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轻抚摸着匕首,情不自禁地默念起长吉的诗句来——“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长吉,长吉,为了写出旷世绝伦的诗句,你年纪轻轻就熬干了心血,熬坏了身子。然则“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你再等我几日,就几日。叔父这边的事情一了,我便立即上路去找你。
“头上无幅巾,苦蘗已染衣。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她坚信那一天很快就会来的。
这天午后,裴府来了位不速之客。
非是裴玄静一心盼望着的崔淼郎中,而是位身穿紫色袍服的宦官。
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是奉了宪宗皇帝之命来探望裴度的。
出乎吐突中尉的意料,裴府并没有兴师动众地举家出迎皇帝特使,而是仅仅由一个年轻姑娘来接待他。她自称是裴度的侄女玄静,这段时间恰好住在叔父家中。
裴玄静先领着吐突承璀去了裴度的卧室,裴度睡得正酣,吐突承璀只看到病人依旧苍白的面孔,和裹了大半个脑袋的白布。裴玄静向吐突中尉解释说,裴度虽已清醒过两次,但因伤痛仍十分剧烈,御医特地加重了安神药的份量,以使裴度能够在睡眠中休养生息。所以一时半会儿也唤不醒他。
吐突承璀心头不爽,却又说不出什么来。刚蒙皇帝隆恩官复原职,吐突承璀正处于极度需要存在感的当口。刺杀案中朝廷重臣一死一伤,吐突承璀感觉自己的重要性一下子凸显出来,恨不得立即号令全天下。不料才刚出手,就在裴度这里碰了个软钉子。
人家连正眼都不瞧你,你还不能挑他的错。
看望过裴度后,裴玄静陪吐突承璀在叔父的书斋中稍歇。吐突中尉饮下一整杯凉茶,胸中的块垒依旧堵得慌。于是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裴玄静,不咸不淡地开口了:“本将耳闻,裴中丞向以无女为憾。今日看来,你倒是有几分像他的亲女。却不知令尊是哪位啊?”
“先父讳上日下升,曾为蒲州永乐县令。”
“哦,永乐县……”吐突承璀的眼睛豁然一亮,“我记得永乐县出过一个女神探,似乎是姓裴?莫非就是你?”
裴玄静谦道:“中贵人真是博闻强记,明察秋毫。”
“果真是你啊。”这下吐突承璀倒对裴玄静有点儿刮目相看了。原来裴度并不是随随便便把个小女子推到前台的。哼,他鄙夷地想,别以为靠她就能蒙混过关了,没那么容易。
“好好好。”吐突承璀干笑几声,道,“既然‘女神探’在此,就请断一断这起刺杀案如何?”
裴玄静镇定地回答:“此乃朝廷重案,圣上一定已指派了最得力的大臣主办,怎么轮得到玄静来说三道四。况且玄静刚到长安不久,对事发前后的情形一无所知,实在不敢妄言。”
“大娘子就不要推辞了嘛。此案危及社稷,又关乎至亲,大娘子理当义不容辞的。”
裴玄静垂头不语。
吐突承璀冷笑,“大娘子不肯说,那么就由本将来问一问吧。”
“中贵人请问。”
“以本将方才所见,裴中丞的头部受伤最重。”
“是的,贼人的刀砍在叔父脑后。”
“可是裴中丞却死里逃生了。”
“皇天护佑,幸免于难。”
“事情没那么简单吧?”
裴玄静抬起双眸,直视吐突承璀。她平生头一次与阉人面对面,只觉得那张脸皮光滑得既令人诧异,又心生悲哀。
只听吐突承璀慢条斯理地说:“据报,裴中丞是因为戴了一顶特别厚实的毡帽才未被当场砍死。”
“是。”
“那顶帽子呢?”
“大理寺已当作证物取走了。”
“是吗?”
裴玄静说:“中贵人若存疑问,可去大理寺查看。”
“哈哈哈。”吐突承璀爆发出一阵尖利的笑声,“大娘子果然精明过人,那咱们也别在这里绕圈子了。今天本将就问一个问题:裴中丞怎么会在大伏天里戴一顶厚毡帽?这不是太反常了吗?”
裴玄静沉默着。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但是吐突承璀表现出的敌意太强烈,激起了她的愤怒。王义已经死了,叔父刚刚才脱离危险,这个宦官不去追查凶手,却对受害者的亲属咄咄逼人,难怪全天下人都对这帮皇帝的家奴没有半分好感。
她反问:“中贵人此问是什么意思?”
吐突承璀没料到裴玄静竟敢直接挑衅自己,怒道:“是我在问你问题!”
裴玄静垂下眼睑,说:“那是我造成的。”
“你?”
“我不小心烧了叔父的幞头,所以只得用家中带来的毡帽给叔父换上。”裴玄静从容不迫地讲完这句话,又补充说,“中贵人或许想象不到,叔父素来节俭,家中仅备一顶便帽。”
吐突承璀给呛得脸上一阵发红。当初他就是因为贪财受贿遭群臣弹劾,才被皇帝贬出京城的。可他今天已经官复原职了,居然还遭到一个小女子的当面攻击,这口气怎么能咽得下去?
“很好,很好。大娘子答得天衣无缝。不过,这一切是否太过巧合了呢?”吐突承璀咬牙切齿地说,“早不烧晚不烧,偏等刺杀之前烧坏唯一的幞头,结果便救了裴中丞一命。不知这究竟是大娘子还是裴中丞的神机妙算呢?”
裴玄静不动声色地回答:“恕妾愚钝,听不懂中贵人的话。”
吐突承璀真火了,朝桌子上猛击一掌,厉声道:“那本将就直说了吧!我怀疑你们与刺客暗中勾连,早就知道刺杀的计划,所以才精心策划了所谓换帽的故事,说穿了,无非是一出保全自身洗脱嫌疑的苦肉计罢了!”
裴玄静丝毫没有被他的气势吓倒,依旧不慌不忙地说:“中贵人应该知道,叔父在几天前扭伤脚踝,已经告了假,昨日本不必上朝的。就算因此逃脱了刺杀,也合情合理。他又有什么必要多此一举,让自己再受这许多皮肉之苦?还白白遭到中贵人的质疑?再者说,刺杀前日圣上特派武相公来看望叔父,就是嘱咐叔父安心养伤,别急着上朝的。照中贵人的推断,莫非连圣上也知道要发生刺杀案,才预先来警告叔父?”
吐突承璀一下子竟回答不上来。愣了半晌,起身拂袖而去。裴玄静送至府门,他都没有再跟她说过一个字。
她目送着高头大马上的紫色背影消失在巷陌的尽头,才返身回入内宅。
裴度倚靠在榻上,已经等待多时了。裴玄静将刚才会面的过程讲述一遍,不敢遗漏任何细节。裴度认真地倾听着,当听到最后吐突承璀暴怒而去的环节时,憔悴不堪的脸上竟然浮起一丝笑意。
裴玄静不安地问:“叔父,我是不是得罪吐突将军了?”
“你说呢?”裴度的语气中充满了慈爱。
裴玄静更加不安了,嚅嗫道:“其实我也知道不该那样的,可是看到他平白无故地质疑叔父,再想到叔父受了这么大的伤害,还有王义之死,我就忍不住了。”
裴度微微颌首。自己的这个侄女,虽说平日里行止端庄,可一旦冲动起来,又比任何人都感情用事。是个好孩子啊——裴度更从心底里疼爱裴玄静了。
“侄女应对得十分妥当。”裴度用虚弱的声音说,“其实,不管你怎样表现,吐突承璀对我的敌意都不会稍减。你至少让他无法再冠冕堂皇地陷害于我。”
原来,当初吐突承璀遭到贬谪之后,宪宗皇帝一直变着法子想把他弄回来。前年淮西战事推进遇阻,皇帝便欲借此为由,重召吐突承璀回京担任监军。裴度为此极力劝谏皇帝,元和四年朝廷兴兵讨伐成德藩镇,就是吐突承璀担任的监军。由于他不善统帅军队,令战事陷入被动。最终朝廷不得已任命原成德节度使之子王承宗为新的节度使,丧失了重掌成德藩镇的大好时机。所以裴度坚持说,朝廷再不可用宦官担任削藩的监军。宪宗皇帝只得作罢。吐突承璀因而延迟了整整两年才得以奉诏回京,当然对裴度恨之入骨。
裴玄静问:“圣上明明知道吐突承璀恼恨叔父,为什么还要派他来探望您呢?”
裴度微笑不语。
裴玄静却憋不住了,干脆把心里的疑惑和盘托出:“还有,叔父昨日脚伤未愈就急着上朝,也是因为武相公带来圣上的尺牍吧?圣上表面上让您安心养伤,实质却在暗示您尽速回朝,对吗?”
裴度收起笑容,严肃地说:“玄静,你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揣测圣意。”
“可我还是不明白,武相公和吐突中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为什么圣上却一样宠信他们,又先后派他们来探望叔父呢?”
“让叔父来告诉你吧,玄静。”裴度的表情变得十分凝重,“为臣子者除了对圣上尽忠之外,还要能够体贴他。武相公和吐突中尉的为人确实天差地别,但他们对圣上的忠诚是不分高下的。此外,他们又是朝中最能体贴圣上的人。而今武相公不在了……只怕圣上今后会更加离不开吐突承璀的。”
吐突承璀带给裴玄静的阴影,到傍晚时分便烟消云散。裴度的长子裴识率先赶回府中了。堂兄返家主事,叔父的情况也大有好转,裴玄静的担子终于可以卸下一大半了。
第二天一早,裴玄静便拉着阿灵出门了。
自从来到长安城,裴玄静还没踏出过裴府半步。当她提出想外出逛一逛时,叔父婶娘连堂兄都满口应承。
在裴玄静的坚持下,只带了阿灵一人作陪。主仆二人各自骑了一匹马,出裴府角门,沿着兴化坊中的十字街向北而去。
按照裴玄静的计划,今天她们将先去西市的医馆,看看崔淼在不在。然后向东出春明门,裴玄静无论如何也想亲自再探一探贾昌的院子。
还有那么多谜题等着她去解开,但裴玄静已经迫不及待了。她必须尽快行动。
虽然刚刚发生过血腥凶案,长安城的市井喧闹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兴化坊是个大坊,北面又紧邻着西域客商云集的西市,坊间的街道上胡汉人等混杂,裴玄静着实看得新鲜。
尚未走出兴化坊,有个人拦在马头前。是粗衣短打的一个中年汉子,身材矮小,左肩还耷拉着,似有残疾。他瓮声瓮气地问:“二位娘子,要磨镜吗?”口齿亦不怎么清楚。
“走开走开,我们不要。”阿灵赶他走。
“慢着。”裴玄静心念一动,招呼那人,“你一向在此地磨镜吗?”
“小人磨了几十年镜子了,哪里都到过。娘子可先验看小人的手艺。”他从肩上的包袱里摸出一面铜镜,递给裴玄静。
裴玄静刚扫了一眼,便知正是王义墙上的那面铜镜。为了请崔淼帮忙寻找王义的女儿,前天夜里在马厩里,她把这面铜镜交给了崔淼。
“怎么样?小人的手艺还不错吧?”那人追问,“娘子照顾一下小人的生意吧。”两只深埋在皱纹里的眼睛死盯住裴玄静的脸不放。
裴玄静想了想,说:“我是有镜子要磨,可未曾带在身边。要么你随我回府中去取?”
“让这位小娘子去府里取来,如何?”
“嗳,你怎么……”阿灵正要发作,被裴玄静拦住了。她大声说:“阿灵,你现在就回府一趟,把我房中的那面铜镜拿来。”
“娘子,我不明白。”
裴玄静说:“怎么不明白,就是榻边几上搁着的……”说着凑近阿灵,压低声音道,“你赶紧回府通知大郎,让他速速带人来跟上我们。快去!”
阿灵的脸色变白了,猛眨了几下眼睛,裴玄静又推了她一把,她才慌慌张张地走了。
待阿灵的身影消失在巷口,磨镜汉子对裴玄静说:“请娘子跟我走吧。”
“去哪儿?”
“娘子心里明白。”
裴玄静一咬牙,说:“好。”汉子牵起裴玄静的马缰绳就走,裴玄静趁其不备,从头上拔下一根簪子,用簪子的尖端在墙上划了一个箭头。阿灵至少能把堂兄裴识的人带到这里。裴玄静相信,堂兄会发现自己留下的记号。
裴玄静问:“崔淼在哪里?”
那人只管闷头走路。
她又问:“王义的女儿是不是在你们手里?”
那人还是头也不抬。
裴玄静干脆不问了,只是每转过一个街角,便偷偷地在墙上划上一道。
就这么七拐八弯,越走周围越冷清。裴玄静是头一回逛京城,早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她的心里渐渐发起虚来,终于忍不住道:“到底是要去哪里,我不走了!”
“那可就由不得娘子咯。”那人垂着的左臂突然一扬,裴玄静的眼前冒起一阵青烟,便从马上栽了下去。
4
待她清醒过来时,已经是在室内了。
窄小的空间里飘荡着一股霉味,几缕阳光从房顶的破洞中漏下来。屋子没窗,遍地杂物和垃圾,尽头处隐约能看到一扇木门,像是一间堆放杂物的仓房。
裴玄静撑起身来,试了试手脚还能动弹。屋里再无旁人,但是从屋外透入阵阵人声,似乎是处在一个相当热闹的区域里。
她摸到木门边,用力推推不动,门是从外面锁上的。
裴玄静奋力敲门,叫着:“有人吗?快开门!”
无人应答。外面倒有“噌噌噌”的金属摩擦声不绝于耳。裴玄静一想,是了,肯定是在磨镜子或者刀具这类东西。看来自己是被那磨镜的汉子给关起来了。她又气又急,更加用力地捶门喊叫:“快放我出去!我叔父很快就会派人来找我的,你再不放我出去,小心被抓去官府!”
外面的人终于不胜其扰,隔着门吼道:“你就省省力气吧,叫破了嗓子也没用的。更别指望尊府里的人了。这里离你最后画箭头的地方,还隔着好几座坊呢。他们要想找到此处来,除非有仙人指路。”
裴玄静愣住了,问:“你到底想干什么?”
门外再无动静。
裴玄静也累得不行了,颓然坐倒在地上。
“娘子……静娘……”突然,她好像听见有人在呼唤自己,声音极低,却又近在咫尺之间。裴玄静从地上一跃而起,在屋里团团转地找,可是声音又听不见了。
“娘子……看脚下,我在你下面……”
裴玄静连忙趴到地上,光线太暗,她只能一边摸索着一边叫:“是谁?谁在叫我?是崔郎中吗?”
“正是在下啊,娘子!”
她终于摸到了一个凸起的铁钩,钩下是一块圆形的铁盖板,类似窖井盖的样子。
“我找到了!”裴玄静惊喜地叫起来,把脸贴在铁盖上,从下面传来的话音果然清晰了许多。
“真是娘子你来了!”崔淼的声音中满是惊喜,“这底下是个窖井,我就给关在里面呢。娘子,你能放我出去吗?”
裴玄静提了提盖板,纹丝不动。她很懊丧,力气只是一个小问题,她还可以想办法找根撬棒什么的来解决,但挂在铁钩上的巨大铜锁就是无法克服的障碍了。
“不行。”她难过地说。
地下静默片刻,又传来话音:“娘子,你怎么也到这里来了?”
“是那面铜镜。”裴玄静无力地回答,“有个磨镜子的人拿着那面镜子找到我,我便跟着他来了。”
“娘子,你……你是不是猜出我有难,特意来救我的?”
裴玄静骤然发起飙来:“是,是!是我太高估你崔郎中了!请你帮忙找人,你居然找到这种地方来了!还让那磨镜之人用铜镜把我也诱来,你说,你究竟是何居心?”
“哎呀,娘子!你讲点道理好不好?我比你可惨多了,还能有什么居心啊?”
“你活该!”裴玄静越说越来气,“我怎么会相信你这种人的!从一开始就谎话连篇,谁知道你究竟在打什么主意!给你铜镜是让你寻人的,你倒好,把自己给寻到地窖里去了,还牵连上了我。你、你真是……”
“娘子……”崔淼的话音虚虚地从井盖下飘出来,“那家伙总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绑你吧,还不是你自己要来的……”
是啊,确实太鲁莽了。裴玄静虽然火冒三丈,内心还是不得不同意崔淼。自己这是怎么了?是因为义愤,担心,盲目自信,还是太急于求成了?
木门“咣当”一声敞开了。
有人说:“隔着个铁盖子吵架累不累?”
是个女声,听不出年龄大小。门外赤日炎炎,阳光挟带热浪涌入狭窄的门框,令她的周身仿佛环绕一层紫烟。因是逆光,看不清她的相貌。
顷刻之间,裴玄静的脑子里蹦出若干疑问:怎么有个女人?她是谁?和那个磨镜汉子是什么关系?他们为什么要关我们?她认识王义吗?她认识王义的女儿吗?她会不会就是王义的女儿?!
裴玄静马上自己否定了最后一个猜想。王义的女儿尚未及笄,年纪不会超过十五岁。眼前这个女子,虽判断不出年龄,但绝对不是一名少女了。
裴玄静道:“请问这位娘子,为何无缘无故将我关押在此呢?”
“是你自己送上门来的吧。”女子的口吻寒气逼人。
裴玄静试探:“不知娘子与那磨镜者是……”
“他是我的夫君。”
“哦。”裴玄静又问,“那面铜镜怎会落到你们手中?”
女子冷笑一声,“真是侯门千金,不识柴米油盐人间事。每个磨镜者在磨完铜镜后都会留下自己的记号,以便他日辨识。你说的这面镜子,正是我夫君磨的。”
原来如此!裴玄静明白了,崔淼肯定是知道这个名堂的,所以才以镜为线索找了过来。她干脆直截了当地问:“你们认识王义吗?这面镜子就是他的。”
女子尚未回答,又从外面跑进来一个人。借着开门的刹那,裴玄静看清了女子的面孔。
五官精致,皮肤光洁。但冷若冰霜的神情中却透露出另类的沧桑。好似在青春常驻的躯壳里,住着一个看破红尘的灵魂。裴玄静更纳闷了,这女子气质高贵,可夫君却形容猥琐,只是个走街串巷讨生计的手艺人,身体好像还有残疾——她的人生究竟有过怎样的跌宕起伏?
“你来干什么!”女子质问新来者。她的声音中掺入怒火,更显得杀气凌人了。
新来者凑到女子的耳边说了些什么。从举止来看,此人对女子颇为敬畏。
“娘子可想回家?”等新来者耳语完,女子突然对裴玄静来了这么一句。
裴玄静忙道:“当然。我现在可以走了吗?”
“可以,但你要答应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朝廷刚刚抓捕了成德进奏院的武卒张晏等若干人,污蔑他们是刺杀武元衡的凶手。你回去后给你叔父带个信,让他把张晏他们放了。”
怎么又扯上了武元衡刺杀案?裴玄静十分意外,想了想说:“你的条件我答应不了。”
“为什么?”
“武相公被刺乃当今朝廷第一大案,圣上亲发诏书抓捕凶犯,轮不到旁人说三道四。就算我将话带给叔父,他也绝不会听从的。”
“如果用侄女的命来交换,他会听吗?”
这是明目张胆的威胁了。裴玄静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吓倒的,反而镇定地回答:“叔父身负重伤,此刻还在卧床休养中。即使他舍不得我,也无权干涉朝廷办案。你们用我的性命要挟他,除了增加叔父的烦恼和你们的风险之外,根本无助于达到目的。”
对方沉思片刻,道:“世间的变化迅疾,往往出乎人之所料。也许你并不知道,就在你满长安城乱逛,又被关押在此的这段时间里,大唐发生了一件大事……且与你有切身的关系。”
“什么事?”
“好事。”女子慢条斯理地说,“娘子的叔父已经不再是御史中丞,而是当朝宰相了。”
“什么?!”裴玄静的眼珠子差点掉出去。
“就在今天早上,皇帝派使者去了裴府,在你叔父的榻前宣诏,任命其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补了武元衡留出来的缺,并主持纠办刺杀案——所以,裴相公若真心疼爱娘子的话,是有权下令释放张晏等人的。怎么样?娘子只要答应了,即刻就送你回去。”
裴玄静还是摇头,“不行。”
“既然如此,就只能委屈娘子了。”
“你们想干什么?”
“欲借娘子随身之物一用。”
裴玄静背在身后的右手里紧握着一根木棍,那是她从杂物堆中找到的。现在门前堵着两个人,门外还有一个磨刀霍霍的汉子,逃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若不拼死一试的话,便不是她的性格了。
裴玄静娇叱一声,挥起木棍就朝门口冲去。可是,明明离门前站立的二人尚有一步之遥,她却像撞上了一面看不见的墙,整个身子向后弹开去,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这下摔得相当厉害,裴玄静几乎背过气去。一股温热的液体顺着嘴角溢出来,鼻子里也闻到淡淡的腥味。虽然眼前若明若暗,裴玄静仍然倔强地撑起上半身,昂起头。
女子冷笑道:“倒还有些气性。”又吩咐身边那人,“你去吧,就不用我动手了。”
那人一步步向裴玄静走过来。
“你想干什么?”裴玄静虚弱地说。
那人一掌劈过来,剧痛自头顶蹿下。在失去知觉的前一刻,裴玄静意识到有人在扯自己的耳坠。她无声地叫了一句,“不要……”便昏迷过去。
“咚……咚……咚……”她听到一下又一下的敲击声,起初离得很远,慢慢地靠近了,越来越近。突然,遍布在她头脑中的混沌被这声音冲破了。裴玄静睁开了眼睛。
周围漆黑一片。“咚……咚……”的声音又响起来,就在她的身体下面。
记忆一下子全恢复了。裴玄静连忙挪开身体,将耳朵贴在冷冰冰的铁盖子上。
“你还在下面吗?崔郎中……”
“娘子,你没事吧!”崔淼的声音从铁盖子下飘上来。
“我还好……”裴玄静抬手摸了摸耳朵。耳坠没有了,手指上黏糊糊的,是血。全身上下无一处不痛,她忍不住呻吟了一声。
“挨打了?”崔淼立即问道。
裴玄静又回答了一遍,“我还好……”眼睛慢慢适应了周围的亮度,能看到几束微光落在身旁的地上。她抬起头,透过屋顶上的破洞,天空正闪耀着深沉的黛青色光芒。她不禁喃喃:“都已经入夜了。”
“是啊……”崔淼说,“我也不知喊了你多久,实在喊不动了,才改成敲盖子。”
“你喊我做什么?”她轻轻地吁了口气,“你怎么知道我还在这儿?”
“我不知道你在不在,但是我想,只要他们还未达到目的,就肯定会继续关押你。”他回答,“我听到你挨打了,所以多半正昏迷不醒。我便想着,无论如何要把你叫醒。”
“醒了又能怎样?门是锁死的,我逃不出去,也帮不了你。”
他静了静,才道:“至少,咱们俩可以聊聊天嘛。”
“就这么聊天?”
“是啊,聊聊案情,不是挺好?”
好吧。裴玄静想,当人身处绝境,无计可施的时候,心情反而会平和下来吧。她已经尽了所有的努力,现在只能听天由命了。
裴玄静说:“他们取走了我的耳坠,会不会已送到叔父面前了呢?”
铁盖子下面没有应答。
裴玄静等了一会儿,忍不住催促:“喂,睡着啦?”
“你看清楚她的样子了?”
“谁?”
“关咱们的人——那个女人。”
“嗯。”裴玄静说,“你认识她吗?”
“我是被磨镜汉子直接关进来的,没见着那女子。你看她是不是年纪不小了?”
“容貌尚显年轻,但神态又很超脱,好似勘破世情的千年神祇一般。真想不通,这么一位超凡脱俗的女子怎会嫁给一个磨镜子的粗人。”
“那就对咯。”崔淼长叹一声,“我猜得没错,果然是她。”
“谁?”
“聂——隐——娘。”
聂隐娘?!
裴玄静虽然也听说过一些关于聂隐娘的故事,但总以为过于传奇,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遇到真人。
崔淼说:“其实我看到王义的铜镜时,就想到她了。魏博大将聂峰之女隐娘,十岁时被一个道姑掳走,五年后回家时已身怀绝技,能飞檐走壁,大白天当街取人首级而不被发现,连她的父亲聂峰都甚为骇异。某日,隐娘在家门前见到一磨镜少年,便非要嫁给他不可。聂峰虽不喜,却不敢违逆女儿的意思。两人成婚后在外居住,少年只会走街串巷磨镜子,隐娘则时常夜半离去,日出方回。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她去做什么。后来聂峰病故,魏帅田绪听说了隐娘的一些事迹,便许以重金,将夫妇二人收罗到自己麾下。再后来田绪去世,嘉诚公主辅佐养子田季安继承节度使之位。田季安和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不和,命令隐娘去刺杀刘昌裔。谁知隐娘夫妇早就对田季安的暴虐荒淫不满,就乘机背弃魏博,转投了刘昌裔。直到元和八年的时候,刘昌裔奉诏回京,隐娘不愿跟随,才拜别了刘昌裔云游四方去了。而刘昌裔也在回京的路上病逝了。自那以后,江湖上再没听说隐娘夫妇的消息。谁曾想,今日让你我给碰上了……”
“魏博……”裴玄静艰难地消化着这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好半天才道,“王义也是叔父从魏博带回来的。”
“所以啊!王义在魏博的那些年,聂隐娘恰好也在魏帅麾下,他们两人当然是认识的。因而聂隐娘夫妇很可能会知道王义女儿的下落,说不定他的女儿现在就和他们在一起。”
裴玄静说:“你说得对!王义以铜镜为线索,就是指向隐娘夫妇的。我们也确实因此找到了他们!”
“可奇怪的是,他二人明明已经淡出江湖了,怎么又会来到长安?还似乎卷入了武元衡宰相的刺杀案?”
裴玄静倒吸了一口凉气,“刺杀会不会是他们干的?”
崔淼说:“我觉得不像。”
“理由呢?”
“第一,手段不像。聂隐娘杀人一向来去无踪,连尸体都要用化尸粉溶解干净,绝不会像这次案子留下诸多首尾;第二,没有动机。隐娘夫妇自从背弃魏博之后,仅因知遇之恩而侍奉陈许节度使刘昌裔。刘帅既故,他们固然对朝廷没有好感,也无理由行刺杀之事,再替其他藩镇卖命。”
“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要用我来威胁叔父,释放刺杀案的钦犯呢?”
“这个……也许那些嫌犯真是无辜的呢?”
难道聂隐娘夫妇仅仅为了打抱不平而冒险触犯朝廷?宰相遇刺,朝廷会随便找个藩镇的替罪羊草草结案吗?裴玄静想不通。
崔淼说:“即使对裴相公来说,释放朝廷重犯也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事情。你叔父应该会与他们周旋,拖延时间。咱们就利用这段时间,再想法子出逃。”
“逃?怎么逃?”
铁盖子底下没声了。
过了许久,裴玄静轻声说:“都是我造成的。如果我没有叫你追查王义的女儿,如果我没有给你那面铜镜,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对不起。”
“你不怪我了?”
“当然不怪你。”裴玄静说,“你是被我连累的。我也不该胡乱猜忌你。至于你说谎话,应该是有难言之隐吧。”
又过了好一会儿,铁盖子下才说:“娘子突然对崔某这么客气,在下很惶恐啊。”
裴玄静在黑暗中默默地微笑了。她越来越肯定,崔淼不是个坏人。所以她没理由绝望,她的身边,啊不,是身下尚有一位同盟军。
“天还没亮吗?”崔淼问。
“没有。”裴玄静侧耳听了听,“但也听不到更声。奇怪,我来长安这几日,每夜都能听见街坊上敲更的声音。叔父的府邸不小,更声尚能传入内宅。崔郎中,你知不知道此刻我们究竟身在何处?”
“知道。”崔淼道,“这里是东市。”
“东市?”
“对,长安有两市:西市和东市。裴府所在兴化坊旁边的是西市。而东市位于朱雀大街的东面,许多手艺人都聚集在这里,其中就有不少磨镜的小铺子。我拿到铜镜后,第一个念头便是来此地打听。唉,哪想到刚进这家小铺,还没说几句话就被人砸晕关起来了。”
“难怪白天外面热闹得很……可是,为何入夜反而没有更声呢?”
“因为东市一到晚间就关闭了,金吾卫会来清场。东市里面并无住家,所以入夜反而是最冷清的,也不需要打更。”
“难道说在这整个市场里,此刻就只有你我二人?”
“或许还有几个守铺子看库房的?不过……你这么说也不算错。”
所以想靠喊叫引人注意也不可能了。裴玄静彻底死了逃跑的心,倒觉得四周的静谧别具安详之态。月光从屋顶的破洞里漏下来,寥落而冷清,令人遍体生寒。长安的盛夏,仿佛在一夜之间便远去了。
长安城中最多时有居民百万,但此时此刻,却似乎只剩下他们二人。
“也是奇了,”她说,“每次和你碰到一处的时候,都是在夜里。”
“三次。”崔淼回答,“与娘子在一起度过的长夜,我记得这是第三次。”语调听起来有些惆怅,又似乎包含着微妙的情愫。他已经不再否认春明门外的那一夜了。裴玄静相信,如果这次能逃出生天,他应该会对自己说出实情。
但是,还能逃出去吗?
京畿重地,天子脚下。就在这座举世无双的都城中,一位帝国宰相刚刚曝尸街头,何况他们这两个卷入是非漩涡中的普通人。再也无法否认,大唐的荣光早已褪色,所有的繁华与荣耀都成梦的残片。身为今天的大唐子民,留给他们再三品味的只有飘渺的回忆、离乱的现实。
上达君王,下至黎民,每一个人都在盛世与乱世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着。来长安才不过几日,裴玄静已经深深地体会到这种举步维艰的困顿。
裴玄静轻轻叹息:“反正我只要遇到你就没好事。”
“会不会咱们俩八字相冲?”
“八字?”
崔淼说:“真的,我想……”
“嘘!别出声!”裴玄静突道,“有人来了。”她往屋子的角落里一猫,随手从杂物堆中又摸了根木头出来,心知未必管用,总能壮个胆。
5
来人的脸上蒙了块黑纱,只露出两只眼睛。身量纤细挺拔,裴玄静一眼便认出,正是白天在聂隐娘之后进屋的那个人。那人提起手中的一盏小油灯,见裴玄静蜷缩在角落里,冷笑道:“把手里的棍子扔了吧,我是来放你们走的。”
“你放我们走?”裴玄静很意外。
“少废话!”那人不耐烦道,“想活着出去就听我的。”说着从怀中摸出一把钥匙来,三两下便捅开了窖井盖上挂的铜锁,又费力地去挪铁盖。裴玄静伸手帮忙,那人斥道:“你闪一边去。”却朝着井下喊,“喂,下面的使劲顶一顶啊!”
裴玄静只好退到一边,眼睁睁看着窖井上下两人一起努力,终于把个厚实无比的浑圆铸铁盖滚到旁边。已经能看见崔淼的头顶了,突然那人从腰间抽出一把长剑,直指裴玄静的咽喉道:“你也下去!”
崔淼探头出来:“怎么回事?”
那人急道:“哎呀,窖井下面有暗道,我可以领你们出去。地面上走不得,要是被发现就完了!”
“行,听你的。”裴玄静抢步上前,站到了井盖边。
崔淼仰起头来看她,原本漂亮干净的面孔上黑一道灰一道,污垢之下的脸色十分苍白。
他盯着她,轻声说:“你也下来,万一……咱们可都别想逃了。”
“那我也不能让你一个人待在下面。”裴玄静朝身后那人扫了一眼,故意大声说,“要死就一起死吧。你受我连累,我不愿贪生独活。”
崔淼愣住了。裴玄静说:“你让一让啊,堵在那里我怎么下去。”
崔淼忙朝下爬了几步,招呼道:“你下来吧,小心点,井壁上有凹坑,一步步踩扎实了。”
她依言一步一步向下爬,井壁十分潮湿,突然脚底踩空,整个人向下滑去。还没等裴玄静尖叫出来,崔淼从井壁一侧伸出双臂牢牢地抱住了她。
两人一块儿倒在井壁旁的坑道里。在漆黑一片中,裴玄静感到脸上撩过细微的风动,猛然意识到这是崔淼的呼吸。她惊起,挣脱了崔淼的怀抱。
“你不会水吧?”他问。
裴玄静探头往下一看,黝黑的水面上倒映着井口映入的微光。摇摇曳曳,还伴随着哗哗的水声。
“下面水深得很,而且流速很快,要是跌进去,肯定没命了。”
“这究竟是什么地方?”
“你看到朱雀大街两侧的水渠了?这些水渠纵横贯通,把整座长安城都连接在一起。每座坊里又各有小渠,但大多是明渠。东、西两市下面筑的是暗渠,这就是其中之一。”
裴玄静不可思议地朝下方俯瞰,只看见深不可测的流动的黑暗。
长安,这座城市仿佛从这一刻才向她揭开神秘的面纱,呈现出了金碧辉煌之下的另一张脸孔。
“它们通向哪里?”
“根据地势的话,自北向南,最源头是太极宫和大明宫,然后穿过整个宫城和皇城的地下,连通兴庆宫的龙池,再到东市和西市的两座放生池,一直经由南面的曲江出城,最后进入渭水。”
裴玄静惊奇地问:“和皇宫都连在一起吗?”
“是的,不过在皇宫里是暗渠和明渠都有的。”
“聊完了没有?”救他们的人也爬下来钻进坑道,“聊完了就跟我走,否则便一辈子待在这里吧!”
在封闭的坑道里听起来,那人的声音十分清脆,尽管刻意压低了,仍能听出是个少女。裴玄静的心里有数了。她也迅速观察了窖井下的环境,发现崔淼为了和自己讲话,一直艰难地扒着井壁,实在又费力又危险。裴玄静的心中似有所感。
“怎么走啊?”崔淼问,“坑道前方是堵死的,我都探过了。”
“当然是从水里走。”
“水里?”裴玄静和崔淼异口同声地惊呼。
“喊什么喊!”那人鄙夷地说,“我看过图纸,知道哪一段的沟渠深哪一段的浅。由此往西南方向,水深恰可容人通过。我们只要沿着暗渠走到东市外面就行了。等暗渠转成明渠,再找一个隐蔽的地方爬上去便是。”
裴玄静和崔淼对视一眼,心知别无选择,只有豁出去了。
因崔淼身量最高,那人把油灯挂在他的脖子上,叫他在最前面探路。裴玄静居中,那人自己殿后。三个人各自捏着鼻子,一个接一个浸入水中。
裴玄静在女子中身量不算矮,水也没到了胸口。气味倒不像想象的那么难闻,可是水冰凉凉的,还有些黏稠,周围又几乎漆黑一团,仅有最前方崔淼那里的一点光亮,她根本就看不清楚自己置身于怎样的水体里,身边又淌过些什么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什么都不去想,一味盯住前方,否则即刻就会精神崩溃吧。
暗渠仿佛没有尽头。三个人谁都不说话,只有带着回音的呼吸声彼此相闻。每当走到一处岔道时,崔淼就会停下来,等待来自最后方的指令——向左或者向右。
也不知走了多久,正当裴玄静开始神思恍惚,觉得这辈子都走不出去,永远见不到日光的时候,前方的崔淼突然停下来,叫道:“这里有扇铁门!”
“你推推看,应该没有锁。”从后面传来的声音直发抖,估计也忍到极限了。裴玄静心下恻然……那孩子,终究还小呢。
崔淼果然打开了铁门。举起油灯往上照,惊喜地喊:“上面又是个窖井口!”
“爬上去吧。”
他们终于又回到了地面上。钻出窖井口,三个人都全身湿透地趴在地上喘粗气。不知从哪里来了一阵风将油灯吹熄,也没人顾得上。
崔淼有气无力地问:“不是说从明渠出去吗?这里还是一个暗渠的窖井口啊。”
那人回答:“我……实在走不动……了,反正是出口……管不了那么多……”
“也行吧。”崔淼含混不清地嘟囔,“只要我们不是钻到皇宫里面……就成……”
“想得美……通向宫城里的沟渠上有数道水闸,哪里是轻而易举能进得去的。”
裴玄静也缓过劲来了,插嘴道:“不知大侠可否赐予姓名?今日蒙大侠搭救,他日必当相报。”
那人没吭声。崔淼却笑了起来,“我知道,你姓王,对不对?你的父亲就是王义吧?静娘,咱们找到王义的女儿了。”
“不,她不姓王。从今往后她都跟着我姓聂了。”
周围突然大放光明。
裴玄静大惊失色。他们竟又回到了最初关押她的库房里。原来,他们沿着暗渠绕了一大圈,从另一个方向走回到最初的窖井了。
聂隐娘,端端正正地坐在屋子中央。她那位磨镜子的夫君肃立一旁,右手中举着火把。
“师父……”
裴玄静循声看去,救他们的人已跪在聂隐娘面前。蒙面的黑纱大概早就掉了,散乱的发丝遮住半张脸。湿透的夏衣牢牢地贴在身上,曲线毕露。现在任谁都能看出她是个女子了。
聂隐娘问她:“你知罪吗?”
少女低头不语。
“你以为凭你现在的这点本事,就能窃得窖井盖的钥匙,还能偷看到地下暗渠的图纸?”
少女还是低头不语。
裴玄静抢着说:“她是为了救我们,娘子要怪就怪我们好了。”
“怎么怪?杀了你们吗?”
裴玄静道:“玄静久闻隐娘侠名,断不是滥杀无辜之人。”
聂隐娘冷笑一声,“记得当年我在学艺之时,师父命我去刺杀某大僚,我因其正与儿女戏耍,两小儿幼稚可爱,实不忍下手。无功而返后师父训斥我道,‘今后再遇上这类情形,先杀其至爱,再夺其命。’既为刺客,首要断六亲人伦之念,否则只会损了自己的性命。”
裴玄静听得全身一激灵。
崔淼插嘴道:“所以你设下这么个局,就是为了让她断尽人伦之念?可你为什么不问一问,她到底想不想跟着你当刺客?也许人家心里根本就不情愿呢。”
“都别说了!”少女叫起来,“师父,我知错了,今后再不敢犯。”
“所以你并没有父亲?”
“没有。”
“更没有母亲?”
“没有。”
“茫茫人海从此只分敌我,再无情义,亦无是非。”
“只有敌我,没有情义,没有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