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人间词话3(1 / 2)

🎁美女直播

三十四

【原文】

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

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①以下,则用代

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

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

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②。

【注释】①吴文英:号梦窗,南宋词人。②宋俞文豹《吹剑三录》云:“东

坡问少游别后有何作?少游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坡曰:十

三个字只说得一个骑马楼前过。"此事另见《花庵词选》和宋人曾慥的《高

斋诗话》。

【译文】

词忌用替代字。周邦彦《解语花》词的"桂华流瓦",境界极为

美妙。可惜用"桂华"两个字代替"月"吴文英以下的词人,就用代

字更多了。之所以如此,不是文意不充实,就是文辞不巧妙。大概

文意充实就来不及用代字,文辞巧妙就不必用代字。这就是秦观的

“小楼连苑""绣毂雕鞍"之所以被苏轼讥笑的原因。

解语花

周邦彦

风销焰蜡①,露浥烘炉②,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③。纤

云散,耿耿素娥欲下④。衣裳淡雅。看楚女、**一

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

放夜⑤,望千门如昼⑥,嬉笑游冶。钿车罗帕⑦。相逢

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

清漏移,飞盖归来⑧,从舞休歌罢。

【注释】①焰蜡:一作"绛蜡",蜡烛。②浥:沾湿。烘炉:一作"红莲",指

花灯。③桂华:代指月光。④耿耿:明亮貌。素娥:嫦娥,亦指仙女。

⑤放夜:夜间驰禁。⑥千门:原指宫内千门万户,此谓市井百姓之千家万户。

⑦钿车:以金花为装饰的车。⑧飞盖:疾驰的车辆。盖,车篷,此指车。

水龙吟

秦观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

绣毂雕鞍骤①。朱帘半

卷,单衣初试,清明

时候。破暖轻风,弄

晴微雨,欲无还有。卖

花声过尽,斜阳院落,

红成阵、飞鸳甃②。

玉佩丁东别后。怅

佳期、参差难又③。名

缰利锁④,天还知道⑤,

和天也瘦⑥。花下重门,

柳边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

月,向人依旧。

【注释】①绣毂雕鞍:指华美的车马。

②鸳甃:用对称的砖瓦砌成的井壁。借

指井。③参差:蹉跎,错过。④名缰利锁:谓功名利禄如束缚人的绳索和锁

链。⑤还:如其。⑥和:连。

三十五

【原文】

沈伯时《乐府指迷》云①:“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

刘郎等字。说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

若惟恐人不用代字者。果以是为工,则古今类书具在,又安用词

为耶?宜其为《提要》所讥也。

【注释】①沈义夫:字伯时,元代词论家。《乐府指迷》,沈义夫撰。《四库提要·集

部·词曲类二》有"乐府指迷"条。

【译文】

沈义夫《乐府指迷》说:“说桃不能直接点明桃,必须用红雨

刘郎等字代替。咏柳不能直接点明柳,必须用章台灞岸等字

代替。”好像惟恐人不用替代字。如果把这当成工巧,那么从古到今

的类书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又何必作词呢?难怪他被《四库全书总目

提要》所讥笑。

三十六

【原文】

美成《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

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

有隔雾看花之恨。

【译文】

周邦彦《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

举。”真正描绘出了荷花的神态。感到姜夔的《念奴娇》《惜红衣》两

首词,仍然好像隔雾看花,令人感到遗憾。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①,消溽暑②。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③。叶上初

阳干宿雨④。水面清圆⑤,一一风荷举

⑥。故乡遥,

何日去?家住吴门⑦,久作长安旅⑧。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⑨。

【注释】①燎沉香:焚香。燎,细燃。沉香,一种名贵熏香料。②溽暑:闷热

潮湿。③侵晓:拂晓。侵,接近。④宿雨:经夜的雨。⑤清圆:指荷

叶。⑥举:状池荷舒展亭立之态。⑦吴门:苏州的别称。此处借指清真故

乡钱塘(今杭州)。⑧长安:借指都城汴京(今开封)。⑨芙蓉浦:开满荷

花的池塘。

念奴娇

姜夔

闹红一舸①,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来

到②,水佩风裳无数③。翠叶吹凉,玉容消酒④,更洒菰

蒲雨⑤。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

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⑥,愁入

西风南浦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

多少⑧,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①闹红一舸:谓小船荡漾在荷塘中。②三十六陂:此指许多荷池。三

十六,极言其多。陂,水塘。③水佩风裳:指荷花荷叶。李贺《苏小小墓》:

“风为佩,水为裳。”④玉容消酒:谓荷花粉白,如美女面容,酒晕才消。

⑤菰蒲:水草。⑥舞衣:指荷叶。⑦南浦:南边水畔。后指送别之地。

⑧田田:状荷叶。

三十七

【原文】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①词,原唱而

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注释】①章楶:字质夫,北宋词人。

【译文】

苏轼《水龙吟》咏杨花,虽然是和韵却像原唱。章楶词虽然是

原唱,然而像和韵。才能的高低不可强求由此可见。

水龙吟

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

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①,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②,垂垂欲下③,依前被、风扶起。兰

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

数④,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

章台路杳⑤,金鞍游荡⑥。有盈盈泪。

【注释】①游丝:飘扬于空中的蜘蛛或青虫所吐之丝。②傍:紧挨着。散漫:

散开。③垂垂:缓缓地。④香球:指柳絮。⑤章台路:指游冶之路。

⑥金鞍:华丽的马鞍。此处借指游冶之人。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①。抛家傍路②,思

量却是,无情有思③。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

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

何在④,一池萍碎⑤。春色三分⑥,二分尘土,一分流

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①从教坠:任其飘零坠落。从,任凭。教,使。②抛家傍路:指杨花

飞离了枝头,坠落路边。③无情有思:看似无情,实则自有愁思。④遗踪何

在:留下来的踪迹在哪里。此指雨后杨花的下落。⑤一池萍碎:谓杨花飘落水

面化作一池零乱的浮萍。⑥春色:指杨花。

三十八

【原文】

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邦卿①《双双燕》次

之。白石《暗香》《疏影》,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着,视古人"江

边一树垂垂发"等句何如耶?

【注释】①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南宋词人。

【译文】

咏物词,自然是以苏轼《水龙吟》最工致,吏达祖《双双燕》次

之。姜夔的《暗香》《疏影》,格调虽高,却没有一句话描绘得鲜明传

神,比起古人的"江边一树垂垂发"等诗句,其高下又怎样呢?

双双燕

史达祖

过春社了①,度帘幕中间②,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③,试

入旧巢相并④。还相雕梁藻井⑤,又软语、商量不定⑥。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

润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⑧。红楼归晚⑨,看足柳昏

花暝⑩。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

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

【注释】①春社:古时祭社神之日,在春分前后。此时正是燕子归来季节。

②度:推测,

猜想。一解飞过。③差池:燕子飞时羽翼参差不齐貌。④试:

试探。相并:一起巡视一番。⑤雕梁:饰有图案的房梁。藻井:俗称天花板。

⑥软语:指燕子柔和轻昵之声音。⑦芹泥:水边长芹草之处的泥土。⑧竞夸

轻俊:比赛飞姿轻盈俊美。⑨红楼:此指富贵之家,燕子巢居处。⑩柳昏花

暝:状傍晚烟霭笼罩花柳之景。芳信:对别人书信之敬称。此指所怀之人的

书信或信息。翠黛双蛾:指妇女修长柔美的双眉。

暗香

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

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①,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②。江国。正寂

寂。叹寄与路遥③,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

相忆④。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

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①何逊:南朝梁诗人,在扬州有《咏早梅》诗。②香冷入瑶席:谓在

石湖(作者友)家精美的坐席上赏梅。③叹寄与路遥:意谓使人感叹的是,想

把梅花寄与友人,只因路途太遥远。④红萼:指红梅。耿相忆:怀念故旧,耿

耿难忘。

三十九

【原文】

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

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

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

“隔"字。北宋风流,渡江①遂绝。抑真有运会②存乎其间耶?

【注释】①渡江:指宋室南渡。②运会:谓时运际会。

【译文】

姜夔的写景词,比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

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然格调高超音韵

谐婉,然而却像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史达祖、吴文英等词人写景的

弊病,都在于一个"隔"字。北宋词人的流风余韵,到南宋就荡然无

存了,也许真是时势风习所决定的吧?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①,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②,

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③,废池乔木,犹厌言

兵。渐黄昏、清角吹寒④,都在空城。杜郎俊赏⑤,

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⑥,青楼梦好⑦,难赋

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

药⑧,年年知为谁生!

【注释】①淮左名都:指扬州。宋时扬州为淮南东路治所。②春风十里:指昔

日扬州的繁华。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③自胡

马、窥江去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人初犯扬州;其后绍兴三十一年(1161)

再犯扬州。白石所见当是二次扬州被犯之后情景。④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⑤杜郎俊赏:谓杜牧英俊聪颖,善于欣赏。⑥豆蔻词工:指杜牧《赠别》诗

句:“娉娉嫋嫋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⑦青楼梦好:指杜牧《遣怀》诗句: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青楼,指歌馆妓院。⑧红药:指芍药花。

点绛唇

姜夔

燕雁无心①,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

雨②。第四桥边③,拟共天随住④。今何许⑤?凭栏

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释】①燕雁:北方飞来之雁。燕,地名。此处泛指北方。②商略:犹言商

量,筹划,酝酿。③第四桥:吴江城外之甘泉桥,以泉品居第四,故名。

④拟:打算。共:与,和。天随:即天随子,陆龟蒙号,苏州人,曾隐居松江甫

里。⑤何许:盖含何时、何处、为何、如何之意。

四十

【原文】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①之诗不隔,延年②则

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③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

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

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

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