤舟。笛在月明楼。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
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
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
愁肠,化作相思泪。
二
【原文】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
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
想故也。
【译文】
有造境,有写境,这就是理想和写实两派分别之所在。然而
这两种境界很难加以区别。这是因为大诗人所虚构的境界,一定合
乎自然,所描写的境界,也一定邻近理想的缘故。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
悠悠。肠断白*频洲。
蝶恋花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车历辘牵金井。唤起两眸
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
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
相应。
三
【原文】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
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①。无我之境,以物观
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注释】
①著:音zhuó,附着
【译文】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
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就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就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所以外物都染上了我的感情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所以分不清什么是我,什么是物。古人仁词,写有我之境的是多数,然而未尝不能写无我之境,这全在于杰出的词人敢于独
树一帜。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
游冶处①,楼高不见章台路②。雨横风狂三月暮③。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
秋千去④。
【注释】①玉勒雕鞍:镶玉的马笼头和雕花的马鞍。此指骑马之人。②章台代指歌楼妓馆。③雨横风狂:指风雨猛烈。④乱红:凋零纷乱的落花。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①。桃源望断无寻处②。可堪孤馆
闭春寒③,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
素。④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⑤,为谁流下
潇湘去⑥?
【注释】①津渡:渡口。②桃源:此指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之地。望断:久久
遥望,一直望到极远处。③可堪:哪堪。孤馆:孤零零的驿馆。④"驿
寄"两句:指亲友的书信问候。⑤幸自:本自。⑥为谁:为何,为什么。
四
【原文】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译文】
无我之境,诗人只有在感情平静的时候才能得到。有我之境,
在从激动转向平静的时候得到。所以,一种境界优美,一种境界宏壮。
水龙吟
梨花
周邦彦
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
路,残红敛避。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
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别有风
前月底。布繁英,满园歌吹。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
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
英谩好,与何人比?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
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五
【原文】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
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
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
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译文】
自然人生中的事物,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然而,把它们
描写于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之中,必然要遗弃它们原有的联系和制
约状态。所以,虽然是写实家,也是理想家。另一方面,不管什么样
的虚构的境界,它的材料必然来自于自然人生,而它的组织结构也
必须遵循自然人生的法则。所以,虽然是理想家,也是写实家。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
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
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念奴娇
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
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
令夕何夕。
六
【原文】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
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译文】
境界并不仅仅指景物描写。喜怒哀乐,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种
境界。所以,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的诗歌,才叫做有境界,否则就叫
做没有境界。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
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
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歌子
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
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
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七
【原文】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
花弄影",著一
"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译文】
“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上一个"闹"字,境界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云破月来花弄影",用上一个"弄"字,境界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①。绿杨烟外晓寒
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②,肯爱千
金轻一笑③。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④。
【注释】①縠皱:有细匀皱褶的纱。此处形容湖水波纹匀细。棹:船桨。此处代
指船。②浮生:人生。③肯:岂肯。④晚照:夕阳余辉。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①,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
回?,临晚镜,伤流景②,往事后期空记省③。沙上
并禽池上暝④,云破月来花弄影⑤。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⑥。
【注释】①水调:曲名,传为隋炀帝所制。②流景:似水流逝的年华。③后期:后会的期约。记省:记忆,记得。④并禽:双飞双宿的禽鸟。
⑤云破月来:月亮破云而出。花弄影:花影摇曳。⑥落红:落花。
八
【原文】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何遽①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
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也②。
【注释】①遽:音jù,就,竟。②秦观《踏莎行》一词。
【译文】
境界有的壮阔有的小巧,然而不以此区分高低优劣。”细雨
鱼儿出,微风燕予斜。”为什么就不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
帘闲挂小银钩"。为什么就不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呢?
水槛遣心二首
杜甫
去郭轩楹敞①,无村眺望赊②。澄江平少岸③,幽树晚多
花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
三家。
【注释】①去郭:指远离城郭。轩楹:指榭上的廊柱。②赊:远。③澄江:
江水澄澈。此指锦江。少岸:江涨水阔,几与岸平,故日。④幽树:幽深的树
林。
后出塞五首(其二)
杜甫
朝进东门营①,暮上河阳桥②。落日照大旗③,马鸣风
萧萧。平沙列万幕④,部伍各见招⑤。中天悬明月,
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
谁⑥?恐是霍*姚⑦。
【注释】①东门:即上东门,洛阳东面之门。②河阳桥:在今河南孟津县境,
黄河上的浮桥,为当时通往河北的要津。③大旗:大将所用之旗。④幕:军
帐。⑤部伍:部曲行伍。⑥大将:指招募统军之将。⑦霍*姚:指汉代
名将霍去病,武帝时曾为*姚校尉。
九
【原文】
严沧浪《诗话》谓①:“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
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
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
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②,犹不过道其面
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注释】①即严羽的《沧浪诗话》。严羽,自号沧浪逋客,南宋诗人。②王士
禛: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清代诗人。有《衍波词》及词话《花草蒙拾》。
【译文】
严羽《沧浪诗话》说:“盛唐
诗人,只追求兴趣,羚羊挂角,无
迹可求。所以他们作品的妙处,透彻玲珑,不可拼凑而成。就像空
中的声音、相中的色彩、水中的月影、镜中的映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我认为,北宋以前的词也是如此。然而,严羽所说的兴趣,王士禛所
说的神韵,还不过说明了现象,不如我提出"境界"两字,才探求到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