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2)

🎁美女直播

不过大梁百姓的生活水平毕竟不比现代,也不是人人都愿意送孩子进学堂读书的。

首先许多需要劳力的农户家里,就不可能把所有孩子都送进学堂。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普及教育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南乔思来想去,觉得除了培养一批学子之外,最应该做的,是给大梁的百姓扫盲。

至少不能让他们大字不识一个。

即便不会写,也要能读一些简单的书信。

于是在建设学堂之际,裴戎就下令,让麾下的百夫长们率领士兵和辖区的百姓,听谋士们创办的扫盲课,学习认一些最简单的文字。

务必保证所有人都能读懂牌匾、铜钱上的文字,再进一步学会怎么去看房契地契这些东西。

这样才不至于稀里糊涂地被别人蒙骗。

时间一晃而过,地下的水管彻底铺设完毕,军营和一些百姓集中的区域,都安装好了水龙头。

为了节省电力,南乔在请人设计铺设水管的方案时,就考虑到了水压差的问题。

这样水龙头只需要依靠水压自然出水,而不必额外消耗其他能源来推动。

除此之外,各城池也都挖好了水井,安装了水泵。

连外城的土地里,都安装了手动开关的洒水器。

这一切准备得恰逢其时。

几乎是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旱灾紧接着就来了。

北境各地都连着几个月未见雨水,天气却既干燥又凉爽,几乎不像是入夏的样子。

领地之外的很多土地都干涸地出现了裂纹,连野草都青黄不接,一眼望去,天下都变成了一片焦土。

只有裴戎掌管的城池,外城的土地都绿油油的,长势一片喜人。

由于这片土地的绿意在一片焦黄的北境实在太过乍眼,周围的“邻居”们想不注意到都难。

其中就包括之前逃出沧州的襄王。

襄王如今的领地缩水了不少,但到底不至于无处容身。

他每天站在城墙上,眼馋地偷看着裴戎这边的田地,心里却十分纳闷儿。

裴戎从哪里来的水?

北疆绝大多数的河床都枯萎了。

要是还有哪个地方有水,不可能不被其他人发现。

真是邪门了!

难道是裴戎的城池里打出了什么泉眼不成?

人三五天不吃饭,尚且可以存活,三五天不喝水,却几乎不可能活下来。

襄王自己的领地内如今也只剩下几口深井还有水,如果不搞清楚裴戎的水是从哪里来的,过不了多久,他自己也要渴死。

在求生欲的促使下,襄王终于忍不住派出了探子,命他们装作逃荒的难民,混进裴戎的城池去打探消息。

他必须摸清楚裴戎的秘密,即便不能抢过来,也要以此为要挟,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