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来源这是重点。
外向的人会从外部世界获得精力。
对他们而言,聚会、聊天、一起做事情,都是获得精力的方式。
而当他们独处时,亦即切断了他们的精力来源,很快就会感到精力耗尽和无聊疲倦。
内向的人,则是自己制造精力。
对他们而言,聚会、聊天、一起做事情,都是在花费他们的精力。
他们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恢复精力。
所以有些人跟别人在一起时很容易疲倦,自个儿待着反而神采奕奕,就是这样。
但是,内向的人绝非都安静、低调、不善言谈,当他们精力充沛时,他可以跟你聊上几个小时,眉飞色舞。
同样,外向的人也绝非一定开朗活泼。
当他精力耗尽时,同样会一蹶不振。
关键只在于精力的水平,以及恢复精力的方式。
那么,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如何分辨一个人是偏向外向,还是偏向于内向呢?
最核心的,就是看他的精力状态。
比如:当他需要跟外界交互时,需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时,他是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呢,还是会避之而不及。
再比如:他总是充满行动力,凡事都是「先干了再说」呢,还是总是倾向于三思而后行,尽量能不行动就不行动。
(因为对内向者来说,行动也是一种对精力的消耗。
以及,也可以观察他们的发言模式。
外向者在发言时,往往喜欢成为众人的焦点,喜欢主导场上的形势和节奏;而内向者倾向于沉默,只有当话题到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遇到较重要的信息时,才喜欢发言。
你也不妨用这个方式,判断一下你自己的倾向。
但是,我们这个社会,存在一个现象:过度地追捧「外向」,但对内向的人却不太友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社会是由人与人组成的,那么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存在相互的影响。
但是在社会互动之中,内向者往往是被影响的一方,而外向者往往是施加影响的一方。
举个简单的例子:领导力。
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性格都是偏向于外向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管理的工作,往上走,势必要跟很多人接触、沟通,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的人。