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于一般人来说,如果不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就不必对防蓝光过多关注。
但是,当蓝光遇到空气中细小粒子时,散射的几率较高,可能会引发眩光。
所以,如果光源中蓝光比例过高,就会使得本来正好聚焦于视网膜上的成像聚焦于视网膜前,眼睛为了看清物体,需要调节自己,承担更大的负担,从而造成视疲劳。
因此,结论是对于需要整天对着屏幕的人来说,本身眼睛又容易疲劳的,倒是可以考虑配戴防蓝光眼镜,虽然没有宣传的那样神奇,但是会有一定帮助。
那么,抗视疲劳眼镜又是如何抗疲劳的?
这要从视觉的原理说起。
眼睛和照相机原理类似,都是通过变焦来实现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而眼睛的变焦能力主要来自于眼睛里面的一个结构,叫做晶状体,它通过改变自己的形态,变扁一点或者凸一点,来改变对光线的屈折能力,从而使得看不同距离物体都能看得清楚。
而晶状体形状的改变,主要就是依靠睫状肌。
当我们看远处的时候,睫状肌处于放松的状态;当我们看近处的时候,睫状肌就会开始工作收缩,从而让晶状体镜头变得更厚一些,会聚光线的能力也就会变得更强,这样就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但是长时间看近处,睫状肌一直处于收缩的工作状态,就会引起眼睛疲劳。
抗疲劳眼镜的原理,简单说就是减少了镜片下方的度数,使看近处时少用肌肉调节。
举个例子,比如你的近视有300度,镜片上方仍然是300度,保证你看远清晰,镜片下方减少了100度,让你看近处更轻松,但是,眼睛看近处时的调节,还会带动眼睛的内聚,也就是眼睛会往里转。
通过人为操作去减少调节,时间久了,这个带动眼球内转的肌肉功能就会受影响,使眼球的正常位置发生变化,出现斜视。
因此,如果你眼睛的调节功能正常,我不建议你用抗视疲劳眼镜。
但是,如果你真的需要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脑,本身调节又存在问题,或者40岁以上调节功能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