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人道的武器(1 / 2)

分水岭 森村诚一 5282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1

大西安雄和旗野祥子的婚期选在新年一月底的某个吉日。

在结婚宴会上,为了显示出大西有其远大的前程,日本化成公司的头儿脑儿们几乎都莅临庆贺。

祥子家袓上几代都经营妇女服饰用品的买卖。除了在银座的总店以外,还在市内各商场和百货公司以及全国大城市中均设有代销部及分店。行业中,是颇有名声的百年老店。

她的父亲原打算在一个门当户对的经商人家择婿,日后可将一个颇具规模的分店交托给他。没想到,突然飞来了个女婿,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职员(在做父亲的眼里看来),竟然提出要和祥子结婚。一开始,她父亲大为不满。

然而,一来祥子态度坚决,二来她还有两个兄长,也并不是后继无人,终于还是答应了女儿的选择。

微妙的是,在父亲的眼里看来,祥子非大西不嫁,但在祥子心里却认定大西只不过是她的“第二志愿”。倘若父亲当时坚决反对到底,兴许这门亲事也就会告吹。最后,两人还是结婚了。

这次婚礼宴会,十足反映了日本化成公司对大西的希冀要求和祥子家的赫赫声势,所以办得极其奢侈豪华。

以祥子父亲为首的旗野家族出席了宴会。他们原来压根儿就瞧不起这位普通职员,但一看到大西方面赴宴的宾客名单上尽是些头面人物,又听了在宴会致词中介绍了这位快婿的才学:是日本化成公司不可短缺的人材啦,是日本化成公司的台柱啦,又是我们公司的希望啦,他的才能和技术对日本化成公司是一日不可少的啦,等等,等等。

这些赞美之词都是通过日本化成公司的各位大人物之口说出来的,看来并不全是恭维话,所以宾客们也感到大为满意了。但她父亲始终没弄清楚大西究竟研究什么;只是单纯感到喜从衷来罢了。

过去,旗野曾反对过女儿走上社会去学习,不同意她去公司工作;现在不知不觉改变了看法:“幸好没把她关在家里,女儿的眼力真有两下子,挑了个好夫婿。”

由于改变了以往的成见,旗野为这对新婚夫妇在杉并区僻静处造了一幢小巧而雅致的住宅。

2

大西如愿以偿,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小日子过得甜如蜜。他的研究工作因此也进行得很顺利,须臾间,一年过去了。

日本化成公司中央研究所里有工程师三百人左右。他们都以各种研究课题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工作。

大西属于其中“E特殊研究”小组。E只是个代号,他们的研究课题仍是燃烧弹。研究室四周依稀可见的武藏野的自然风貌,已经染上了春天的气息。三月行将结束的某一天,E研究组办公室通知大西立即去所长那儿。大西不知道是什么事,放下手头的研究工作急忙赶到位于研究所中央的所长办公室。到了那里,没想到会见到一位意料不到的大人物,不由呆愣了。

“来,坐下。”那人大摸大样地点了一点头,并指着办公桌前的一张椅子说。这是个年近六十岁的人,宽阔的前额和饱满的面颊,稍呈三角形的眼中,目光犀利,嘴唇紧紧绷着,从壮实的身躯来看,可以推知在青年时代有过良好的体育锻炼,是一个充满着活力和机敏感的男子。

“新婚过得怎么样?”这人见大西呆滞地坐下,为了缓和一下大西紧张情绪,就用很随和的口气说。

“啊,经理,那时各方面承蒙您……”原打算下面说“关照”两字,可不知怎么,底下的声音低哑得听不见。大西心中虽然厌恶那种没有骨头的怯弱者,但不知是慑于经理的威严,还是当下属职员的可悲习性,站在他的面前,自己总不由得会抬不起头来。

这个人是谁?他就是日本化成公司董事长兼经理绪方幸之进。它与一般的经理不同,是日本化成的前身——帝国火药公司的创始人绪方友之进的长子,手中握有一百五十亿资金(原注:指日本货币值。)和大约四分之一发行股票的实力雄厚的经理。

幸之进并不是以老子为靠山才当上老板的,而是灵活地利用了雄厚的经济条件,继承了父辈的经营才能,又受了高等教育训练,在创业者中常可见到的那种机灵敏锐,正好弥补他那迟钝的父亲之不足。他还具有近代经营者冷静的头脑以及像木纹一般细密的洞察力,终于使日本化成公司从草创期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他曾静观默察父亲兴办的企业以及父亲的经营手段。当他从父亲手中接过这个企业来的时候,就开始大胆地对企业进行批判和改革。

这样的“革命”必然会引起父辈所留下的那些“老臣”们根据已经确立并沿用下来的老传统进行抵制。幸之进运用缜密细致的对策,以惊人的速度取得了他们的信任,终于将阻力变成了合作。

大战结束后的整整七年间,火药工业受到了最严峻的考验。由于联合国军司令部进行了生产管制,以及在一九五五年前后冷战趋向缓和的国际形势下,在军火业的危机中,公司得以安然度过,这都依仗了他的智力和在经营上敏锐的洞察力。

幸之进自从继承了友之进创立的帝国火药公司以后,公司的规模扩大了将近十倍。可以说,这完全是施展了他的才能和手腕的结果。

现在,这位绪方幸之进就在大西的面前。这是个拥有资金一百五十亿、雇员一万四千人的日本化成公司的最高领袖——绪方幸之进。

当然,绪方常来中央研究所走走,不过亲自接见像大西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工程师却很罕见。但只有日本化成公司的人才知道,绪方幸之进正是既有无上权力又有远见卓识的人。

“听说,人家都很羡慕你呀。”绪方面对神态紧张的大西笑了笑。

“听谁说的?”大西心想。在绪方的眼里看来,自己这种人的存在不过像苍海一粟罢了。听了这话,大西心里不由得激动起来。但绪方只是耍了个小小的手腕而已。

“唔。”绪方的眼里射来了灼人的目光。一位日本化成公司首脑是绝不会为询问一个普通职员的生活近况而特意驾临的。大西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谈话就要进入本题了。大西在另一个意义上,又引起了一阵紧张。

“小野君,从现在起,谁也不准进入这房间。”绪方朝坐在副所长座上的小野所长下了指示。但没瞧见理应在这儿的镝木副所长。是因为所里有事情出去了呢,还是有意让他避开了?反正,大西越来越感到绪方下面的谈话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大西君!”绪方用目光示意大西再靠近点儿,接着他将一张建筑蓝图在桌上展开。

“知道这是什么吗?”绪方问。

“好像是工厂蓝图。”大西回答。

“对,这是工厂蓝图,也是我们公司最近计划建造的清里工厂。”

“清里工厂?”

“是的,这是准备造在八岳山麓清里高原的新厂。”绪方口气十分平淡。可设备的投资需要占用大量资金,是关系到企业命运的重大决策。

特别是建筑新厂,需要在长期预测经济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条件、土地使用、房屋以及各种设备在技术性方面的经济调查研究,还要详细调查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原料、动力、劳动力、燃料的来源、运输、交通、气候、工业用水,甚至连地质地形都要一一搞清楚。

无论它是如何极为秘密地进行,只要是建造工厂,这个消息必然会像空气流动那样泄漏出去。

但这件事大西还是第一次听说,是保密措施相当成功呢?还是处于计划的初步阶段,尚未为人所知呢?从眼前绪方的神情来看,似乎两者都有可能。

对山脉情况了如指掌的大西,一提到清里,立刻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的是,八岳火山群就像一道屏障,沿长野县伸至山梨县;清里高原是延伸到八岳山的东麓,与中央铁路线的小渊泽、信越线的小诸相连的小海沿线高原风景的理想地区。

虽然风景极为壮观、优美,但要在这里建立工厂,却缺乏上面所谈到的各种条件。这是个非常偏僻的地方。

大西心中暗想:“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建造工厂?”绪方好像解答大西的疑惑似地说:“我们在那里要秘密地开设一家制造瓦斯的工厂。”

“生产毒瓦斯的工厂?”

绪方的话真是岂有此理,日本的新宪法中宣告放弃战争,永久保持中立,但武器工业仍然存在,确实是现实生活中的一桩咄咄怪事。事实上,在朝鲜战争和目前的越南战争中,美军大量的武器和物资都出自日本。

“但是,要是有人知道我们生产毒瓦斯这类不人道的武器,就会冒犯社会舆论。首先,劳动力来源就难以保证,所以要极端秘密地进行。在公司内,也只能让有限的人了解这个计划。”绪方说。

他说的也包括制造燃烧弹这件事。原来“特需”也是美军作战行动的一部份。一旦开始了军需生产,工厂就同实施军事机密保护法一样严格,在保护工业机密的名义下,彻底进行保密管理。

为了蒙蔽工人,工程作业要分散进行,不让任何一个工人知道自己究竟干的是什么活。

“这你也知道,”绪方讲了下去。“由于靠了朝鲜特需,我们公司度过了战后的萧条,还得到了发展。这不只是我们一家公司,特需是使日本的经济又重新活跃起来的‘神风’。但是,以后不久,冷战开始趋向缓和,在这种国际形势的影响下,军火特需锐减。在朝鲜战争时期达到顶峰的军需工业曾投入了巨大资金和设备,此时陷入了重大危机之中,开始了激烈的生存竞争。我们能幸存下来,正是依靠了当时兴起的开发热潮,对工业用火药需求增加的对结果呀。”

这些,对日本化成公司的人说来,是普通的常识,为什么要叨叨絮絮地讲个没完?绪方不管大西还迷惑不解,自己只顾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他说的意思是:命中注定要垮掉的,垮掉活该;而留存至今的军火工业,都是经历过严酷的竞争和淘汰的。这回再次得到复兴,是越南战争特需。

但这次越南特需并不像朝鲜特需可以放手大干,并不能盲目乐观。美国军方要购买军需物资的时候,根据保护美元政策,规定要优先购买美国产品;其次要尽可能向在越南参战的南越、南朝鲜、菲律宾等国购买。在数量不足的时候,最后才轮到日本。

与当时一手包办朝鲜特需完全不同,可以说越南特需是“剩饭残羹”。但随着一九六五年二月开始对北越轰炸以来,战争逐步升级,最近,投入了兵力四十七万,军费一天竟达两亿美元。

美国自身满足不了这样庞大的军需,东南亚各国的生产力又极其低下,于是,就要向军火生产体系完备的日本直接购买,需求量因此大幅度增加。

不仅这样,那些接受美方订货的东南亚各国,由于本身生产设备落后,无法完成订货数额,只好向日本转让合同。

这些订货先作为向东南亚输出的商品,经对方稍作“加工”,然后成为战略物资送上越南战场。

“但仅仅这样,我们公司是不会干的。朝鲜特需我们已经吃够了苦头。”绪方苦笑着说。“特需只不过是一时的利益,战争一结束,也就像泡沫一般无影无踪了。公司应该为企业今后的发展进行生产。战争虽然会结束,可是战争的可能性决不会告终。既然有这种可能性,那军火武器的生产就得发展下去吧。这样,只要苏美还对峙,我们企业的发展就不会停止,奥妙就在这里。”

“不过,美国总是需要大批军火的。”大西第一次插话说。绪方很感兴趣地听着,并且眯缝着眼接下去说:

“对。只要美国自己能提供产品,又何必专程去国外订货呢?但是,总而言之,武器如果让其他国家生产,在舆论上就很有利。譬如说,毒瓦斯就是个例子。”

大西不由得“啊”地叫出了声。

毒瓦斯由于有巨大的杀伤力,更具有不人道的极为残忍的化学破坏力以及严重的后遗症(会绵延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国际法——也就是常说的海牙公约和日内瓦宣言——规定严禁使用。虽在这些条约中,并没有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哪种毒气,另外,美国政府也并没有批准生产,因此就不能不受到某种限制。更何况,生产这类武器会刺激世界舆论,表面上就不得不从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来遵守执行国际公约。

这种毒气如能最有效地使用,其威力可与氢弹匹敌,因此决不能等闲视之,必须极端秘密地进行研究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