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生
别相信任何人:黑灯下的灰色故事
「德光中学的校车早早地到了,小颖愉悦地背上装备上了车,留给我和儿子一个美丽的背影。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
<ol>
王旭东按通知上的地址走进会议室时,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
毫无疑问,这五个人跟他一样已经通过了联考的笔试来这里参加面试。
王旭东今年18岁,正在读高三,是一般老师眼中的优等生。
落座之后,他发现圆桌周围的位子已经坐满了,同时会议室的大门自动关闭,窗帘也自动拉上,白炽灯管亮了起来,每个座位前的电脑屏幕也自动打开了。
四个男生,两个女生,六个同校同年级的同学都没有说话,每一个都面色凝重。
他们都知道,海默理工大学今年给德光中学的保送名额只有三个,也就是说,今天坐在这里的六个人中只有一半能够被顺利录取。
「亲爱的同学们,」广播响了起来,「欢迎来到海默理工大学参加这次自主招生的面试,你们都是高中生里最出类拔萃的优等生,每一个都将成为这个国家的栋梁之才,无论最终被选入海理大与否,你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将是令人羡艳的。
现代人都爱抨击应试教育制度的弊端,好像每个人都是教育家,他们说当代教育模式问题太大。
像模具一样培养出的学生除了学习什么都不懂,『高智商低情商』是这个时代优等生的代言词,『高校投毒案』、『寝室凶杀案』暴露了藏匿在优等生身体中的隐形基因,这对我们高等学府的人才选拔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
你们六位是省重点高中德光中学的文化课成绩优胜者,今天,你们将面临一场不一样的人生面试。
这次的面试程序如下:请大家按桌上的名牌入座,并从各自面前的电脑获取题目。
大家对我们提出的每个题目都要进行深入探讨,讨论过后请考生们在自己的电脑上对除自己以外的其他同学投票,对令你满意的同学投1票,对令你不满意的同学则免投。
票数最终胜出的2位同学将获得保送资格,与1位已经被择优录取的同学一同被我校录取;被录取的3位同学中将只有1位获得我校8万元的全额奖学金;每轮每人至少投出1票。
也许你们发现了,你们现在不仅仅是候选人,每个人也都是决定其他候选人命运的操控者。
已经被择优录取的同学已经混进你们的队伍中,如果最终2位票数最高的同学中包括他,我们的录取名额就会变成2个——所以请你们认真、谨慎、公平地投出你们手中的每一票。
没错!我们需要的是学习成绩优秀并且同时也能得到他人认可的人!」
广播停止了,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几个考生对这奇怪的面试方式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olstart="2">
「我先说一句吧,」梳着马尾辫的清秀女生说,「今天来这的同学们差不多都互相认识,我希望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好好表现,最终落选的人也不要气馁,可能在统考时考上比海理大更好的大学。我是姜文文,高三五班的班长,戴黑框眼镜的男生是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马郁。其他人也都介绍下自己吧。」
「你是那个被择优录取的人吗?」王旭东眯着眼睥睨着这个爱出风头的女生,「你这种成绩好又爱跟老师们打小报告的女生,应该很容易得到学校的推荐和其他老师的青睐吧。」
姜文文愣了一下,没有理睬他。
「我叫李佳,」另一个短发女生也自我介绍起来,「高三二班的英语课代表。」
「王晓磊,高三四班的。」脸色苍白身材瘦小的一个男生说。
「你就是王晓磊啊!」人高马大的刺儿头男生惊叹道,「这次期末考试全学年第一那个?」
王旭东斜眼看了看面色苍白的男生:「原来是个低调的学霸,名字虽然挺俗,但以前的确没听说过。进一次学年前十就被选进海理大的面试了?」
「王旭东你别不懂装懂了,王晓磊是高二转到我们校的,数学天才,拿过好多省市级高中生数学竞赛的大奖呢!」姜文文打断王旭东,继而转头对王晓磊说,「魁梧的叫曹文吉,烦人的叫王旭东,都是三班的。」
王晓磊点点头没说什么。
室内重新陷入了片刻的寂静,大家都盯着电脑屏幕的反应,却许久都不见第一个题目的出现。
「那个,」曹文吉有点不安的声音打破了沉静,「刚才广播里说我们当中已经有人择优录取了,他会不会是校方派来监视我们的?」
「既然已经被录取了干嘛还混进来?我看他八成会怂恿大家投掉无辜者,这样他得到全额奖学金的机会就大增了!」马郁也显得有些忧虑。
王旭东狠狠敲了下桌子:「现在我们就把他找出来,接下来的几轮投票中谁都不要投他——现在每个人将自己曾经所有的考试成绩和获得过的各种奖项写出来,按高考加分制算出最后的综合分,成绩最高的一定就是被择优录取的!」
「我不写。」王晓磊面无表情地摇摇头。
「你怕暴露了超高的综合成绩,学霸?」王旭东的目光变得有些歹毒。
「我没有必要写,而且以前的分数我也都忘了,谁会把自己每次考试的分数都牢牢记在心里?」
王旭东犀利的目光跨过夹在两人中间的曹文吉,玩味儿地打量起王晓磊。
姜文文沉吟片刻,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我觉得这是校方在迷惑我们,也许根本不存在已经择优录取的人,他们这么说是为了避免我们拉帮结派。」
「拉帮结派?」其他五个人好奇地看向姜文文。
「最终决定我们命运的是几轮投票下来的累计票数。如果我们当中有人拉帮结派,就会出现不公平现象。
拉帮结伙的人每一轮都投自己人的票而不投其他人,这样可以在前几轮中轻易将其他人甩在后面;临近尾声时那个所谓的『择优录取者』会将票投给一个票数低到根本无法逆转的低票数者手中,最后他自己当然就是毫无悬念的票数最高者。
别忘了,投票时我们只能看到自己的电脑,谁也不知道别人会投谁。」姜文文有板有眼地分析道。
「不错,择优录取者肯定会想方设法保证自己在最终票数最高的两人中。」李佳赞同道,「虽然这可能是校方在迷惑我们,那万一择优录取者真的存在怎么办?」
「那我们就必须完全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候选人,这样才不会中『择优录取者』的圈套。」姜文文很清醒。
戴黑框眼镜的马郁也赞成这个观点:「班长说的对!而且我认为这次即使有择优录取者,也不应该是按综合分数排名的——我们六个应该不是全学年综合分数的前六,曹文吉高一时的成绩还很冒尖,但是自从进了高二后他好像一直都在学年前十后面晃悠呢。」
曹文吉尴尬地抓了抓头。
「所以说王旭东,你有点太咄咄逼人了。」姜文文总结道。
「你是在怂恿大家不投我的票吗?」王旭东反问姜文文。
李佳做了个打住的手势:「大家不要互相猜疑了,第一题还不知道呢,咱们自己就先内讧了!」
王旭东讪讪笑道:「我这也是希望大家能够得到最公平竞争的机会,既然如此就听你们的好了。」
嘀嗒一声电脑提示音响了,每台显示器上出现了一行小字:「第一轮讨论到此结束,请大家开始对其他人投票。」
「这就开始投票了?刚才那个算第一轮讨论!」马郁露出惊愕的表情,其他人也淡定不到哪儿去。
姜文文思忖着点了点头:「我觉得这一轮每人都应该全票通过,不应该出现票数的差异。」
王旭东白了她一眼,想要说什么又憋了回去。
第一轮的投票结果显示在六个屏幕上:每个人都获得了5票。
<olstart="3">
屏幕上出现了第二个题目: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吗?你会怎样对待除你父母之外对你关心爱护的老师?
王旭东突然笑了一声,曹文吉皱了皱眉。
「王旭东你笑什么?」李佳问。
王旭东摇了摇头:「我只是觉得这题目很奇怪,要感恩首先要有恩,我们学校哪个老师称得上对我们有恩呢?」
「王旭东你真过分。」马郁扶了扶眼镜冷淡地回他一句。
「我们念高中唯一的目的就是将来考上好大学,如果一个老师连他学生的水平都不如,我们有什么可感恩的?」
「这可能是重点高中的通病,」姜文文保持中立态度,「好的高中生源优秀,学生以后都会考上比师范更好的大学,学历也一定不比自己的老师低,所以学生里有些人看不起自己的老师,甚至遇到难题时宁可找其他同学探讨也不去问自己的老师。」
其他同学跟着点了点头。
「但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姜文文话锋一转,「即便有些老师的教学能力有限,但他对我们其他方面的帮助也是值得我们记住的,我们不仅是高中生,也是社会人,学习成绩并不是全部。」
「所以像王思颖那种人生了病你也要组织同学去看她?」王旭东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容。
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名字会在这个时刻突然降落在他们的话题中。
姜文文显然被王旭东的冷血激怒了:「我们是王老师带的第一届学生,她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了,她带我们去太阳湖夏令营时胃肠炎都没好呢!」
王旭东意味深长地笑了:「我不想说什么太阳湖,估计也只有你这种官儿迷才会跟她套近乎,你觉得有意思嘛?工作了以后也会是爱围着领导团团转的奸佞小人吧?」
……
这一轮的讨论死气沉沉,在争论的内容远远偏离了题目本身的同时,一种压抑的氛围也流过了六人之间。
可能就是在王思颖三个字出现之后,除了姜文文和王旭东两个彼此演绎着唇枪舌战,其他四个人一个字也没有说过。
第二轮投票结果出来了:王旭东2票,姜文文3票,其他人每人获得4票。
任何观点都有人赞成或反对,而这一局的结果令王旭东突然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他突然落后了,这投票不是儿戏。
<olstart="4">
第三个题目:你对自己的学校是否忠诚?
曹文吉忽然指着王旭东说:「你当过叛徒,你出卖过学校。」
王旭东打落他指向自己的手:「别乱说,现在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负责任的!」
曹文吉点点头:「我说话当然负责,高一寒假学校补课就是你揭发的。」
众人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每个人都记得那一次,寒假刚刚开始,高二高三两个学年所有学生都接到了学校补课班的通知。
那一年正是学生减负话题炒得最火的一年,教委向全市各大中小学下达通知严禁一切占用学生假期时间的补课行为。
那次学校的寒假补课班第一天上课就被举报了,学校受到了教委的严重警告,学生们只上了一堂课就兴高采烈地作鸟兽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原来那件事竟然是王旭东举报的。
「有没有搞错,我是为同学们着想啊!那是难得的假期啊!大家都得感谢我呢!」王旭东为自己辩白。
「是啊这是好事,为了大家的利益呀!」马郁笑着给予肯定。
「但后来你妈跟我妈说,那时她给你找了个很厉害的名校数学老师为你补课,你怕自己没时间上名师的课才举报了自己的学校,咋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为了大家的利益,是为你自己吧?你当时不是还说过『谁愿意把宝贵的高中时间浪费在像王思颖那样的老师身上』那样的话嘛?」曹文吉显然也认识到了这次面试的关键点,他也从王旭东的同窗变成了可以一句话置他于死地的对手。
王旭东气得脸色发青,却无力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