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甄文君就想过,如果卫庭煦是孤舟上击筑之人,那么为她传话的婢女必定是亲信。传话之人的声音不像小花也不是灵璧,甄文君并未见到这样一个人追随卫庭煦左右,不可能用过那一次后便不再启用,这不合常理。
没想到这个结也被解开了。
真相就在眼前,甄文君却视它为洪水猛兽,犹豫着要不要上前。
辗转反侧焦虑不堪。
离大婚之日还有五天的一个清晨,甄文君收到了步阶的死讯。
第168章诏武四年
天子赏赐的新婚府邸打扫完毕,家当器具也都从卓君府搬过去了。大婚即将到来,筵席已布东陈三鼎,婚服齐备墨车待发。卫家的家奴全都过来帮忙,大婚的祖训和习俗不可更改,可这对新婚佳偶是两位女子,这可是有史以来第一遭。别说本朝,就是往上翻个千年也找不出可借鉴的例子。又因这场大婚关系重大,天子特意交待不容有任何的闪失及失礼之处,弄得少监游铭心惊胆战的,生怕哪个环节出了纰漏,吃不了兜着走。
这座新的府宅依旧在万泉坊内,其实就在卓君府的隔壁,是曾经秘书监的府邸,比卓君府宽敞了一倍有余。前任秘书监被调任地方刺史后这处府邸就空了下来,李延意觉得她们妻妻二人之前住的卓君府实在太小,即便当今她带头提倡节俭,也不能让自己的心腹之臣住在一处走不了两步路的小宅子里,便将秘书监的府邸赐给了她们,当做新婚贺礼。
其实甄文君和卫庭煦还是更喜欢卓君府,就算小也是她们亲手一点一点布置打造起来的,处处都是她们的心血,都是她们最喜欢的妆点。天子的赏赐也不能不要,甄文君都想好了,待大婚之后,她就找人将卓君府和秘书监府中间这道墙砸通,两宅合为一宅。她们还住在卓君府内,陛下赐的府邸可以改造成后院。先前想要的书斋、流水栈道和更大的热泉池现在都有着落了。
卫庭煦和甄文君要成婚的消息在中枢的推波助澜下很快传到了民间,本来民间是痛恨万向之路的,觉得此路除了大量增加劳役之外对于百姓没有任何好处。商贸繁荣也都是汝宁和沿线城镇繁荣,其他的小城镇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利益,反而让本就没钱没粮的百姓负担更重。
对李延意和卫庭煦的反感一直延续到诏武三年的年底。
万向之路在大聿天子和流火国国王,以及迫不及待想要分一杯羹的沿途小国的全力推动下,道路贯通驿站拔地而起,往来的商队成本大大降低。一时间从京师汝宁到地方各郡,类似南崖、平苍、洞春等郡内的较大城镇都充斥着来自异域的商队和商品,渐渐往其他地方渗透。
贸易繁荣连带着各地的瓷窑、作坊也迅速活跃,终于尝到甜头的百姓开始念及李延意的好,开始赞颂卫庭煦的功绩是实实在在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