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奶奶(2 / 2)

🎁美女直播

“奶奶,我可以过来跟你待一下吗?”

“怎么啦?你找不到什么事可以跟珍妮在楼上做吗?”

西莉亚迟疑了一两分钟,才想到满意的句子,终于说出口:“今天下午育婴室里不太对劲。”

奶奶笑了,说:“嗯,这话倒也没有说错。”

偶尔,西莉亚跟珍妮闹翻时,她总是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又难过。这天下午却是出其不意地祸从天降。

话说她们正在争论西莉亚娃娃屋里的家具怎么摆放才恰当,争论到某个关头,西莉亚顺口就用法文说:“可是,我可怜的女孩……”结果闯了祸,珍妮马上哭了起来,用法文滔滔不绝说了一大堆。

对,无疑她是个穷人家女孩[6],诚如西莉亚所说的,可是她家虽穷,却是诚实可敬的。坡市的人都很尊敬她父亲,连市长都跟他有交情。

“可是我从来没说过……”西莉亚才刚开口。

珍妮又抢过话。

“不用说,小借这么有钱,打扮得这么漂亮,爸妈去旅行,身上穿的又是丝绸衣裳,认为她,珍妮,就跟街上的乞丐差不多……”

“可是我从来没说过……”西莉亚又开口了,愈来愈感困惑。

但即使是穷人家的女孩也有感受的,她,珍妮,也有她的感受。她很受伤,伤到心底了。

“可是,珍妮,我爱你呀!”西莉亚绝望地叫道。

但是珍妮不为所动,取出了她最难做的女红,那是为奶奶一件长袍做的围领,沉默不语缝了起来,摇头拒绝理会西莉亚的恳求。当然,西莉亚一点也不知道吃中饭时,玛丽和凯蒂曾说,珍妮的家人一定很穷,才会把女儿赚的钱都拿走。

面对这样搞不懂的局面,西莉亚只好撤退,下楼去饭厅里。

“那你想做什么呢?”奶奶透过眼镜上方窥看着她问。一个大毛线球掉到了地上,西莉亚捡了起来。

“讲你小时候的事情给我听,你喝完茶之后下楼说些什么。”

“我们全都一起下楼去敲起居室的门,我父亲就会说:‘进来。’然后我们就全都进去,把门关上。请注意,关门时没有声音的,永远要记得关门时不可以有声音,没有一个淑女会砰地一下关门的。说真的,我年轻时根本就没有哪个小姐会去关门,因为会让手变形不好看。桌上有姜酒,每个小孩都可以喝一杯。”

“然后你们说……”西莉亚提示着,其实她对这个故事早已倒背如流了。

“我们每个轮流说:‘父亲、母亲,我对你们尽孝道。’”

“然后他们说?”

“他们说:‘孩子们,我爱你们。’”

“喔!”西莉亚在欣喜若狂之中扭动着身子。她也说不上来为什么特别喜欢听这个故事。

“讲讲教堂里唱诗歌的事。”她催着说,“你和汤姆叔公的事。”

奶奶一面拼命勾织着,一面重复着那个经常说的故事。

“有块大板子上写了诗歌的编号,教堂执事通常会念出编号。他声音很响亮。‘我们现在来唱诗赞美神的荣耀,诗歌第……’然后他停下来,因为板子放倒了。他又重新说:‘我们现在来唱诗赞美神的荣耀,诗歌第……’接着又说了第三遍:‘我们现在来唱诗赞美神的荣耀,诗歌第……喂,比尔,你把那板子放正。’”

奶奶是个很优秀的演员,最后那句话用伦敦土话说出来,可真叫绝。

“然后你和汤姆叔公哈哈大笑。”西莉亚提示说。

“对,我们两个都笑了。然后我爸爸看着我们,就只是看着我们而已。可是等我们回到家之后,他就命我们上床去,不准吃中饭。而那天还是米迦勒节[7],吃米迦勒鹅的日子。”

“结果你们吃不到鹅。”西莉亚敬畏地说。

“结果我们吃不到鹅。”

西莉亚对这场灾难深深思考了一两分钟之后,深深叹口气说:“奶奶,把我变成一只鸡。”

“你已经是个大女孩啦!”

“哦,不,奶奶,把我变成一只鸡。”

奶奶放下勾织女红,摘下眼镜。

这出喜剧的玩法,是从进到怀特利先生的店铺开始,奶奶要找怀特利先生本人,因为要准备一顿很特别的晚饭,所以要买一只特别好的鸡。怀特利先生本人能否帮忙挑一只鸡呢?奶奶轮流扮演自己和怀特利先生。挑好的鸡包了起来(这部分由西莉亚和一张报纸担纲)带回家,鸡腹内填了馅,鸡用线扎好,穿到烤叉上(这时引来开心的尖叫声),架在烤炉里,烤好之后放在盘子里,这时高潮戏来了:“萨拉,萨拉,赶快来,这只鸡是活的!”

噢!真是没有几个玩伴比得上奶奶。真相是,奶奶跟你一样喜欢玩。她也很好心,在某些方面比妈妈还好心,要是缠得她够久(通常也够久的),她就会让步,甚至会给你那些对你有坏处的东西。

爸妈写信来了,用很清楚的字体一个个字写出来。

我的亲亲小宝贝:

我的小丫头好吗?珍妮有没有带你去好好散步?你的跳舞课上得开心吗?这里的人差不多都有张近乎黑色的脸孔。听说奶奶要带你去看哑剧,她可真好,不是吗?我肯定你会很感激,而且会尽量做好,让自己成为奶奶的小帮手。奶奶对你这么好,我相信你一直都很听她的话,做个乖孩子。请代我请小金吃一粒大麻籽。

爱你的爸爸

我亲爱的宝贝:

我真的很想念你,但我相信你跟亲爱的奶奶在一起过得很开心,她对你这么好,而你又这么乖、这么听话,懂得讨奶奶开心。这里的阳光很灿烂,花开得很漂亮。你能不能做个聪明的小女孩,帮我写信给龙斯呢?奶奶会帮你在信封上写好地址。你叫龙斯摘好圣诞玫瑰,送去给奶奶。告诉她,圣诞节那天给汤米一大碟牛奶。

给我的宝贝小羊儿、小鸽南瓜很多个吻。

妈妈

充满爱的信,两封很可爱、很可爱的信。为什么西莉亚觉得喉头哽住了呢?圣诞玫瑰……种在树篱下面的花坛里……妈妈把花跟青苔一起插在大碗里,妈妈在说:“看看这些漂亮盛放的花。”妈妈的声音……

汤米,那只大白猫。龙斯,口里嚼着东西,永远在嚼着。

家,她想回家。

家,有妈妈在那里……宝贝小羊儿、小鸽南瓜,这是妈妈语带笑声、突然紧紧抱她一下时的昵称。

噢!妈妈……妈妈……

奶奶从楼梯上来,说:“怎么了?你在哭?你哭什么呀?你没有鱼卖了。”

这是奶奶的说笑,她总是这样说。

西莉亚很不喜欢这说笑,因为让她更想哭了。当她不开心的时候,她不想要奶奶在身边,根本就不想要见到奶奶,因为不知何故,奶奶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她从奶奶身边挤过去,溜下了楼,走进厨房里。萨拉正在烘焙面包。

萨拉抬头看她。

“收到妈妈来信了?”

西莉亚点点头,眼泪又流下来了。噢!空虚寂寞的世界。

萨拉继续揉着面团。

“她很快就会回家,亲爱的,她很快就会回家了。你留心等消息吧。”

她把面团放在面板上搓揉起来。她的声音听来遥远而有安抚作用。

她掐下一小块面团。

“蜜糖儿,做个你自己的小面包,我会把它们跟我的面包一起烘焙出来。”

西莉亚的眼泪止住了。

“麻花面包和田园面包?”

“麻花面包和田园面包。”

西莉亚动手做起来。做麻花面包要先把面团搓成三长条,然后像编辫子般编成一条,最后把尾端紧紧捏在一起。田园面包则是一个大圆球面团上面加个小圆球面团——这是浑然忘我的时刻:将拇指麻利地插进去,弄出来一个很大的圆口。她做了五块麻花面包和六个田园面包。

“孩子跟妈妈分开是不好的。”萨拉自言自语嘀咕说。

她的双眼泪盈盈的。

直到大概十四年之后,萨拉去世,大家才发现那个文雅秀气、偶尔来看她的侄女,其实是她的女儿,套句萨拉年轻时期当时的说法,是“孽种”。她服侍了六十多年的女主人一点都不知情,被她瞒得紧紧的。唯一能记起的是,萨拉很少休假,但有一次休假时她病了,因此延期回来。除此之外,那次她回来时也瘦得很不寻常。萨拉为了守口如瓶而产生的心中痛苦,以及暗地里所忍受的绝望之情,永远成了谜。她守着秘密,直到死后才被揭开。

J.L. 评

说也奇怪,偶然的、不连贯的片言只语,竟能让事物在你的想象中鲜活起来。随着西莉亚告诉我这些人的事情时,我深信自己对这些人看得比她还更清楚。我仿佛看见了那位老奶奶——那么精力充沛,充满她那时代的精神,幽默尖刻的口才,对待佣人的盛气凌人,以及对待可怜缝纫妇的慈祥。我更可以看到老奶奶的母亲——那个纤弱可爱、“很享受她那个月子”的人。这里可以留意到对男女描述的不同。太太死于体衰,先生则死于百日痨,那个丑陋的字眼“肺结核”从头到尾没有入侵过。女人因为体衰,男人因为百日痨而死。也不妨留意一下,有一点很有趣:这样一对患有肺病的父母,儿女的生命力却很强。我问起西莉亚时,她告诉我,曾祖母的十个儿女之中,只有三个早死,而且是意外身亡——一个当水手的儿子死于黄热病,有个女儿死于马车车祸,另一个女儿死于产褥,其余七个全都活过了七十岁。我们真的懂得遗传之事吗?

我也很喜欢她描述那栋房子的画面:有织花纱窗帘和针织品,以及结实有光泽的桃花心木家具,房子有个性。那一代的人很清楚他们要什么东西,到手之后就很享受它,而且也乐于不遗余力地保存、维护它们。

你留意到了吧?西莉亚描述奶奶家的房子远比自己家要清楚得多,这一定是她刚好到了会留意事物的年纪时去了奶奶家的缘故。她描述自己家是人多于地的:保姆、龙斯、横冲直撞的苏珊、鸟笼里的小金。

然后她观察到了母亲,这很有趣,仿佛之前她从来没发现过母亲似的。

至于米丽娅姆,我认为她有很鲜明的个性。我窥见的米丽娅姆很让我着迷,想来她具有一种西莉亚未曾遗传到的魅力。即使在写给小女儿信中的老套字里行间(像这种“定期家书”,在道德心态方面是充满压力的),即使,就像我说的,在那些惯例教小孩要乖乖听话的教训之中,真正的米丽娅姆仍然不时流露出来。我喜欢那些昵称:宝贝小羊儿、小鸽南瓜;还有那抚爱:突然紧紧地抱一下。这不是个婆婆妈妈或感情外露的浮躁女人,而是一个具有奇异直觉理解力的女人。

父亲就显得比较模糊不清。他在西莉亚眼中是个有棕色大胡子的巨人,懒洋洋、脾气好,充满乐趣。听起来他不像他母亲,可能是像他父亲,在西莉亚的描述中,这位祖父是以玻璃中上了蜡的花冠为代表。我猜想,西莉亚的父亲是个人缘很好的人,比米丽娅姆更有人缘,但却没有米丽娅姆的那种魅力。我想西莉亚比较像父亲,包括她的柔顺、平和以及体贴。

但她也从米丽娅姆遗传了某样性格:很危险的深情。

这是我的看法,也可能是我想象出来的……毕竟,这些人物都成了我的创作。

<hr/>

[1]百日痨,恶化极快的肺结核别称。

[2]英国从亨利八世脱离罗马教会,宗教领袖为国家君主,因此这里指的是英法之间的宗教歧见。穿紫朱衣服的女子典故出于《圣经·启示录》。

[3]挑签子,把几十支细签抓住,然后突然放开倒成一堆,玩者须小心从中抽出一支而不造成别支倒下,否则就轮到对方挑签子。抽出最多支者胜出。

[4]克里比奇是一种由二至四人玩的纸牌游戏,每人发牌六张,以先凑足一百二十一分或六十一分者为赢家。

[5]“摩尔人的”(Moorish)和“欲罢不能”(moreish)谐音。

[6]法文pauvre可解为“可怜”,亦可解为“穷”。

[7]米迦勒节(Michaelmas Day),九月二十九日,为纪念天使长米迦勒的基督教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