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
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
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注释】①陶:陶渊明。谢:谢灵运。②延年:颜延之,字延年,南朝宋诗人。
③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词人。
【译文】
请问"隔"与"不隔"的区别。回答说:陶渊明、谢灵运的诗不
隔,颜延之的诗就稍微有些隔。苏轼的诗不隔,黄庭坚的诗就稍微
有些隔"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这两句诗,妙处只在于不隔。
词也是如此。就以一位词人的一首词而论,比如,欧阳修的《少年游》
咏春草上半阕:“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
月,行色苦愁人"句句所描写的景物都浮现于眼前,便是不隔。到
后面说:“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就隔了。姜夔的《翠楼吟》:“此地。
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疑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便是不隔。到"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就隔了。然而南宋词即使不
隔的地方,比起前代词人来,也自有深浅厚薄的区别。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①,飞鸿响远音②。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
沉。进德智所拙③,退耕力不任④。徇禄反穷海,卧疴
对空林⑤。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
目眺岖嵚⑥。初景革绪风⑦,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
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
永久⑧,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注释】①"潜虬"句:喻深藏不露、孤高自赏的生活。②"飞鸿"句:喻奋
进高飞、声名动世的境界。③进德:谓进取功业,施恩德于世人。④退耕:
谓退隐田园,以耕作自资。⑤卧疴:指患病卧床。⑥岖嵚:山形参差耸
立。⑦初景:新春的阳光。绪风:残冬的余风。⑧索居:一人独居。
昔昔盐
薛道衡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①。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
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②,风月守
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③。盘龙随镜隐,彩凤
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④,空
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
那能惜马蹄。
【注释】①蘼芜:一种香草,叶作羽状,夏季开白花。古人相传蘼芜可使妇女多
子.②荡子:游子,指所思之人。③双玉:即双玉筋,指泪痕。④暗
牖:窗洞。
四十一
【原文】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
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
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
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
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译文】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
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像这样,才
算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
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像这
样,才算不隔。
古诗十九首(其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
游①?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②。愚者爱惜费③,但为
后世嗤④。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注释】①秉烛游:手持烛火放情游乐。②来兹:来年。③惜费:吝惜钱财。
④嗤:讥笑。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①,阴山下,天似穹庐②,笼盖四野③。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④。
【注释】①敕勒川:敕勒族聚居的地方。川,平原,平地。②穹庐:游牧民族
所住的圆顶帐幕,即***。③笼盖:笼罩,覆盖。四野:周围空阔的原野。
④见:同"现",呈现,显露。
四十二
【原文】
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其
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
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译文】
从古到今的词人,若论格调高绝,没有比得上姜夔的。可惜
他不在意境上用力气,所以感到他的作品缺乏言外之味、弦外之音,
终究不能进入第一流词人的行列。
江梅引
姜夔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
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
算空有、古木斜晖。**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
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四十三
【原文】
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①有气而乏韵。其堪与
北宋人颉颃②者,唯一幼安③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
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
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
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
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④之概,宁后世龌
龊小生所可拟耶?
【注释】①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诗人。有《剑南诗稿》《放翁词》。
②颉颃(jiéhánɡ):意为不相上下或相抗衡。③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词人。④语见萧统《陶渊明集·序》:“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译文】
南宋词人,姜夔格调高然而没有情致,陆游有气势然而缺乏
韵味。其中能够和北宋词人相抗衡的,只有辛弃疾一人。近年的词
人尊崇南宋而疏远北宋,以为南宋词可以学,北宋词不可学。学习
南宋的词人,不尊崇姜夔,就尊崇吴文英,以为姜夔、吴文英可以学,
辛弃疾不可学。即使是学辛弃疾的,也大多效法他的粗犷、滑稽,以
为他的粗犷、滑稽处可以学,长处不可学。辛弃疾的长处,在于有性
情,有境界。就是只以气象而论,也有"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
上"的气概,这难道是后世品格低下的小子所能比拟的吗?
水调歌头
多景楼
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
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
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
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
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
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
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水龙吟
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辛弃疾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
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
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
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
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
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
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
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四十四
【原文】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
之效捧心也①。
【注释】①东施之效捧心:即东施放颦,意为仅从外表形式上机械地模仿别人。典
出《庄子·天运》。
【译文】
苏轼词旷达,辛弃疾词豪放。没有他们两个人的胸襟气度而
学习他们的词,就好像东施模仿西施捂心口皱眉头一样。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
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
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
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
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
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
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
,
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
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四十五
【原文】
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①之风。
白石虽似蝉蜕尘埃,然终不免局促辕下。
【注释】①伯夷、柳下惠:在古代被尊为高风亮节之士的典型。语见《孟子·尽
心下》。”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
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
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译文】
读苏轼、辛弃疾词,必颂看到他们广阔的胸怀高远的情致,有
伯夷、柳下惠的风度,姜夔虽然貌似超脱尘世,然而终究左顾右盼、
局促不安。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
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
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
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
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四十六
【原文】
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①。若梦窗、梅溪、玉
田②、草窗③、西麓④辈,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⑤而已。
【注释】①狂、狷:见《论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②张炎:
字叔夏,号玉田,南宋词人。③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南宋词人。④陈
允平:字君衡,号西麓,南宋词人。⑤乡愿:语见《论语·阳货》。引申为见识
简陋。
【译文】
苏轼、辛弃疾,是词人中的狂者。姜夔,还不失为狷者。像吴
文英、史达祖、张炎、周密、陈允平这些词人,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却
都不过是乡愿而已。
满江红
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
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
风物岂无情,殷勤说。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
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
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
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
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
怜白发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